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迪智库
赛迪智库感谢您的关注。作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咨询翘楚,我们密切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热点问题,同步追踪国内外工业和信息化最新动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人民法院推进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成效观察 ·  昨天  
ZOL中关村在线  ·  同门师兄弟谁更强?两款热门机型对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迪智库

研究专刊|工信知识产权研究(总第12期 )

赛迪智库  · 公众号  ·  · 2024-08-14 17:00

正文


重磅福利
赛迪出版物

赛迪出版物线上全新亮相!即日起,赛迪智库系列出版物开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模式,轻点手机即可触达!

在线阅读方式:一、关注“赛迪智库”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出版物”;二、浏览赛迪报告库网页report.ccidgroup.com搜索刊名。


  • 刊物介绍

名       称: 工信知识产权研究(季刊)

  • 本期主题

推动知识产权“质变”跃迁 为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 所长导读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显著特点是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成果载体、创新资源、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基本制度保障,与新质生产力具有内在有机联系。在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的情况下,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知识产权质量提升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本期主题文章以《推动知识产权向“质变”跃迁 为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题,深入研究了知识产权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内在联系,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分析了知识产权对我国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产业——光伏行业的支撑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制造业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质变”的新要求,在剖析制约知识产权对于重点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基础上,就抓紧抓好知识产权质量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蓄势赋能作用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国际观察分析了在科技发展方面同属于后发国家的韩国,如何通过创新驱动使韩国经济转型升级,在后发国家发展的常规模式——模仿、吸引、再创新的基础上,走出了成功的“汉江模式”,跻身为创新型国家和发达国家行列,并连续多年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居前列。本部分总结了韩国有益经验:创新政策起到提纲挈领作用,扶持创新型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崛起,全方位护航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为我国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案例研究总结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强化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经验,为其他产业园区/企业集聚区利用知识产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数据之窗用四张图展示了AI专利授权、机器学习模型状况。


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 谢学军

点击文末 “阅读全文” 可查看下载全文
一、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有机耦合

(一)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的“质变”

(二)知识产权制度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产物;

(三)知识产权是具有“新质”特征的生产力构成要素;

(四)知识产权与生产力构成要素相互渗透融合,推动生产力“质变”发展;

(五)知识产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支撑、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中实现自我更新

二、知识产权支撑我国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产业构筑全球竞争优势

(一)自主知识产权实力不断增强,构筑光伏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二)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助推光伏发电降本增效;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变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一味被动挨局面


三、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知识产权提出“质变”的新要求
(一)未来产业领域,亟待原创性发明等创新突破以占据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亟待掌握先进生产工具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设备等国产替代,摆脱对外严重依赖;

(三)传统产业和已具优势的“新三样”等领域,亟待依靠高质量专利实现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


四、知识产权对重点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是造成高质量专利不足的核心原因;
(二)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严重不足,是“长牙齿专利”无法被发掘出来的深层次原因;
(三)专利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权利人顾虑重重,是很多专利无法成功转化的重要原因

五、推动知识产权向“质变”跃迁,为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一)鼓励支持领军企业积极投向需求驱动的基础研究领域,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

(二)坚持市场导向、发挥知识产权纽带作用,完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机制;

(三)优化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形成创新-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创新的良性循环;

(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性产业 “出海”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五)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完善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出高质量知识产权提供持续驱动力

本文作者:知识产权研究所 王磊、李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