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霸总角色在互联网老公人设中的回归和演变。从最初的强制爱到现在对女主的一片丹心,从单一的霸总形象到现在的多种型号组合,如霸总+人夫、霸总+奶狗等。同时,观众对霸总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角色设定,还因为演员的表现和角色的深度。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女性角色在剧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以及女性观众对角色的期待和需求的变化。最后,文章探讨了霸总角色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霸总角色在互联网老公人设中的回归和演变。
从单一的强制爱到现在的对女主深情厚意的多样化表达。
关键观点2: 观众对霸总的喜爱源于多方面的因素。
包括角色设定、演员的表现以及角色的深度。
关键观点3: 女性角色在剧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女性角色不再是附庸,而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事业和选择权。
关键观点4: 女性观众对角色的期待和需求的变化。
女性观众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剧情设定,而是追求独立、平等和真实。
关键观点5: 霸总角色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
霸总角色反映了部分女性的逃避心理和社会角色的重构,也反映了年轻人的独立自我保全思想。
正文
今年,霸总终于又抢占了暑期剧档的一席之地。在好像一段时间里,越来越多的男士定位挤占了霸总的话语空间,霸总们在悄悄地丧失话语权。奶狗体育生、电竞大神,叔圈天菜、“洗手做羹汤”的人夫等等设定不断在线上老公中更迭,如今对于霸总的讨论几经周折,起承转合又重回风口浪尖。《私藏浪漫》魏哲鸣又又又一次带着霸总的旗帜撕杀回互联网战场。办公室隐婚、先婚后爱、对女主暗恋十年、人前职场精英人后恋爱脑人夫,每个词条都狠狠地在观众的“审美点”上反复横跳。但其实这次回归不难看出,霸总有点变了。依然带着高干的人设、迷人帅气的外表、高挑的身材,但一改冷酷的气质,独裁专横的脾气,霸道也从原来的强制爱变成了对女主的一片丹心。Market Positioning仍为女性观众的霸总剧逐渐变成“霸总+人夫”“霸总+奶狗”的多种型号。霸总,从来都是魏哲鸣的统治区。他演的角色可以凑一桌“霸总麻将局”,如果霸总需要考试,那他早就编制上岸了。简约大气又笔挺的深色西装,精英感满满的金丝眼镜,锃亮的皮鞋,沉稳又不沉闷的总裁模版在电视剧里千篇一律,魏哲鸣能够在这条拥挤的赛道上屹立不倒,得益于他清爽不油腻的演技,温柔如水的眼神和禁欲克制的反差感把性张力拉满。《私藏浪漫》能够获得许多深受“爹味发言”“油腻普信”剧情荼毒的观众们喜爱,也是因为它不再沉沦于“你负责美,我负责carry全场”的庸俗情节。魏哲鸣在剧中是能在会议上舌战群儒的领导,但看到女主的脚被磨破了会细心地在网上搜索怎么让新鞋子不磨脚,夜里用吹风机帮老婆吹鞋子;看到情敌送女主花会变身委屈巴巴的悲伤小狗,但还是偷偷看她的微博给她准备一顿她想吃的烤肉;抗拒失去亲人,想要一直工作麻痹自己又把脆弱和破碎感拉满。虽然是直属领导,但从不会在职场上给女主开后门,反是她的事业助攻,在她失意想要放弃的时候又给到满满的情绪价值。女性不再是是霸总的附庸,而是相互依靠、相互救赎的独立个体。魏哲鸣在霸总赛道内卷,且卷出风格,卷出水平。而戏外的他,也方方面面满足了观众对于互联网老公的定义。丰富的人生履历,让他身上贴满了标签。退役爱豆,穿卫衣是年下奶狗,穿西装是总裁专业户,气质上是少年感的爹,离过婚的破碎感人夫,公务员上岸演员,拼拼凑凑新的老公人设不就来了?在这个网友对于老公的需求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魏哲鸣要素拉满。满足了网友们既要又要还要的心理,自己就可以出演一部《恋与魏哲鸣》,只能说他还是太全面了。更全面的是他的评论区。穿着西装,翘起二郎腿一本正经地接受采访,下面的评论是“这样看不像是演员采访,像是财经采访”。“丈夫的容貌,妻子的荣誉”,如果真是这样,相信很多“滥情”网友的奖章已经挂满房间了。传统的“老公”在赛博空间被解构,又碎片化地重组和迭代,成为一个形容词。这样的情感并非对于男性的矮化和物化,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压抑情绪的释放。“跟京圈太子冷战一年后,他问我能不能滚回他身边……”“公司上市当天,霸总宣布和白月光订婚的消息,我从正宫变成一个彻底出局的外人……”AI独白加上重复性的视频画面,霸总正在以一种非常歹毒的方式入侵互联网空间。从90后藏在被窝里看的小说,到电视剧里的强制爱,再到短剧里的迅速爆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霸总。千禧年后,台湾偶像剧在大陆疯狂流行。《王子变青蛙》里失忆和女主相爱的总裁单钧昊的走红让明道成为炙手可热的男明星,《命中注定我爱你》里阴差阳错的“便利贴女孩”和富少男主的“不伦”恋情,在台湾单集平均收视率达10.91。今年,霸总又借着短剧的风口卷土重来,《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成功攻下了体量庞大的三级市场,拿下数十亿的流量和超千倍的收益。甚至借船出海,在海外靠着翻译剧大火一把,不管是在哪里,观众的心都开始为着霸总一起跳动。但其实以霸总为首的此类题材和情节创作出的内容都很难经得起推敲。俗套的戏码,看到开头都能猜到结尾的剧情,男女主过于重复的情感拉扯,女主被虐了几百次但还是对男主爱得死去活来,让看的人就像是坐在劝分几百年的闺蜜婚礼上吃席一样憋屈,反转又反复地刺激观众情绪。可它仍然能够在任何年龄层都有受众,关键就在于它拿捏着部分女性的逃避心理。有句话说得很对,流行的爽点是当下的痛点,“原型理论”指出:“人的潜意识里存在一种‘原型’,它促使我们不断寻求纯真、无压力的生活状态。”其实无论是霸总还是任何一种互联网老公,都成为了部分人脱离职场后的电子夜宵和情感寄托。在做所有事情都需要考虑成本和意义的当下社会,它成为了女性投入世界的一种目光,让“活人微死”的打工人们清醒地沉溺于电子多巴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