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函馆与九州长崎、关东横滨几乎同步开港,是日本最早一批对西方开放的贸易港口城市,早早接受异国文化的碰撞洗礼。
函馆无论是建筑还是饮食,都值得期待。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62q126iapgJPw5wuQVMsMbhrXB4SQssUJJibQicpaRibXNM4ibrfKAuzRVMhZjicTz4X0OhP5Y4netYVYkRy15WApOiaQ/640?wx_fmt=jpeg)
《米其林绿色指南——日本篇》里,函馆市有21 处观光景点上榜,并一举摘得29 颗星星。
即便是初来乍到,按照推荐把景点走一遍,中途再随意穿插些咖啡与美食,不做太多功课,也能妥妥地收获一份体验不错的旅行记忆。
如此好玩儿的城市,凸凹来过的次数却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对于“驻扎”在札幌的凸凹而言,300 公里以外的函馆实在太远了。远到从札幌搭乘最快的火车过去,单程也要耗掉近4 个小时——4 小时,都可以从容地在札幌和东京之间飞个来回了。这不仅因为她常出现在各种旅游图书、杂志上,如果你和凸凹一样是铁杆日本电影迷,也肯定经常能从电影作品中捕捉到函馆的身影。在日本最被广为人知的函馆印象,出自已故导演森田芳光的作品。森田生前不仅拍摄过4 部以函馆为舞台的作品,还一度将工作室迁至函馆。“这里风景多样。有山、有海、有坡道,还有港口和商店街。有轨电车会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东京搭乘都电☆的回忆。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摄影棚,取景要素齐全。(中略)函馆还极少有日本固有的土地依附感,到处散发着无国籍的味道,无论什么都可以无条件接受。”(摘选自函馆市观光手册《浪漫函馆》2010年2月1日。)以函馆为主要舞台,且被国内观众熟知的电影作品,应该就是佐藤健和宫崎葵主演的《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了。养眼的主角、有味道的建筑、从坡道眺望的海景、电车以及特立独行的“喵星人”,广告拍摄出身的导演把日系电影需要的视觉唯美要素,全部装了进去。比如片中多次出现,宫崎葵工作兼起居的电影院“港座”(ミナト座),建于1935 年,前身是函馆一代巨富梅津福次郎经营的“梅津商店”。2014 年“函馆工艺舍”(はこだて工芸舎)租下这里,开了一家颇有格调的杂货商店。函馆山麓周围,特别是临近海港的西部地区,拥有很多留有历史印记的和洋折中式样的建筑。旧梅津商店不算特别典型,但从外观也能窥到曾经流行的设计标配:二层高结构,一层的纯日式推拉门,以及二层笔直细长的西洋风格窗户。拉门进到店内,电影中当作售票窗口前过道的地方,陈列着朴素又充满情趣的工艺品。“售票间”里面是巨大的套间,房脊高挑,心旷神怡。从角落的咖啡厅前经过,还能闻到诱人的咖啡豆香,纯木环境愉悦得让人想原地转个圈儿。得知是看过电影而来,一位店员阿姨很热情地为凸凹做起向导,“宫崎葵本人可爱又懂礼貌”“佐藤健空闲的时候,就闷在那边为拍其他戏练厨艺”。听阿姨说,工艺舍在拍摄期间将整栋房子借给剧组,然后另租了其他地方营业。“用电影做个记录。让房子被更多人看到、知道,是很开心的事呢!”函馆工艺舍二楼,宫崎葵拍摄用的房间不对外开放,但房子最早的主人——店主梅津福次郎(1858 年—1942 年)的起居环境,却可以敞开了看个够。老房子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间或从窗外传来电车的“叮当叮当”声,好像是在为这些故事配乐。不晓得未来有没机会看到旧梅津商店做主角的电影呢?在《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里,营运电车中历史最长的复古款530 号车型,以及十字街车站沿线等都出现过。从行程中拿出半天,坐着电车一边巡礼一边在有趣的车站下车,凸凹很幸运地看到旅游胜地之外,函馆这座城市的另一副面孔。旧小林写真馆,是凸凹搭电车巡礼游到大町站时的意外收获。大町站附近的姿见坡、西码头和咖啡馆MOSSTREES,都是《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的拍摄地。打卡途中偶然瞥见这个红顶绿墙的建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