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杂志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国家发改委发声!加大支持力度→ ·  7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发!两架飞机在美国相撞 ·  昨天  
数据宝  ·  加速进场! ·  昨天  
数据宝  ·  最新曝光!机构积级看好7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杂志

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不如1年定期?存款收益倒挂

财经杂志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2-11 20:2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分析了其原因及未来趋势。目前部分银行的短期存款利率高于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利率,这种现象较为罕见。文章指出,这可能与银行在春节后的营销策略、市场降息预期、负债端压力等因素有关。同时,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适时降准降息,贷款利率有望下行。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短期难以消失,因为银行倾向于拓展低成本存款,推动长期限存款向中短期转化,以合理安排主动负债。此外,存款利率走势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目前部分银行短期存款利率高于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利率,这种现象较为罕见,反映了市场利率的复杂性。

关键观点2: 原因分析

存款利率倒挂与银行的营销策略、市场降息预期、负债端压力等因素有关。部分银行在春节后加大营销力度,高息吸储,反映了中小银行负债端的压力。

关键观点3: 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适时降准降息,贷款利率有望下行。这将对存款利率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

关键观点4: 存款利率走势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存款利率走势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数据变化可能影响存款利率的变化。

关键观点5: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的持续性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短期难以消失,因为银行倾向于拓展低成本存款,推动长期限存款向中短期转化,以合理安排主动负债。此外,存款利率联动调整机制和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也在发挥作用。


正文





存款利率倒挂短期难消失。原因在于,银行拓展低成本存款,推动长期限存款向中短期转化,可以更合理安排主动负债

文 | 《财经》记者 陈洪杰

编辑 | 袁满

“一般来说,存款产品的期限越长,对应的利率也会越高。为什么有银行的1年期定存利率比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还高。”有储户发出这样的疑问。

某银行App(应用程序)显示,1年期、起存金额50元的存款产品利率为2.7%,而5年期、50元起存的产品利率为2.6%,同样该行3年期、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5%。
也就是说,以上1年期定存利率,与3年期大额存单以及5年期定存的利率,出现了短期与中、长期的倒挂。
出现倒挂的并不仅这一家,不少银行的中短期存款利率有类似情况。例如山西的一家农商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75%,2年期利率为1.45%,二者相差30个基点(1个基点等于0.01个百分点)。
近日另一家农商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同样为1.75%,2年期利率为1.45%。该行3年期存款利率为2.15%,5年期存款利率为1.9%,相差25个基点。
其实,在过去一段时间,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常有发生。而1年期这种短期存款利率与中长期存款利率倒挂的情况很难看到。
“这与开门红拉存款有关,部分银行在春节之后加大营销力度,高息吸储,反映出了部分中小银行在负债端较大的压力,在调结构。”一位银行业人士称。
另一位行业人士称,这种行为与市场的降息预期有关,多数观点认为2025年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银行更倾向于短期负债,正压缩长期负债比例。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

利率倒挂新现象

部分银行出现了短期存款利率高于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的利率,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例如某银行的定期存款中,1年期、起存金额为50元的产品利率为2.7%,而5年期、50元起存产品利率为2.6%。
同时,该行还正在发行大额存单,3年期、20万元起存产品的利率为2.5%。
不过该行1年期的产品为特色存款。其页面显示,截止日期为2025年2月15日,而之前类似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在2.5%-2.6%。
还有多家农商行推送的微信公号显示,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75%,2年期利率为1.45%。例如山西的一家农商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75%,2年期利率为1.45%,二者相差30个基点。
另有部分银行不同期限存款利率出现持平的现象。例如某外资行1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均为1.1%。
另一家县联社5万元以下的1年期及2年期存款利率均为1.5%,5万元(含)以上的1年期及2年期存款利率均为1.85%。
其实,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倒挂是过去较长时间存在的现象。但1年期存款利率高于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存款利率尚不多见。
这可以视为2024年12月-2025年1月初,部分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的后续。当时,有银行上调了存款利率,不同产品上涨的空间在5个基点-20个基点不等。

在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看来,春节前后历来是企业、个人现金流最为充沛的时期,调升存款利率以争夺存量市场打响存款开门红。在降息周期下,目前一些银行只调高了短期(1年)的存款利率,为的是增强竞争力,同时避免背负过多的负债,于是出现了上述奇特的现象。

利率下行,倒挂短期难消失

继2024年10月18日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主动下调后,存款利率还未有较大的变动,不过并未企稳,还有望进一步下调。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2025年“适时降准降息”;2025年1月3日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公报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2025年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没有发生变动。东方金诚分析人士称,2025年上半年降息有可能落地,全年降息幅度有望达到50个基点,高于2024年30个基点的降幅,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较大幅度下行。
“不排除2025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也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东方金诚分析人士称。
2024年7月,存款利率联动调整机制和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建立、完善,并鼓励和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主要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后,及时跟进下调。“目的是,从源头上管住银行对大企业、大机构存款的非理性定价,从机制上解决存款利率容易冒头的问题。”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发文称。
另有行业人士称,2025年利率市场将从比资产演化为比负债。“商业银行降成本或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存款和同业存单等负债端成本仍有继续下移的空间,收益率或将顺着曲线由短及长系统调降。”东吴证券分析人士表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