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端宏斌
老端注:本文节选自
老端的投资秘籍
。为保护订户权利,因此这只是一小部分。
提问:老端一直在说什么蓝筹股,什么低估股,那么到底怎么分辨哪些是蓝筹股,哪些是低估股?
回答:
在以前国外的赌场里,用来赌博的筹码分各种颜色,其中蓝色筹码最值钱。后来蓝筹引申成了最好的意思。所谓蓝筹股,是指那些在行业内占据了支配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且红利丰厚的股。
在中国,由于此前很多年蓝筹股一直不涨,所以股民给起了个绰号,叫
“大烂臭”。那为什么蓝筹股一直不涨呢?原因非常简单,因为
2007
年那波牛市,蓝筹股的涨幅实在是太高了。那次
6100
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蓝筹股大泡沫,要知道那时候连创业板都还没有呢。
当年的疯狂,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来还债,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
10
年,债也还完了,该轮到蓝筹股的牛市了。
至于什么是低估,市盈率和市净率是两个非常直观的指标。什么是市盈率,什么是市净率,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自己百度一下就好了。
现在最低估的,我觉得是银行,比如四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只有
5-6
倍的市盈率,这不仅是低估,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低估。那么银行为什么不涨呢?因为股民担心银行有坏账。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现在银行多半贷款都是房贷,只要楼市不崩盘,银行绝对不会有大量坏账。你担心银行坏账,其实就是担心楼市崩盘,我就问你楼市会崩盘吗?我明确告诉你,楼市可能会调整,可能会下跌,但绝对不会崩盘。真要楼市也崩了,那就是大家一起完蛋,你又怕什么呢?又不光是你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出现一个长达数年的连续上涨行情,现在只是开始,你怕什么呢?
提问:老端你说过,炒股最终结局都是
“一赚二平七亏”,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最终都是赔钱的。那么请问,赔钱的人和赢钱的人,他们操作方式有什么区别?赔钱的人是注定要赔钱,还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升级到赢钱的人?他能转化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让我想起一件十年前的往事。
那时候是博客时代,各地会经常举办博客笔会。有一次我和某位教授一起坐动车去参加一个活动,在火车上没事干就闲聊,这个教授说,他大部分的钱,都是炒股赚来的。这让我感到非常好奇,因为教授炒股多数都是赔钱的啊,怎么会有赚钱的教授呢?
接着他就跟我讲了自己的故事。他是从农村出来的,也就是凤凰男,通过念书到了上海,当了大学老师。最初很穷,炒股也不赚钱。他的第一桶金是很偶然的抓到了一只大牛股赚到的。等到资产从
6
位数上升到
7
位数之后,他才顿悟为啥散户赚不到钱。因为散户的钱很少,他们拿不出一笔“有长性”的钱出来炒股。
“有长性”的钱,这个概念非常非常重要。它是指,这笔钱可以很久都不用,而且不用这笔钱也不会影响到生活。大部分散户的钱经常是所谓的保命钱,等到他亏损到了保命钱,他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逼迫他割肉出局。于是他炒股就永远处于被套,然后割肉的状态。对他来说,这就是炒股的全部了。
以前有本很著名的书,叫《穷爸爸富爸爸》,这里面提到了
“老鼠跑”和“快车道”的概念。穷人永远处于老鼠跑的状态,他赚的钱,大部分都被日常消费给吃光了,好不容易省下来一点钱去做投资,对他来说,这笔钱不是一串数字,是他孩子的大学学费生活费,是他房子的首付,是他下个月的月供。总之,这钱代表了无数的东西。你说他还能安心投资吗?等你从老鼠跑升级到快车道,你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假设有
10
个处于“老鼠跑”状态的人去炒股,那么最终只有
1
个人能够成功升级到快车道,剩下
9
个人都是割肉离场的结局。道理很简单,股市是个零和游戏,你如果想资产翻十倍,那么必定有其他
9
个倒霉蛋把钱输给了你。这就是股市残酷的现实。
我们拿买入就被套为例来说明,你发现某股票内在价值是
20
元,此时却以
8
元的价格在卖,于是你立刻买入,但股价却继续跌到了
7
元,此时你的账面损失为
12.5%
,接着股票又跌到了
6
元,此时你的账面损失为
25%
,我们的问题是,这
25%
的损失是真的损失吗?如果你此时止损卖出了,那么就真的是损失了
25%
,但如果你发现该股票的内在价值确实是
20
元,而且其业绩确实也在提升,那么你总有机会在
20
元以上的价格出手,由于通常来说从
6
元升到
20
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价值投资往往被视作长期投资。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暂时的账面损失会给他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他天天想着自己损失了儿子
4
年的大学学费生活费,损失了一辆车,损失了
3
年的工资等等,他还能好好炒股么?这样一来,当股价开始上涨的时候,他就会选择在买入价附近卖出。然后错过了此后的主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