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民智国际研究院
为您解读国际风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质子治疗,精准杀死癌细胞? ·  2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民智国际研究院

世界很乱,中国在诊治,欧洲一起吧

民智国际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5-13 17:06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朝阳少侠”。文章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民智国际研究院立场。

🌍 天三国,横跨欧洲,成果斐然。年度首访,万众瞩目,精彩纷呈。


从南法雪峰之间论风云际会,到贝尔格莱德万人欢呼“中国”,从法兰西共和国规模宏大的礼兵马队,再到布达佩斯王宫威武雄壮的骑兵阵列,人类集体记忆中又增加了许多或感动或振奋的高光时刻。

世界很大,为什么选择去欧洲?世界很乱,中国如何诊治,欧洲又能够扮演什么角色?

中欧共同期许并致力于携手推动实现一个和平、繁荣、多极化的世界。




一、 两大力量双向奔赴


中国与欧洲,分别地处亚欧大陆东西两端,文明灿烂,遥相辉映。 中国人欣赏法兰西的浪漫、斯拉夫的刚毅、匈牙利的奔放,欧洲人也着迷于古老神秘而又日新月异的“中央之国”。惺惺相惜的民意基础,是中欧双向奔赴的前提。

外交讲究纵横捭阖、闪转腾挪。而在中国的大国外交布局中,欧洲一直是雷打不动的重点方向。 我们对欧洲的战略定位始终是稳定连贯的,那就是把欧洲视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 也正是因为中欧携手支持多极化,那些搞一家独大、赢者通吃的人才掀不起大浪。

此访三国,体量风物各异,但有一个共同闪光点——都是“独立自主”界的扛把子。 众所周知,美国满世界对中国围追堵截,同宗同源的欧洲自然是重灾区。欧洲国家不“随美起舞”已属不易,如果还敢于向霸权说不,跟中国一起做些对世界有益的事,那便更需要定力和智慧。而这一次,三国再次给出了亮眼的答案。

法国与中国建交60年了,用法国人的说法是“钻石婚”。 建交当然不等于结婚,但相互成就、相敬如宾的道理是一样的。此访期间,中法提出弘扬建交精神并为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这颗“钻石”历久弥新。

当地时间 2024年5月6日,在中国领导人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的欢迎宴会前,爱丽舍宫上空出现彩虹。


两国就中东局势、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生物多样性与海洋、农业交流与合作联袂发声,为当下和未来的热门问题和全球性挑战给出了中法解决方案。 特别是 共同呼吁奥运停火 ,展现了中法作为独立自主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责任担当。

而就在中法畅叙未来合作之际,美国吊销了对华为的半导体产品出口许可证,不惜自损八百,也要打压中国人工智能发展。 大西洋两岸的两个西方大国,一个选择求同存异、携手并进,另一个执迷“谁先进就要搞死谁”,高下之别不言而喻。马克龙连用法中双语发帖,表示双方友好坦诚交流对两国和世界的平衡都至关重要,恐怕不只是说给法国人和中国人听。

红旗轿车停放在海拔2100多米的法国上比利牛斯省图尔马莱山口。


2017年4月,当时还是法国总统大选候选人的马克龙与夫人布丽吉特在比利牛斯山乘坐缆车。


塞尔维亚直接上大分,决定与中国共同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要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和“核心话语”,也就自然成了美国的“大忌”。只要国际文件里可能出现这几个字,美国必定要全力阻挠。

查了查,许多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各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正式宣布与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国家也就不到20个铁杆。 此次中塞构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标志着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欧洲大陆生根发芽。

中塞“全方位拥抱”,已经结出善果。 武契奇反复感谢中企收购濒临倒闭的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写下“救活一座厂,改变一座城,造福老百姓”的佳话。这不正是“命运与共”的生动诠释吗?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就是中国的朴素初衷。 与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塞尔维亚是欧洲第一家,但不会是最后一家。

