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首次亮相!
5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河南调研,其中包括调研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
202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汇全省之智建设中原农谷。成立两年多以来,中原农谷建成了包括本次调研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在内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业生产最关键的阶段。当前,正值全国“三夏”工作、全年“三农”工作关键时期,老杨认为,通过本次调研,中原农谷在这个“三农”关键时刻,首次亮相全国。
这次关键“首秀”,传递哪些重要信号?
以下为全文:
(
图片来自网络)
关键时刻,首次亮相!
5月22日至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河南调研。
在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
,李强强调,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要推进种业领域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重点品种前沿性研究,加快产业化步伐,培育更多良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靠科技、靠人才,要加大对农业科研人员激励支持,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学习农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
202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汇全省之智建设中原农谷。成立两年多以来,
中原农谷建成了包括本次调研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在内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三夏”时节是全年农业生产最关键的阶段。当前,正值全国“三夏”工作、全年“三农”工作关键时期,老杨认为,
通过本次调研,中原农谷在这个“三农”关键时刻,首次亮相全国。
这次关键“首秀”,传递哪些重要信号?
01
关键“首秀”!
为什么说是关键“首秀”?
首先是时刻关键。
“粮食安天下”,粮食安全是国计民生的“压舱石”,更是全球博弈的“定盘星”。夏粮占全年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国四成人口以小麦为主粮。
中原熟,天下足。当前,正值“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种业大省,同时
也是我国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省份
,打好“三夏”这场硬仗,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角色关键、责任重大。
同时,
以中原农谷为抓手,当下河南正在推动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重塑
,加快构建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此外,
今年也是中原农谷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
,中原农谷正处于蓄势突破、聚势提效的关键节点。
本次调研,可以说正值全国“三夏”工作、全年“三农”工作、河南加快重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原农谷聚势提效关键时期。
老杨认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本次调研,选择河南,
选择中原农谷,意义重大、分量关键。
其次,为什么是全国“首秀”?
2022年
,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在新乡规划建设“中原农谷”,提出要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高地、十年进入全球一流”
,着力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以中原农谷建设带动农业强省建设,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河南贡献。
随着“一年打基础”顺利实现,中原农谷从战略构想到生动实践
、从规划先行到雏形初显,创新力、带动力、承载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呈现出全面起势、加速成势的发展局面。
2023年全国两会,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就国家进一步支持河南建设“中原农谷”、神农种业实验室融入国家种业实验室体系等提出建议;
河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提交了
《关于恳请国家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融入国家种业实验室体系的建议》
《关于恳请国家支持河南建设“中原农谷”的建议》。
2023年,中原农谷“一核三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26个。
大豆新品种“郑1307”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全国仅有8个大豆品种入选);“新麦58”生产经营权以1618.88万元的价格成功转让,打破了我国小麦单品种转让价格纪录;新乡市自主选育的“新麦26”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农业“芯片”取得叫响全国的不俗成绩,
中原农谷在全国“三农”视野中不断“升温”、逐渐成为热词。
而通过本次调研,中原农谷在全国“三农”关键时刻,首次亮相全国。
关键“首秀”后,从省到市,
中原农谷也迎来“关键一跃”!
(图片来自网络)
02
关键一跃!
关键“首秀”后,中原农谷迎来多重利好!
5月24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会议议题包括传达学习李强同志在河南调研时的讲话精神。
会议强调,加快种业创新,以中原农谷建设为牵引,打造全链条全领域种业创新生态
,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贡献河南力量。
5月24日,河南省副省长李酌在中原农谷管委会主持召开了中原农谷2024年第一次党工委(扩大)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5月22日-23日李强总理调研河南指示精神,强调要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会议还集中学习了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培育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创新发展。
5月29日,新乡市长魏建平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李强总理在河南调研时的讲话精神。
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中原农谷建设,聚焦“种业创新”核心任务
,开展种业关键技术和重点品种研发攻关,为国家粮食安全、打好种业翻身仗贡献更大力量。
从省到市,均在聚焦中原农谷,可以说,在中原农谷“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
中原农谷以本次调研为契机,迎来了实现“关键一跃”的最大支撑!
03
关键引领!
今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
“农业新质生产力”首次成为河南“三农”工作重点
,这也代表着河南“三农”工作正在发生重要转变。
当下,
河南通过藏粮于技,以中原农谷为引领,加快全省农业科技体系重塑
,加快现代种业强省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服务,提升装备信息化水平。
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中原农谷承载着关键引领的关键作用。
今年是中原农谷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原农谷管委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另一方面,平顶山、济源、许昌等地市主动对接、行动迅速,
中原农谷“中心+基地”模式在探索中逐步成型,正在发挥出中原农谷带动全省种业、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
中原农谷是河南举全省之力谋划推动的种业创新“国之重器”
,一方面承担着引领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重塑的“龙头”重任;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包括打造环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生态圈,推进全省农科教、育繁推资源集中布局,建设一流种质资源库,聚焦粮食、畜禽、果蔬、花木、油料、水产等领域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培育一批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的突破性品种,构建种业创新生态和成果转化高地等关键抓手和平台。
总体来看,
过去一年,河南圆满完成中原农谷“一年打基础”任务。
聚力重构重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形成了中原农谷建设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模式,成功举办 2023 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
中原农谷和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科技城一起构建形成了全省“三足鼎立”的科技创新大格局。
具体说来,
中原农谷建成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包括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全国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以及神农种业实验室(河南省第二家省实验室)、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等,拥有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先进的育种条件,可不受季节、气候、地域等限制,全年开展作物育种、表型、病理学等研究。
保藏了一批种质资源。
建成了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先正达夏玉米等一批种质资源库,已收集保藏小麦种质资源1.6万份、夏玉米2万份、蔬菜油料6000份、中药材6000份、食用菌2200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国家特色果树种质资源圃、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省水产种质资源库等种质资源库建设,今年收集保藏种质资源突破8万份,建成黄淮海地区最大的种质资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