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求是网  ·  让爱国主义这面壮丽旗帜永远高扬 ·  4 天前  
馒头说  ·  今晚,聊聊过去的9月,聊聊国庆干啥? ·  6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勇于担责 敢于创新丨今日谈 ·  1 周前  
人民日报评论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 ·  1 周前  
求是网  ·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聊友汇】“孔雀东南飞”,你怎么看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06 22:00

正文

今日话题

近日,中组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表示,要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反对采取不正当手段招揽和引进人才,反对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抢挖人才。


其实,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抢挖人才的问题由来已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有著名的“孔雀东南飞”之说。自2015年“双一流”大学概念问世后,高级人才的竞争在各大高校间愈演愈烈,东部高校到西部高薪挖人的现象潜滋暗长,让原本已经“东强西弱”的情况进一步严峻。



有观点认为,人才流动本应自由,以优厚条件招揽人才不应轻易地定性为“不正当手段”。也有人认为,乱挖乱跳的现象确实存在,高薪引诱下不正常的人才流动搞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国家的人才总量提升无益,应当对此追责。还有观点认为,教育部门更应反思的是“以头衔评判高校学者”和“以显赫头衔学者拥有量考评双一流高校”的现实以及项目审批制下不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方式。


对此,你怎么看?


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孔雀东南飞”现象其实由来已久,本质上还是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在高教层面的延续,而量化标准化的“双一流”高校评价体系和以头衔职称论的高级人才考评体系等新规的出台则相当于是在烧得正旺的火堆里浇上了一壶烈酒。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东部高校为了“双一流”建设,发挥自身优势特聘高级人才其实无可厚非,在资源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备、制度更为灵活、基础学科和人才储备更为健全的地方,对科研发展未必不是好事。而对于高级人才的“跳槽”也需要有更为理性的认识,甘于贫困、忠诚一心固然是道德榜样,但是学术科研需要金钱支持这一现实问题也不得不正视。


“强者更强,弱者愈弱”,这个现实很无奈,但未必难医。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资源的调配机制。如果西部和东北部也能得到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学术科研经费和人才资薪等资源倾斜,人才的不正常流动必然得到遏制。表态喊话是一方面,更为“公平”的资源调配机制改革才应是重中之重。我们拭目以待!


——@马毅豪


抢挖”人才不如“抢育”人才

近日,教育部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抢挖人才的问题发声,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推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让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学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避免“东强西弱”现象的加剧,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


但为人才流动设置“禁飞区”,似乎成效甚微。抛开东部高校“求才若渴”不谈,对于那些有意“孔雀东南飞”的人才,他们可能因无法自由流动而“身在曹营心在汉”,也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才不愿意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教。因此,涵养合理有序的人才生态,“抢挖”人才远没有“抢育人才”更有意义。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东部高校不要只把眼光投向国内的“一亩三分地”,而要有更开放的思维和视野,在世界的舞台上招揽人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高水平人才,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唯有如此,才能让各类人才在所需的环境里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在所在的岗位上大展其长。


——@房健


留不住人才,多反求诸己

时下,高校人才东进渐成一种趋势,“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哪里去?”“东部高校欢迎你。”更优厚的年薪待遇、更优越的生活环境、更完善的科研配制、更灵活的体制机制,面对东部高校抛来的橄榄枝,作为人才,拒绝似乎才更为需要勇气。


很多人将东部高校“抢挖人才”的策略归结于财大气粗,实质上是一叶障目。与其说是“对手太强大”,不如说是“自身有差距”。对于大部分学人来说,与东部相比,中西部、东北地区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体制机制的僵化、科研环境的差异、学术氛围的欠缺才更令人失望。更有甚者,很多高校还停留在“以行政思维组织教学和科研”的管理模式上,往往事倍功半。“只见他长,不见己短。”在这种条件下,人才东进必然还将长期存在,并且进一步固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不要动辄讲东部高校“采取不正当手段挖人才”,更不要寄希望于官员的反对上,多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给其发展留足环境,在东部“钱景”诱惑下,不失为一种更积极的应对策略。


——@亚群


缔造人才多向流动的空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句俗语,道尽人们对理想及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水逐水,依势尚能在低处冲刷出丰盈沃土,人赶人,怕是最终会跌入因亦步亦趋而踩出的“坑里”。因此但凡德才兼备者要保持属于自己的节奏、专注于个人志趣,必须有一个可以使其价值与精神保持纯粹、愉悦、激昂的空间环境,这样才能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近段时间,发生在许多高校间的人才抢夺战,介于高校争办“双一流”间,使立德树人之地的求才若渴,不免落入唯项目资金是图的俗套。虽然许多高校通过这一“利招”诱到了人才,捕到了项目,抬高的名誉和地位,但让本就失衡教育资源,一头“耸入云端”,一头“坠入深渊”;而仅仅围绕少数顶层人才的零和竞争,更是挤压“可能性”人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学术专研及创新之路本就艰辛,如若一味让投入其中者似“苦行僧”般,修身克己,未免有失人道。唯从教育部门改革和管理入手,不忘立德树人之根,平衡教育资源;少些对项目、名衔的个别资金投入,多些对高校建设的基础性投入;让优秀的老师和人才有流得动的希望,更有稳得住的定力,才是给予人才想做事、能做事的正确打开方式,才能塑造人才队伍健康、多样的发展。


——@吕书娇

人才评价简单化是高校人才恶性竞争的首因

 “大学之大,非有大楼,而有大师之谓也。”人才是高校的核心资源。一流学科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流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在于,优秀人才如何界定?如何获得?又如何合理流动?当下人才评价的项目化和荣誉化导致人才屈指可数,形成了天花板效应,使人才引进有时候成为围绕少数人才开展的“零和”竞争。


这一点,从某高校最近出台的《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中看得最清楚。该目录将人才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根据学者所拿荣誉和项目的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这种依靠名衔和项目认定人才的标准,已经成为高校人才评定工作的主要模式。在此之外,如果没有这些荣誉和头衔,即使科研成果较多,很难被认定为“优秀人才”。


人才评价本来应该是多元的,但是在现行的指标型评价体制下,只认定拥有某些荣誉和项目的学者为“人才”,并将此作为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那么在有限的资源中,手握“荣誉通行证”的学者必然会身价倍增、待价而沽,再加上一些高校在人才建设上的急功近利,依靠高薪挖人的恶性竞争就会不断出现。当务之急,还是要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完善学科评估体系建设,避免简单的评价标准将一些真正优秀的学者拒之门外。


——@路畅


“挖人才”要考虑原生环境

农作物对于环境的需求是刚性的,土壤、水份、光照等缺一不可,从一个地方被挪到另一个地方,除非环境保障特别给力,肯定会水土不服,进而散失原有的生命力。引用人才的道理似乎和这差不多,都涉及到一个“生存环境”的问题,本土培养和成长起来的优秀杰出人才用相对优越的物质利益引至他处,能否旺盛生长值得一问!


面对愈演愈烈的“挖人才”大战,引导人才在适宜的环境和平台上发挥作用,近日,中央相关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高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应该来说,这是对不合理的人才流动形势的一种应对,也是对部分高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与保护。当然,这也是对人才自身成长与发展的一种呵护,因为原生环境给予一个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面对优秀杰出人才的不正常流动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方面,对于人才原来所在单位需要认真考虑如何营造一个更好更优的生活科研环境,成长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对于“挖人才”的高校也要思考到底引进的人才是否真正适合学校环境,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不能为了“凑数”而来,失去本心。


——@张贵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