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览扶桑
日本笹川日中友好基金在中国的推广公号,基金从1989年开始,运营了医生培训、媒体人访日以及中日学者交流等项目,在日中两国均获得了重要的影响力。本公号致力于展现项目成果,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相互交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理工姚菊明教授、吴铭榜副研究员/浙大张超研 ... ·  23 小时前  
艾邦高分子  ·  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鞋类中的应用 ·  昨天  
高分子科技  ·  苏州大学冯良珠/刘庄教授 Adv. ... ·  3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华南师范大学胡小文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海交通大学邱惠斌教授JACS:共轭聚合物纳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览扶桑

插花的品格:配角即是主角

一览扶桑  · 公众号  ·  · 2024-10-10 17: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日本传统插花艺术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壁龛插花的历史背景及现状,以及插花艺术如何与其他艺术形式如歌舞伎、南画等相结合。文章还强调了插花艺术的重要方面,如品格、剪枝、位置和瓶器大小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学习传统模式进行创新。文章摘自《花道的美学》,为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阅读日本书系之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日本传统插花艺术的重要性及其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

插花是日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日本人养成了良好习惯。壁龛插花在日本精神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现在面临着消失的挑战。

关键观点2: 壁龛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壁龛在室町时代开始形成,在江户初期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式。现在的壁龛正逐渐从生活空间中消失,对插花艺术产生了影响。

关键观点3: 插花艺术与日本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文人花是中国南画影响下的新插花形式。田能村竹的著作《瓶花论》阐述了插花创作时的心理准备和重要理念。

关键观点4: 插花艺术的重要方面。

包括品格、剪枝、位置和瓶器大小的选择。这些方面在田能村竹的著作中有所论述,对插花创作至关重要。

关键观点5: 如何通过学习传统模式进行创新。

学习古典的东西,创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按照花草的意志进行插花,是插花艺术的重要方面。


正文

一览扶桑

从日常开始,带你重新发现一个深度日本

插花一直伴随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并为日本人养成良好习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以壁龛为中心的。因此壁龛对于日本的精神文化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现在壁龛正从我们身边的生活空间逐渐消失,我在壁龛插花时就时常感觉受到很大的制约。因为必须在这样一个既定的空间里,与已有书、画以及其他摆设等保持好协调关系。我总是会产生一股冲动,想要无视这种制约去自由奔放地表现自我。然而,插花艺术注定要肩负起一种历史使命,这就是不能够在壁龛这个空间中扮演主角。


插花作品(图|库索)


壁龛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现在还在进行着种种探讨。


一般认为, 在室町时代,其形式是在称之为“押板”的空间里挂上书画,然后在前面摆放一套三具足(香炉、花瓶和烛台),到了江户初期才逐渐形成现在这种样式的壁龛。 由此可见,作为三具足之一的插花并非主角。假如我们把壁龛比作戏剧舞台的话,由于戏剧是一种集体艺术,因此舞台的好坏是由综合能力来决定的。不同的角色要做好各自的本分,相互体贴关照,共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舞台。按照这个比喻,就是说我们在插花的时候,必须要时刻考虑到整体的空间,保持自律来进行创作。


在元禄时代,京都的一位歌舞伎旦角名伶芳泽绫目曾经这样说过:“表演笨拙的时候,将笨拙巧妙地表现出来是一个艺人的修养。”这句话表达精准且寓意深刻。壁龛里的插花只是一个配角,是用来衬托书、画等主角的。


日式壁龛里的书画、香炉与插花


在过去,插花一直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配角本分,时刻注意与主角融洽地相处,养成了像杂草一般的坚韧性格。 即使是在壁龛日渐减少的今天,插花之所以能够走出壁龛继续在我们身边生存下去,不正是因为插花本不是主角,而且甘当配角的缘故么? 自知之明,不求等价回报,位于不显眼的地方甘当配角,我想这就是插花艺术在保持日本优良的传统精神的同时,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日本传统插花(图|库索)


承袭我们的先贤经过漫长的岁月去芜存菁积累起来的传统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掌握自由自在地运用媒介的技巧来进行表现,我们就需要学习这些模式。千利修曾说过:“ 规范准则,要守、破、离而不亡其本。


忠实于既定模式是重要的。日语中有一个日本特有的单词叫做“KONASU”,就是要求人们通过忠实地学习既定模式来做到彻底掌握。之后,还要去破除这些由先贤们经过长期积累创建的模式,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进而,把这些既定模式和自己创造的世界也全部忘却,创造出登峰造极的艺术世界。芳泽绫目在其著书《菖蒲草》中说:“如果一位演员的演技多次受到纠正的话,那么被纠正的那位演员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意识,力求提高自已演技,于是其演技就会变得矫揉造作起来。结果,他的演技就失去了自然的成分,只是一味机械地沿袭定了型的模式,演技也就因此变得枯燥无味了。”定型的模式是为了帮助学习而存在的,绝不可拿来作为表演的手段。学会没有了模式意识的“KONASU”,养成时刻突破既定模式而去追求创新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创造出至高无上的艺术世界。这虽然是件非常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但或许就是对于我们的一种考验。


插花艺术的世界也一样,学习古典的东西,创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面对花草的时候,心里不要有丝毫古典模式和自我风格的意识,按照花草的意志来进行插花,我想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插花作品(图|库索)


中国南画在江户时代中期传到了日本 ,相对当时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南画作为一种脱俗的文人画受到了日本文化人的追捧,并在江户时代后期迎来了其流行的黄金时代。 受到这种文人画的影响,插花艺术界产生了一种新的插花形式,这就是文人花。


有关文人花,田能村竹在期著作《瓶花论》中作了以下论述。“凡插花者,必先论花之品格,其次论剪枝,位置再次之,而后论瓶之大小。”田能村竹为江户时代后期的文人画黄金时代做出了重大贡献,著有多部论著。他的这段论述虽然言简意赅,但却阐明了插花创作时应有的心理准备。我觉得这种自然的顺序表现,反映了作为文人画大家的田能村竹在经过敏锐的观察后,以洒脱的绘画风格在对插花进行说明。这些乍看淡然无奇的词句却包含了插花创作过程中所有重要的理念。


我们先来看一下田能村竹所说的“品格”。这确确实实是很重要的。插花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有作品都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与用途创作出来的,然而如果作品没有品格,终究难以成就其目的,实现其用途的吧。 为了使插花作品具有品格,最重要的是须选择有品格的素材。这也是所有长期从事插花艺术事业的人的切身体会。 其次,是有关“剪枝”的论述。这是要我们思考该如何处理花材才能够将花材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田能村竹接着谈到了“位置”。这是在说明应该将花材插在花盆的什么位置。最后提及的是花器的大小。也就是提醒我们要考虑该将花器摆放在房间的什么位置,花器的大小要与房间的大小是否谐调,以及是否考虑到所插之花与花器的大小配合等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