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怦然心动》里的女主角Julie,一直以来是我最喜欢的女主,没有之一。
故事从Bryce搬到Julie家对面的那一天开始,她对他一见钟情。
开始的时候,这不过是个邻家傻白甜单恋小王子的故事,她为他亮晶晶的眼睛所倾倒,每天晚上脑子里密集上映各种与他有关的小剧场,因为误解了他无意中摸上自己手的举动,而自顾自的欢乐一整天。
可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心动的故事。而这正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她热情又清醒,为了接近他敢于迈出一步又一步,跟他搭话,给他送鸡蛋,但依然保留着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爱好,会在梧桐树上一坐几个小时,欣赏他并不在意的美景。
她大度且骄傲,没有因为他家人因为觉得不干净,而扔掉了她送的鸡蛋而耿耿于怀,但当他口不择言的跟朋友取笑她的神经病叔叔时,她也没有忍气吞声,而是选择直接怼回去。
我爱极了她对待爱情的态度。
尽力争取,却从不强求。带着一股满不在乎的认真,仿佛爱情不过是生活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插曲,得之甚幸,不得也不怨命。
那是足以让旁观者动容的赤诚与洒脱。我亦心之所向,却常求而不得。
毕业之后,有次跟朋友相约旅行,在飞机上百无聊赖,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我随口感慨:
你说这小姑娘,也不是金尊玉贵,又没有锦衣玉食,怎么就能生的这么好?今后要是能有这样一个女儿,可就省心了。
朋友却沉默了很长时间,长倒让我以为她不会搭理我的碎碎念时,她却忽然说:
她啊,她是见过爱的人。
她的父母也会当着她的面争吵,可他们看到她的沮丧和无措之后,会立刻向她道歉,说,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她有“拖后腿”的神经病叔叔,不仅是大家的笑柄,更是因为父亲坚持把叔叔送进昂贵的私人疗养院,而不得不生活在一个连吸尘器都要从邻居家借的贫困家庭。可她的父母会跟她解释,给她讲所有过去的故事,而不是一味用“你小孩子懂什么”来搪塞,摆弄家长的权威。
她母亲也曾当着她的面抱怨“我受够了这种贫穷的生活”,可在她入睡前,母亲却会向她坦诚对父亲的爱,会坚定的告诉她,你是上天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她被爱过,因此从不觉得主动表白便是“不矜持”乃至“可耻”。
她拥有爱,因此不会把一次动心当作自己毕生的追求。
她知道爱情真正的模样,是坦诚相对,旗鼓相当,是无数的困苦之后依然愿意牵对方的手,因此,她才不强求,不委屈,也不将就。
她普通,她贫穷,可是她,她是被爱的很好的人。
我在豆瓣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青春的学分,在人生的比例或许很小,但却最珍贵。
以后的路太长了。它却不是一直奉陪。
我有个朋友,上有哥哥下有弟弟,身为中间的一个女儿,在重男轻女的农村生长,难免受尽委屈。可她却双商极高,一举考上了985大学,工作第二年就跟初恋男友结了婚,无论是处理友情还是爱情都坦然且大方,丝毫没有一点因为缺爱而产生的,自卑又敏感的模样。
有次聚会大家聊起原生家庭的话题,我实在忍不住好奇,问起她童年的经历。
苦啊,怎么不苦呢,锅里最后的一块肉夹给哥哥,过年唯一的一件新衣服给了弟弟,父母看向一对兄弟时如视珍宝,看向她时,却像是看向什么多余且赔钱的东西。
可我哥哥对我很好,她说。
将自己碗里的肉和菜偷偷拨给她;才上初中,寒假就去砖厂搬砖,用挣来的钱给她买一双运动鞋;她出落的好看,有不怀好意的男人对她口出秽语,也是他天天接送她上下学;在父母骂她时为她据理力争,深夜陪她谈心:
生而为女孩,不是你的错,你是个好姑娘,遇事别怕,有哥哥。
想起来也会觉得有点遗憾啊,但是人生本就难全,得一人倾心相护,就足够一生取暖。
《白夜行》里,雪穗说: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作白天。
你看,见过爱的人,终究还是不一样。
我很喜欢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名剧《欲望号街车》中的那句台词:
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