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了,两种不同逻辑关系的排版案例:
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
确实,使用逻辑图形进行排版,会让内容的呈现更加清晰,但软件自带的 SmartArt 功能,却又有点鸡肋。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再来分享一期,关于『中心环绕式排版』的教程:
关于这种逻辑图示呢,非常简单,无非是一个中心,其外层有一些元素环绕:
但怎么把它呈现的更有创意,就像这些案例,其实可能更是很多人想学的:
来自旁友圈定制级工作型PPT灵感手册
因此,咱们就基于两个实际的案例,来进行一步步的分享。
- 这是案例01 -
- 这是案例02 -
它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咱们一步步来拆解下。
它的原稿呢,其实是这样的:
进行可视化呈现的前提,是对信息进行处理,所以,我先来梳理信息的内容结构。
这一大段话呢,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拆分为4个部分:
整体来看的话,它们之间又可以分为主次关系:
而这种信息提炼,是怎么实现的呢?非常简单,比如像这段话:
简单分析就会发现,它里面就包含了有主干和分支:
其他的信息段落呢,也是一样的提炼方法:
有了这一步之后呢,我们可以为内容添加一些小图标,进行可视化:
继续对于文段分析,我们会发现一个关键词,就是『围绕』:
所以呢,看到这个字眼,我们就可以进行逻辑图示化的呈现:
这里的话,外侧的三个圆形,
是我用iSlide插件中的环形布局完成的:
接下来呢,我们可以将文本填充,到对应的色块里:
这里的话呢,有三个弧形的文本框,而他们则是利用文本转换功能实现的:
另外呢,为了让3个圆形,更有动态的感觉,我们可以添加一些渐变的线条:
这里的参数,大概是这样的:
为了让逻辑图形的视觉效果,更丰富,我们可以添加一个修饰的图形:
另外,为了保持整体的视觉风格更加统一,我们可以调整一下底部图形的渐变:
最后呢,按照左右布局的形式,就可以完成这个页面:
这里的话,整体的难点,其实就是这个部分的处理:
那它是如何绘制的呢?很简单,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先来插入一些渐变的图形。
跟前面一样,也是使用的渐变弧形,参数给各位显示出来:
外侧的几个弧线,其实是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旋转:
另外,为了让逻辑图形更有创意,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线条图形:
这里的参数,大概是这样的:
第二步,我们需要调整它的三维选项,让它变成倾斜:
这里的话呢,建议各位将图形组合后,再进行参数的调整:
第三步,在对应色块内,添加文字和图标,同样进行三维旋转:
参数跟前面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