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宁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广州银行,被罚! ·  17 小时前  
江玉燕  ·  【Shopee】部分站点物流渠道名称调整! ·  22 小时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中国农产品电商第一股”呼之欲出 ... ·  昨天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0日最新蛋价(早报) ·  2 天前  
掌中淄博  ·  已确认:全部关闭!正式退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宁聚

宁波16岁女孩确诊!太心疼߹𖥦߹

宁聚  · 公众号  ·  · 2025-02-20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一位16岁少女丁香因分离转换性步态障碍入院治疗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关注。文章介绍了丁香的病情、治疗过程和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相关知识,包括症状、诱因、误解、与抑郁症的区别以及预防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丁香因分离转换性步态障碍入院治疗。

丁香在人多时走路会一瘸一拐,但做其他动作却非常丝滑。经过医生的诊断,她患有分离转换性步态障碍,通过综合治疗,步态恢复了正常。

关键观点2: 分离转换性障碍不是装病。

患者绝非在装病,而是非自主地、间断地丧失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通俗地说,患者感觉、知觉、行为、表达等方面失去整合,呈现分离状态。

关键观点3: 分离转换性障碍与诈病有区别。

诈病者通常会夸大、撒谎,利用症状来解释反社会行为;而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则感到困惑、矛盾、羞愧,并因其症状和创伤史而苦恼。

关键观点4: 分离转换性障碍与抑郁症不是同一种病,但可共病。

分离转换性障碍并非抑郁症的一种,但患者在压抑到一定程度、刺激性事件一直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共病抑郁症。

关键观点5: 日常给自己减压对预防分离转换性障碍很重要。

分离转换性障碍本质上是压力、负面情绪等积蓄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日常给自己减压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多表达、多倾诉,争取家人、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当压力、负面情绪无法排解时,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正文

16岁的丁香(化名)从小学跳舞,身姿曼妙,仪态优雅。但去年下半年起,她却得了怪病,只要旁边有人,走路就会一瘸一拐。人越多,走路瘸得越严重。 最终她被确诊为“分离转换性障碍”。


女星赵露思之前也在社交媒体中贴出过自己“分离转换性障碍”的诊断报告,很多人因此第一次关注到这个专业医学名词。“分离转换性障碍”到底是种什么病?是在装病吗?听听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杜香菊怎么说。






人一多,16岁姐姐就瘸了
“我希望爸妈多关心我一点”

丁香自从“瘸”了以后,做了大量检查,都没有找到病因。


在杜香菊的诊室里,丁香走了一段路,晃晃悠悠,随时有跌倒风险。但是,做起下蹲、起立、跑跳,甚至踮脚旋转起舞这些动作却都非常丝滑。


丁香被诊断为分离转换性步态障碍,收治入院治疗。


住院期间,医生会和患者本人、家属一起分析发病的诱因、发病过程,症状背后的意义,建议个人目标、家庭分工、家庭角色等做相应的调整。


一周后,丁香和杜香菊建立起了信任关系,也敞开了心扉。 原来,她在一年前曾经遭受了重大创伤。令她心寒的是,父母似乎毫不在意,一心扑在年幼的弟弟身上,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和精力照顾她。


她痛哭流涕:“我希望爸妈多关心我一点。我比弟弟大14岁,但是我也是个孩子啊!我碰到这么大的事情,他们怎么可以当没什么事发生?”


在半个月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后,丁香的步态也恢复了正常。父母也表示,以后一定会多关心丁香,不会再忽视她的感受。




不是装病
下意识让自己精神逃离

杜香菊介绍, 分离转换性障碍又称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因此,发病往往由应激事件引发。


“是在装病吗?”——杜香菊说,这是对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最大的误解。她肯定地表示, 患者绝非在装病,而是非自主地、间断地丧失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


通俗地说,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感觉、知觉、行为、表达是整体一致的,但这部分患者不能掌握自己的身体状态,在感知觉、记忆、情感、行为、自我(身份)意识及环境意识等方面失去整合,呈现分离状态。



诈病和分离转换性障碍,有哪些区别?

杜香菊分析,诈病者常常会夸大、撒谎,利用症状来解释反社会行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则通常会感到困惑、矛盾、羞愧,并因其症状和创伤史而苦恼。


据介绍, 女性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比例要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在8:1左右。首发年龄往往在35岁以前,40岁以上首发的相当少见。




是抑郁症吗?
不是,但往往和抑郁症共病

很多人认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症。


对此,杜香菊表示这个说法并不科学。她表示,分离转换性障碍并非抑郁症的一种。但是,往往和抑郁症共病。 具体来说,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在压抑到一定程度,刺激性事件一直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是可以共病抑郁症的。


杜香菊分析, 从潜意识上来说,患者希望能以身体的异样来让自己潜在获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