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财报说新股
擅长挖局市场预期差,一枚爱好读财报、专职港股打新和港美A三地投资,投资风格长线+短线相结合的普通投资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隆汇新股  ·  北大学霸28岁创业,为阿里、宝马服务,闯关IPO ·  15 小时前  
格隆汇新股  ·  北大学霸28岁创业,为阿里、宝马服务,闯关IPO ·  15 小时前  
湖南工信  ·  工信要闻丨省工信厅召开DeepSeek专题研讨会 ·  21 小时前  
湖南工信  ·  工信要闻丨省工信厅召开DeepSeek专题研讨会 ·  21 小时前  
重庆日报  ·  重庆跨江大桥+1!连接两江新区、沙坪坝 ·  2 天前  
重庆日报  ·  重庆跨江大桥+1!连接两江新区、沙坪坝 ·  2 天前  
爱平度  ·  微信又上新功能!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财报说新股

(全网最深度)九源基因最终申购方案:都被减肥药所吸引,而忽略了九源真正王炸级优势!

读财报说新股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1-23 16:2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详细分析了九源基因这家医药公司的业务情况,包括其主营业务、细分行业、业绩贡献等,并进行了估值分析。文章指出九源基因的骨科产品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而肿瘤和血液产品的集采影响逐渐减小。同时,对司美格鲁肽这一减肥药进行了评价,认为它是锦上添花项而非关键项。最后给出了申购方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九源基因是一家拥有逾30年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生物药品及医疗器械经验的生物制药公司。

公司业务涉及四大细分行业,分别是骨科、肿瘤、血液和代谢。目前公司的总体业绩由骨科、肿瘤、血液这三大细分产品贡献。

关键观点2: 九源基因的骨科产品是公司的高增长领域,未来十年增速高,且目前市场份额高,竞争格局稳定。

公司的骨科产品叫做骨优导,属于生物活性人工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能和广泛的可用性等优点。

关键观点3: 肿瘤和血液产品的集采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对九源基因的总体业绩影响减小。

九源基因在这两大领域的收入占比逐渐降低。

关键观点4: 司美格鲁肽是九源基因的减肥版产品,是锦上添花项而非关键项。

虽然其未来十年复合增速较高,但与公司的骨科产品相比,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关键观点5: 九源基因估值分析显示其估值低估。

对比其他同行业公司,九源基因的估值相对较低。


正文

由于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为了避免第一时间错过文章更新,伙伴们可以将 “读财报说新股 设为 星标 ,我们就能第一时间相见♡


