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武汉封城。
整整35天过去,这不寻常的一个多月,发生了太多太多事。
有人出征,有人留守。
有人离世,有人痊愈。
有人慌乱焦虑,有人不以为意。
有人满怀怨气,有人万死不辞……
14亿国人,在难以名状的情绪和两极对立中,经历一场深刻的集体修行。
今天,我想分享疫情之下
一组被抓拍的瞬间
也许是很不起眼的小事
但我悉心收藏了它们
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人间的微光
照片中,昏暗灯光下,坐在楼梯道里学习的女孩,叫郭翠珠,今年14岁,是一名初中生。披着夹袄抄着手,坐在小板凳上静静看着她的,是她的农民父亲。疫情持续蔓延,全国“停课不停学”,小翠珠家没有网络,她又舍不得用爸爸手机的那一点流量。为跟上网课进度和老师辅导,征得驻村干部同意后,父女俩连续几天晚上来到村委大院,蹭网学习。昏暗的灯光,相守的父女,专注的少女,沉默的父爱……在寂静孤独的黑夜里,穿越贫穷窘迫和疫情恐慌,燃起一个寒门之家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我们素来不提倡讴歌贫困,但一次次被那些不灭的希望,照亮。
照片中的男生,叫小通,是今年参加高考的一名高三孩子,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特殊时期,学校用钉钉网给孩子们上课,小通家没有安装Wifi,但邻居家有。上午8点,他准时搬个小凳子,在家里平房的楼顶,蹭邻居家的网络。因为这里,信号特别好。小通说,他的目标,是好好复习,争取一举考上浙江大学。这张照片,来自河南省淮阳中学高三班主任于老师的直播。直播中,常年教学,操劳过度,发际线越来越高的于老师,因担心孩子们的心理和成绩,受疫情影响太大,数次落泪,无法自已:“你们生于2003年的非典,今年高考又碰上新冠肺炎……”信阳市第十高级中学高三老师周磊,今年带了三个毕业班。村里信号不好,他为了直播讲课,专门跑到山顶寻找信号。山顶上电脑屏幕反光,他又自己动手,用竹叶和树叶搭了这个简易“直播间”。唯有师者,才和父母一样,对孩子们的暗伤和困境过分关注,对孩子们的前途和未来如此担忧。有这样的师者,他们终将在爱和守望中成年成人,在历经磨难和考验后,像父辈一样无畏坚韧。
一辆河南驰援武汉的送行车旁,突然有人对着车大声哭喊:“王月华,我爱你!我爱你啊!”喊出这句话的男人是王月华的丈夫——徐国良,两口子都是开封市医疗系统的人,妻子是淮河医院的肿瘤科的护士,丈夫是河大一附院泌尿科的医生。临别真情告白,丈夫对护士妻子的担心不舍全部化作一句沉甸甸的“我爱你”。背着家人偷偷报名了医疗队的妻子,带着丈夫的爱,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国家有难,医护有责。”这是故事女主角王月华的初心,也是无数白衣战士于疫情面前逆行而上时的信念。这个春天,因为有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我们温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本来还在美国读书的孩子,兢兢业业做了两个星期保洁员。少年强则国强。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都觉得明天充满希望。邻居上海大妈看他好几天没出门,怕他弹尽粮绝,特地把家里的菜都搬出来,放到了楼道里,让他随便拿。这天中午,他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说:“你们放心,我好着呢。”塞了几口饭,抹了几把眼泪,又赶紧拿着小本本去工作了……他已经写下遗书,歪歪斜斜的字,勉强可以辨认出“我死后,遗体捐献给国家”。但是医疗队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全力救治,并帮他联系转院。她哽咽着说:“幸好我们努力了。幸好这一次,不再是失败的无力感。”“就算你自己放弃了,我们也不愿放弃你。你活过来,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他接过花,忽然屈膝跪下:“捡了一条命啊!谢谢了!”多少次,死神已经伸出魔爪,而你们硬生生冲过去夺人。最初,我们都以为这场疫情只是武汉人的事。
后来才知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
每个人也都面临选择。
是冲,还是怂?
是助力,还是旁观?
是配合,还是添乱?
……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这些问题不会有答案。
我们甚至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会怎么做。
而此刻,当全国人民交出答卷,我们才惊喜地发现:
原来人间,真的有那么多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那一点点小小的光,连在一起,就成了暖阳。
谢谢了!
每一个无私付出的人。
每一个勇敢善良的人。
每一个在黑暗里举起火把的人。
是你们,让我们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里,感到温暖,心安。
也让早已习惯独行的人们看到,原来我们那么紧密地在一起。
愿这次灾难过后,我们依然心怀热望,携手向前。
愿我们每个中国人,今后都在自己被需要时发出光来,用点点微光,照亮黑夜,温暖人间。
来源:图文综合李月亮(ID:bymooneye)、闲时花开(ID:xsha369)、新华社,我们转自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