专栏名称: 北京发布
传递政府声音;提供服务资讯;倾听社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石破茂再次当选日本首相 ·  5 天前  
人民日报  ·  一箭15星!发射成功! ·  5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停课!停运!停业!多地紧急通知 ·  5 天前  
人民日报  ·  未来可期!郑钦文获得WTA年终总决赛亚军 ·  6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6种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感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发布

清明节,一起学诗歌中的那些习俗

北京发布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4 14:35

正文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您对清明节的了解有哪些呢?

不如和小布一块来看看吧~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清明 · 节气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

除了传统的祭祀项目,

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等体育活动。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清明节的来历


冬至后105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 晋文公下令禁火。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习俗是浸在诗词里的

——古典又鲜活,历久而弥新。


习 俗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上坟扫墓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荡秋千


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踏青》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韦庄《丙辰年遇寒食,城外醉吟》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放风筝


这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 陆游《春日》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但当代社会并不提倡这种伤害树木的行为。


 无论是怀念亲人的哀思,

还是外出踏青的喜悦欢愉,

清明节都是饱含诗意和情怀的传统节日,

那么,这些清明习俗,

您都记住了吗?


图片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