现在网上都说九源基因的看点在于减肥药(司美格鲁肽),又有一说骨科也要集采的极大风险
财哥看了三天的招股书,力求把九源基因讲得大家都能够明白
但最后发现,这种医药股,知识点天生复杂难懂,就算你再简单展开来讲,还是会比一般的新股要来得复杂
文章已经缩减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内容,不要字数篇幅依然会很长, 财哥希望大伙逐子逐帧来阅读这次的文章,确定在自己看懂的情况下,来决定打还是不打,妄不可直接跳过全文,直接去看最后的申购方案,切记!
.......
一、九源基因是做什么的?
按照招股书的介绍, 公司在1993年创立,是中国一家拥有逾30年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生物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经验的生物制药公司。
所以,九源的产品是器械+药的组合!
细分行业方面,涉及四大细分,分别是骨科(械+药)、肿瘤(药)、血液(药)、代谢(药)
其中,前三大细分的产品已经商业化, 而代谢(糖尿病+减肥)要到明年才开始商业化
九源基因的总体业绩,目前是由骨科、肿瘤、血液这三大细分产品贡献的
我们先来看这三大细分总体所贡献的成绩如何,即是看目前公司的总体业绩
先看营业收入:
2021-2023年,公司收入原地踏步,今年H1同比也仅增长5.9%
经调整利润方面,2021-2023年年复合增速8.8%, 今年H1同比增长19%
过去三年,整体业绩非常一般,而今年上半年,业绩相对较好
如果是以前的那些业务简单的新股,这种并不算靓丽的业绩,财哥基本都不打算往下看了
但九源这种横跨四大细分的复杂公司,出于对医药知识的敬畏,财哥觉得公司的表现,并不会如整天收入来得那么简单
深入分析下去,得出的结论是:公司全靠骨科产品的高增速在撑,而肿瘤、血液这两大细分的产品,由于被纳入集采,业绩下滑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
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研究两个问题就很重要了:
骨科还能继续高增长来撑住公司的总体业绩吗、肿瘤和血液的集体影响是继续影响大还是已经越来越小?
二、被忽略的核心王炸细分领域:骨科!
1、 骨科还能继续高增长来撑住公司的总体业绩吗
我们来看下骨科产品这几年的表现
2022年同比增长25.1%、2023年同比增长59.5%,今年H1同比增长12.6%
今年H1增速放缓,是因为大环境的影响,你看看A股那些大白马频频暴雷就清楚了
所以,剔除肿瘤和血液两大细分后,单就骨科来讲,九源基因就是一只成长股!
那九源的骨科产品业绩能持续吗,即确定性如何?
确定性由两大因素组成,行业增速+竞争格局+是否会被集采
①行业增速:妥妥的成长赛道
九源的骨科产品,叫做骨优导,属于骨修复材料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技术路径的骨修复材料(记住这点,下文还会提到):分别是同种异体骨、生物活性人工骨、非 生物活性人工骨
九源的骨优导属于 生物活性人工骨,由于其良好的骨诱导性能、高术后癒合率及广泛的可用性等优点,目前是骨修复材料中最好的一种技术路径
其未来十年增速也是最高的,如下图,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速21.8%,远远高于其他两种路径 (非生物活性人工骨未来十年增速还是下跌的,记住这点,估值分析中会重提)
②竞争格局如何?骨优导会被集采吗?
2023年,在生物活性人工骨中, 九源的骨优导市场份额为85.5%,是绝对霸主的存在
竞争格局上,目前同技术的且已经商业化的,还有其他三家公司:两家内地+一家海外,竞争格局稳定
同时,仔细看上图几家公司产品的区别
一是正海生物和美敦力的产品还没开始全国商业化、目前全国商业化的只有九源基因和瑞邦生物
但价格上,九源的骨优导是这四家中,价格最低+优点最多,因此,未来骨优导85.5%的市场份额,不会大幅度下滑!!!
那骨优导会被集采吗?
现在啊,只要是医疗器械或者医药公司的,网上动不动就说集采
集采的触发条件,一是技术路径已经成熟、二是产品竞争格局激烈!,
目前九源的骨优导属于最新技术路径,且竞争格局仅有四家,可预见的三年内,不会被集采
综上分析,九源基因的骨科产品属于未来十年的成长赛道+竞争格局稳定+拳头产品骨优导是行业霸主+三年内不会被集采
所以,九源基因的骨优导,是被市场忽略的王炸级别业务,大家的眼光都是被减肥药所吸引,而忽略了九源的骨科产品!
二、 肿瘤和血液的集采影响是继续影响大还是已经越来越小?
先直接说结论:这两大细分行业集采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
先看下图:
肿瘤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从37.4%下滑最新的19.1%
血液产品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从23.1%下滑最新的9.9%
这两大被集采的两大细分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业绩影响也就越来越小
同时,我们看最新今年H1总体业绩中,收入同比增长5.9%,经调整利润同比增长19%
最新一期的业绩,也说明了集采的影响越来越小!
综上 肿瘤和血液的集采影响已经越来越小!
三、司美格鲁肽是锦上添花项,并不是九源基因的关键项!
很多人都是冲着九源的减肥药 司美格鲁肽来决定申购方案的
但财哥的观点跟市场不一样:司美格鲁肽并不是九源的关键项
九源的司美格鲁肽有两个版本,一是糖尿病版(完美替代现在的胰岛素)、二是减肥版
先来聊第一点:行业成长空间!
两个版本合计的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速为27.5%,属于成长行业, 但比公司的王炸产品骨优导的21.8%的复合增速,也高不了多少,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行业竞争格局
截至写文, 国内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司美格鲁肽原研产品,是老美的诺和诺德
而到了2025年(即明年),有两家获批上市,分别是本文的九源基因和A股的丽珠集团
参考诺和诺德,可以预见2025年,由于获批厂家只有三家,加之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国内的一支难求来看,九源基因2025年的业绩会爆表!
但是好景不长,如下图,2026年有五家获批、2027年又有四家获批,2028年又有三家获批
到时候,国内的司美格鲁肽通街都是,竞争非常激烈,价格必定也会低很多
综上,司美格鲁肽(减肥版+糖尿病版),是九源基因的锦上添花项,而不是关键项
四、估值分析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骨修复材料的三种技术路径吗?
第一种技术路径:逐步被淘汰的非生物活性人工骨,由于技术已经普及且成熟,目前已经被集采了,代表公司是A股的奥精医疗
第二种技术路径:同种异体骨
第三种也是最先进的技术路径, 生物活性人工骨:代表公司是九源基因,A股的正海生物
我们先看下 逐步被淘汰的且已经被集采的非生物活性人工骨代表:奥精医疗
由于技术普及且成熟,被集采后,奥精医疗业绩已经不行了,下滑非常的严重,2023年收入居然同比腰斩了
但就算这么多利空的公司,截至写文奥精医疗PETTM为436倍,市值居然也还有24.2亿港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