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美国副总统:确保最强AI芯片 美国制造!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何小鹏与任正非会面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芯国际CEO赵海军:2025年我们担心2件事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拒供在华客户:美国威胁泛林集团(Lam)! ·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读懂张忠谋,就读懂了世界半导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鬼谷子: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学会识人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12-22 17:58

正文

*贴片含广告

作者 | 有书幸运星
来源 | 有书 (ID:youshucc)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想与人好好相处,却总被他人暗箭所伤;
明明想和人真诚交往,却发现对方笑里藏刀。
我们总以为,只要付出真心,待人真诚,便会收到同样的回报。
但现实往往是,你的善良给错了人,便会成为他人伤害你的利器。
人性复杂,人心多变,如何识人、观人,已成为一个人修行的重要课题。
战国时期有个传奇人物鬼谷子,他曾说: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见其志意。”

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审视对方的虚实,洞察其内心所欲,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意图。
正是凭借这份识人之术,他门下的弟子苏秦和张仪才能洞察人心,成就功名。
纷乱世间,想要练就一双慧眼,看透他人,保护自己,就要牢记鬼谷子这4句识人之术。



中国有句老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个人的社交范围,往往就是他品性和趣味的体现。
而在任何时候,朋友都是一个人最好的参照物。
想要如实了解一个人,就要先去观察和了解他的朋友。
战国时期,魏文侯想选拔一个贤能的人出任宰相,他在大臣魏成子和翟璜之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便向谋士李克请教。
李克回答道:

“欲知其人,先观其友。”

于是魏文侯通过私下观察他们的友人,发现与魏成子交往的人,几乎都是饱学名士;

而翟璜却常与小人为伍,结交的都是酒肉之徒。
最后魏文侯根据二人朋友的品性,选择让魏成子做了宰相。

《周易》有云: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一个人,往往会与和自己有相同声音的人,产生共鸣,同声附和;

与和自己有相同脾性的人互相吸引,聚合在一起。
纵然人总是善于伪装自己,但朋友却是他的一面镜子,最能折射出他真实的人品和性格。

正所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朋友的质量,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质量。
鸟伴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真正的智者,懂得其朋友贤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交往和信赖的人。
观其友,知其人,是一种明智的识人之术,也是一种高级的处世智慧。


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

“如何判断一个人能不能深交?”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深以为然。
人可以用语言来掩饰自己,却无法用行为来遮掩内心。
一个人说话可能会有预谋,但行动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最能体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意图。

苏轼和章惇曾是至交好友,章惇也曾多次推崇苏轼的文章,并经常一起相约游玩。
一日,二人来到仙游潭,此处地势陡峭,悬崖边只有一个独木桥,苏轼对此十分恐惧。
但章惇却满不在乎,不仅大步走过独木桥,还冒险在悬崖峭壁上写下“章惇苏轼来此一游”。
苏轼看到章惇如此铤而走险,既认为他胆识过人,却又觉得他拿生命当儿戏,可能是个凶狠狂妄的人。
果然,如苏轼所料,章惇后来掌权后,迫害同僚,做事毒辣,就连好友苏轼都不放过。
因苏轼反对变法,他便处处对其打压,之后更是利用文字狱陷害苏轼,将苏轼贬出京城。
人们常说:

“聪者听其意;敏者观其行。”

很多时候,言语或许能够骗人,但人的行为举止,却是经年累月刻在骨子里的。
行为体现着一个人做事的方式,更展现出一个人的欲望和野心。
所以,任何时候,观看一个人的行为,都是识人最重要的技能。
观其一步一行,推测其意图;察其一举一动,琢磨其心性。
这样的做法,会让你看清楚人心,辨别真假,明哲保身。



《无常经》中有句话: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

人的外表相貌,往往就是他灵魂的模样。
《三国演义》中,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安为人臣,心怀不轨。

为了检验传闻的真假,曹操决定找个机会试探下司马懿。
一天,他故意让司马懿走在前面,然后大喊一声“仲达”,司马懿出于本能反应,果然像狼一样立正回头,身体却没有转动。
曹操看后大吃一惊,从此对司马懿有了防备之心,直到去世时,他还叮嘱曹丕要提防司马懿篡权。
果然如曹操所料,曹丕和曹叡去世后,小皇帝曹芳刚继位不久,司马懿便密谋造反。
他趁皇帝与曹爽外出祭祖时,发动高平陵兵变,一举夺得了曹氏政权。

观察相貌,不仅是识人的手段,更是洞悉心灵的必备技能,尤其是相貌神态和五官特征,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内在性情。

以貌取人,不是肤浅,也不是盲目,而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
越是通透的人,越懂得高明的识人之术,就是透过外貌之纱,窥见其内在的本质。
观其貌,知其内,方能由表及里看透一个人。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筋江南刺史肠。”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为讽刺李绅穷奢极欲,特意做出的一首诗。
而被他称为“司空”的人,就是曾经写下“知道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
李绅出身孤苦,曾对底层百姓心怀怜悯,写出名篇《悯农》,名动京城,因此受到朝廷的重用。
然而,李绅官运亨通后,却完全变了个人。
他不再关心百姓的生活,而是沉迷于奢侈享乐。

因酷爱吃鸡舌,他经常为了一盘鸡舌头,不惜杀掉三百只鸡。
李绅骄奢淫逸的行为,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文武百官也对他嗤之以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美国副总统:确保最强AI芯片 美国制造!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何小鹏与任正非会面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芯国际CEO赵海军:2025年我们担心2件事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拒供在华客户:美国威胁泛林集团(Lam)!
15 小时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读懂张忠谋,就读懂了世界半导体
4 天前
肌肉男训练营  ·  这种食物能让你肿起来!
7 年前
点点星光  ·  太重感情的人,真的好累!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