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密码只告诉你一个,你记好啊 ·  11 小时前  
一条漫画  ·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始终不能有姓名? ·  11 小时前  
一条漫画  ·  不是老婆厉害,是我的头厉害 ·  3 天前  
一条漫画  ·  老公给闺蜜花了好多钱,我怎么才能要回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凹凸镜DOC

FIRST电影市场丨做一名聪明的理想主义者

凹凸镜DOC  · 公众号  ·  · 2024-06-08 21:39

正文

本文转自: FIRST青年电影展

第十八届FIRST电影市场年度入围正式公布。

创投会·年度入围电影计划

产业放映·年度入围项目

进入六月,夏季阳光普照,生命力不可阻挡。在FIRST电影市场的田野当中,新的生态涌现。电影人们以一如既往的坚定、勇气和不服输的个性,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思考;与此同时,如何在当下的环境中寻找通路和支持,使作品更有效地进入拍摄、制作、公映的周期,乃至获得可持续的市场回报,也成为普遍而显著的关切。
自今年始,FIRST大电影市场升级为持续全年的创作事件,其覆盖创投会、产业放映、类型片实验室、编剧实验室、制片人实验室、纪录片实验室六大重要单元,以夏秋两季为节点,张驰于西宁北京两地。
6月2日至6月7日 举办的FIRST电影市场公开周期间, 24个 创投会剧本入围电影计划及 5个 X名单代表、 29个 产业放映预选入围影片代表和 34位 “ONE里挑一”演员推介企划的预选入选演员一起,共同呈现出当前电影生态中极具创造力之一隅,向我们提示着智慧和理想、现实和信念之间的多种链接方式。

FIRST电影市场公开周 现场(滑动查看)

“拍电影对自己是药,对观众是糖。”

“如果大家是那种百分之百希望投身商业化的导演,那就不需要来这儿了,是吧?”公开周第二天,「策略规划局」一开始, 制片人阎云飞 对台下的几十位青年电影人开门见山:“大家既然来到FIRST,就是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并且希望让这些表达抵达观众。”

策略规划局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从强工业的科幻、奇幻,到低成本的悬疑、喜剧,在本年度FIRST电影市场公开周的项目中,拥有鲜明类型特质的作品不在少数。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人都将自己的生活体验、现实思考、艺术关怀,乃至个人爱好融入陈述当中,希望让作品在观赏性和商业性之外,也呈现出更多层次的价值。

第十八届FIRST电影市场提案评审
《战刀》 属于近年来市场罕有的古装武侠类型电影。导演、编剧孙虎毅是多年的武侠片影迷,对于冷兵器的历史、不同武技的特点及文化背景也是如数家珍。这份纯粹的热爱让《战刀》的陈述显得饶有兴味,收获了提案评审的赞赏和观众的掌声,现场播放的一支实拍 Previs兵击短片更是引发全场屏息观看,引发 提案 评审 杨治学 感慨:“在几乎没有后期的情况下,这支影片能够带给人如此刺激的观影体验,清晰地展现出团队的制作能力。”

提案陈述现场直击 (滑动查看)

而第三天的产业放映·陈述实训,则是该板块成立 7 年以来,在公开周期间首次集体露出。 在每部影片100秒的陈述时间内,为了让期待中的产业力量对影片产生兴趣,打开通往交易的大门,放映内容的选择、清晰且有特色的介绍、明确坚定的需求阐述必不可少。

在极致的时间限制面前,创作者们各显所长,打通陈述的外在形式和影片的内容气质,力图用第一时间将观众的注意力引领至预想中的重点。 《恐龙蛋事件》 用五页童趣满满的手绘PPT引发全场关注,呈现出影片作为家庭成长题材所特有的故事风格; 《貘之歌》 用大块的文字内容填充进PPT画面的主要部分,展现出影片所追求的自由、无序、语言过载的美学气质。

“拍电影对自己是药,对观众是糖。” 阎云飞引用导演韩延的一句话,阐述电影创作的表达属性和市场属性之间的关系。电影作为一种愉悦观众的方式,和它作为自我表达、自我治愈的出口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彼此相辅相成,“这大概是这门艺术形式最为迷人之处,也是一种颇为奢侈的幸福。”
陈述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切换E人频道,开机才是一百分”
本年度 公开周首日陆续抵达的实际注册人数达 282 人,为史上之最。 「拓展工坊」 旨在帮助创作者们熟悉彼此,熟悉七号院。 通过拓展游戏打破尴尬,初步结成创作的共同体。 而在随后的 「陈述工坊」 上,项目方首次登台演练,并在提问与建议中,对自己的陈述进行第一轮打磨,凸显自己的才华、魅力,以及项目的核心潜质。

拓展&陈述工坊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工坊第二天的培育从宏观视角着眼。制片人阎云飞的 「策略规划局」 帮助入行之初、缺乏各方资源助力的青年创作者们“从无到有”地确立制片思维。摄影指导钱添添的 「技术工坊」 则生动讲述了拍摄中不同工种间的彼此协调与共同成长的重要性。摄影指导程马惊喜降临,带来“摄影与表演”的 「创作分享会」 ,强调导演在前期务必要做好试镜和试拍工作,以确保演员、导演与现场效果协同一致。

技术工坊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一对一工坊」则继续以剧作和开发两个方向并轨的方式进行。崔斯韦、康春雷、杨治学和袁媛四位导师开设的 「剧作工坊」 旨在帮助创作者校准文本结构和细节,助力剧本的品质获得整体提升;齐康和徐吉晴开设的 「开发工坊」 则从类型定位、预期回报、发行策略等角度,为项目开发拓宽思路。

一对一 工坊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漫谈分享」 环节则迎来《银河写手》导演李阔和单丹丹,分享在电影市场海洋中的航行经验:“人都是主观的动物,搞创作尤其容易闭门造车,但别管剧本多少分,开机才是一百分!要随时切换到E人频道,让别人看到你饱满的创作状态,不断为自己发掘资源。”

漫谈分享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作为本届公开周最受瞩目的两位分享导师, 郝蕾 冯小刚 两位导师在提案陈述日前后分别带来 「表演工坊」 「创作分享会」 。其中,表演工坊聚焦导演和演员之间独特的沟通方式,并以情景模拟和声音训练的方式,打开感官,考验临场反应和生活感知力;创作分享会以“冯唐易老,小刚刚好”为题,导演冯小刚以其标志性的幽默风格,以自己的创作生涯为轴线,回应大家提出的种种问题,叩问青年电影人们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时的心态与境遇。
表演工坊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创作分享会现场直击(滑动查看)

“真实二字最重要”
“我哪懂什么电影市场?”—新入局者困惑的背后,时常源于对电影市场的观察视野受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