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中旬以来,A股上市银行陆续公布了2024年的经营发展情况。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记者发稿前,共有16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年度业绩快报,其中包括4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11家城商行和1家农商行。
从经营业绩来看,多家银行2024年度实现了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增长,资产规模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整体保持稳定。
具体来看,目前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的16家上市银行,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11家城商行以及苏农银行1家农商行。其中,共有12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双升”。
从营业收入来看,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去年营收均超千亿元,招商银行以3375.37亿元位居16家上市银行榜首。在城商行中,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去年营收均超500亿元,分别为808.15亿元、666.32亿元以及502.71亿元。
在营收增速方面,南京银行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0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2%,营收增幅居16家银行之首;杭州银行实现营收383.81亿元,增幅也达到了9.61%。
另有3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负增长,为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以及郑州银行,分别同比下降0.47%、1.55%和5.90%。其中,浦发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在剔除上年同期出售上投摩根股权一次性因素影响后,该行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5.55亿元,增长0.92%。
从盈利水平来看,除了厦门银行之外,其余15家上市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浦发银行、青岛银行归母净利润增幅超过20%,分别为23.31%、20.16%;杭州银行、齐鲁银行增幅超过15%,分别为18.08%、17.77%。
然而,相较2023年,去年上市银行的净资产利润生成能力有所下降。根据目前公布的业绩快报,共有13家上市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同比下滑,仅有浦发银行、杭州银行和青岛银行去年ROE呈正增长。
在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16家上市银行的总资产均较2023年末有所增长。其中,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10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增幅高达两位数。
此外,还有不少银行资产规模实现了新突破。
具体来看,截至去年年底,招商银行的总资产突破12万亿元,达12.15万亿元;宁波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元,达3.13万亿元;杭州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2万亿元,达2.11万亿元。
在资产规模稳中有增的同时,16家上市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也保持了平稳。
根据已披露的业绩快报,截至2024年末,共有10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同期有所下降,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2023年末持平,郑州银行暂未披露相关数据。其中,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降幅最大,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再从拨备覆盖率方面来看,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高达541.45%,居16家银行首位;苏州银行、成都银行、苏农银行、招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400%。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部分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例如,报告期内,宁波银行拨备覆盖率389.25%,较上年末减少71.79%;成都银行拨备覆盖率为479.28%,较年初下降25.01%。
记者注意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拨备计提可以发挥“利润调节器”的重要作用。用“拨备之手”适度反哺利润,可以达到以丰补歉、稳定经营的目标。
“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在0.76%的较低水平,拨备覆盖率也是行业高水平,抵御风险能力较为充足。”对此,苏商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杜娟向记者解释称,“宁波银行作为上市银行,基于各方综合考量,在维持资产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释放一些拨备支撑利润。”
杜娟进一步说道,“这些拨备释放后银行利润增加,在扣除分红后可以用于补充资本,支撑银行进一步扩大信贷等资产规模。”
但仍有一些银行拨备覆盖率在提升。截至去年年末,齐鲁银行拨备覆盖率322.38%,较年初提高18.80个百分点,连续六年持续优化;青岛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41.32%,比上年末提高15.36个百分点;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186.96%,较上年末上升13.45个百分点。另有中信银行、长沙银行拨备覆盖率也有小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