当地时间 2024年5月8日,中国领导人将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生产的钢铁雕塑赠送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雕塑以北京天坛和贝尔格莱德圣萨瓦教堂为主题,象征中塞友谊。


匈牙利是欧洲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 十年来,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不断增长,为当地民众带来真实可感的好处。

此次中国与匈牙利宣布将双边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匈牙利也由此成为第六个与中国建立“全天候”关系的国家。 “全天候”英文是“all-weather”,意味着不受任何外部因素、时间或环境的限制,通俗点说就是,不管天晴下雨,无论第三方高不高兴,我们找准了“黄金航道”,就认定了要肝胆相照。

2024年5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热情欢迎中国领导人“来家里”。




二、 今日欧洲需要中国


此访期间,各种特殊安排是最大看点。 三国从抵达接机就开始“卷”,总统总理亲自上阵成了标配,战机护航、民族歌舞轮番上演,生怕中国客人感受不到欧洲主人的热情。

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中国领导人在骑兵组成的礼兵马队和摩托车队护卫下,乘车前往爱丽舍宫。


马克龙 在他的“第二故乡”上比利牛斯省设宴款待,图尔马莱山口“驿站畅谈”续写广州松园“高山流水”佳话。 武契奇 介绍万人欢迎大场面,山呼海啸间buff叠满。 欧尔班 则在多瑙河畔的城堡山举行隆重欢迎宴会,庄重与热情毫不违和。

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马克龙总统亲自打电话询问上比利牛斯省图尔马莱山口天气,为第二天设宴做足准备。(画面截取自马克龙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


当地时间2024年5月8日,近2万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对中国领导人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当地时间2024年5月9日,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共同为中国领导人举行欢迎仪式。在有着厚重历史的布达王宫为外国领导人举行欢迎仪式,这在匈牙利历史上尚属首次。


如此打破常规、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接待背后,是欧洲人的深层考量。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美国以乌制俄、以俄弱欧,一手导演了欧洲人对抗欧洲人的恐怖连续剧。 每拖一天,欧洲就失血一天。中欧关系也一度被这场危机绑架拖累。 现在欧洲终于开始痛定思痛,反复斟酌中国的作用。 此次中法共同呼吁“奥运停火”后,马克龙第一时间发帖表达了对中方的感谢。

当地时间2024年5月6日,中法元首夫妇互赠礼品,其中三支奥运火炬尤为引人注目。


其实,无论是反对使用核武器还是派特使斡旋,中国作为非当事方,一直在奔走尽力。 欧洲对乌克兰输血供武早已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欧洲有识之士表示,如果不是中国恪守“不向交战方供武”的中立原则,严格管控两用物项出口,战场上会打成什么样子、欧洲的现实处境又如何,还很难说。

法国媒体也坦言,虽然中欧在冲突性质界定、劝和促谈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就尽快实现停火、推动政治解决和减少外溢影响等开展合作。 中法欧领导人就此交换意见,有助于各方凝聚共识,提出解决方案。

实话讲,欧洲现在就像打地鼠,一个还没按下去,另一个又起来。 东边战事拖累经济,西边大选又悬起一把特朗普归来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美国待盟友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估计马克龙至今也没咽下美澳核潜艇交易那口气。

2024年5月, 美国警方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挺巴反以”示威抵抗的学生发射橡皮子弹。


稳定对华关系既是为了给自己增加筹码,应对难以预测的对岸盟友,也是为了借助中国的大市场提振欧洲经济。 法国猪肉联盟主席表示,有关协议的签署将使法国对华出口增加10%。还有法国媒体以“干邑外交”为题报道马克龙在晚宴会上特地献上法国干邑酒。访问当天法国白兰地制造商股价应声大涨。

乌克兰危机让欧洲失去了俄罗斯,今年的美国大选又可能让欧洲几乎失去美国,欧洲真不能再失去中国了。就像刚来过中国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反复强调的, 与中国脱钩绝不是欧洲的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