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千帆育儿网
上海地区的育儿探讨(包括园托择校,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J小D  ·  我自用的早晚护肤清单+超详细流程分享 ·  5 小时前  
育学园  ·  尿里有泡沫,是因为肾不好吗?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千帆育儿网

『教育杂谈』从英语的原版、应试和数学、奥数谈开去

千帆育儿网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12-03 12:32

正文

(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周六一大早看到了一篇文章里面又开始谈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人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YJ贴。忍不住我写了很多,也发上来给大家看看。


首先,先看看LZ的原贴:


刚看了XX爸爸与他人的交流贴,双方各执一词都有些道理。我想大多数父母来这里求教英语教育问题都是为了高考中考吧!追求英语思维的事极少数,事实上有这个想法的我觉得非常奇怪目的何在,不讨论这个。


既然目的是高考中考,问题就是哪个教育更适合达到目的?这虽然需要实例,但很难有确切统计和对比。因此请经历过的家长出来交流,虽然他们不会再看这个板块。


问题:应试娃怎么读?原版哇怎么读?读什么、哪里读、时间表?
大家可以罗列对比



然后一位正在小升初的家长的回复:


某原版家长定义的原版娃肯定英语比应试好,从语言来看将来出国去外企有利。


但是体制内,数学才要放在第一位,英语只要有一模60分左右水平,你想去什么学校,取决你的数学,数学不好,你刷了托福也没用。这个数学也不是两三年能刷上去了,不要指望英文好了,将来留时间给数学,更多例子是前期英文好了,二三年级再干预时,数学鸡无力。


我家现在小升初,后悔没把数学学深学难,多提前几年,有了机会也没办法抓住。等我们小升初结束,再来详细吐槽。


你要在体制内,不管英语原版也好应试也好,数学都要重点抓,英语定个计划,原来3e合格或者一模60左右,能完成就行。你目标有多高远,你数学就得有多强。



有一位人云亦云的家长回复:


问题是只有1%的人适合奥数,如果本身没多少天赋在奥数上再鸡奥数也上不去啊,可能小学阶段还好,努力了多少看到点成绩,越到后面越不行
小升初版的家长也说除了理科班,平行班的奥数也不见得多好,更多的是三科均衡。



这位小升初的家长再次回复:


我们正在经历,特别后悔听从以前那些提前学,百分之一的,浅奥之类的说法。反正结束了,我会上来吐糟。


实在数学学不进去,再考虑其他吧,如果数学能提高,在保证英语底线上,尽力数学。


数学学习也要技巧和方法的。



这位小升初的家长的话让我汗颜,说了这么多,我作为站长,不说点也不好意思。于是就写了一点,让大家没事打发个时间,都是酒后乱语,大家当不得真。


1.很多人连奥数和数学定义是什么都分不清。认为小学阶段只要不是3+5=8的这种就都是奥数。也就是说99%的人只能去做3+5=8.做题变成3个兔子和五只鸡的题目就是超纲,没办法,这种人其实也分为两类,第一类他们的脑容量就那么大,你怎么说都听不懂;第二类人则是别有用心,推销自己的课程体系,反正这个世界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很多砖家自己的孩子都没成功,就在以XX教主自居,面对迷信自己的善男子、善女人(善女人居多)指点江山,呵呵。

2.我周围的情况,对于非世外、七外的(身在南半区对上外的接触不多,个案我就不说了)等科班出身的孩子来看,原版英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失败的案例,结局就是进入初中两不靠--简单的基础例如背单词不愿意做所以默写零分;复杂的题目做不来,即使是那种原版阅读体。原因不说别的,所谓原版道路,对老外来说就相当于我们的语文。你看见现在外面上课的骗子没有英语教师资格证的没有数学教师资格证的都能侃侃而谈,但是你看到有多少语文教师资格证都没有人敢在外面开语文课即使是小学语文课?


原版当然是个好东西,我是绝对承认的,可是能驾驭这个好东西的家庭极少极少,包括外面的所谓的机构外教,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英美正规教师资格证书的(至于在线英语那些师资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刚上完义务教育的文盲而已,很多家长不知道真傻假傻,外面上数学课都要求北清复交毕业的,但是英文课对方是文盲或三校毕业社区大学毕业的也趋之若鹜,呵呵),换句话说,我这样的半吊子水平在国内我是不敢开语文课教初中语文甚至小学语文的,但是我去美国当个中文老师绝对是绰绰有余的。路线问题一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将来就没法回头了。

3.这个版面的人还有很多是幼儿园的,也就是小学1、2年级的多一些,估计小学5年级的应该就不会执着于这些东西了。俗话说以终为始。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未来要面对的情况:

1)某四校自招考试,语文100、英语100、数学150(理化我们暂且不论);上实初升高直升考五门课满分370,其中数学一门120(自己可以想象一下英语能有几分).

2)初中竞赛全面取消,只有语文还有竞赛。

英语的科普英语变为科技类考试,只是用英语表达,和原版的所谓阅读、语感毫无关系--用英语表达各种理化科技的想法。以前原版类型的英语竞赛SSP已经阵亡了,以后再也看不见了。

数学只剩高联(初中生考高中数学)。

除了语文之外唯一没有变化的竞赛是信息奥赛,全部是算法类型的(基本看成是另类数学),某年某校四位因为信息竞赛提前被NO.1高中录取的孩子基本都是数学年级前30甚至前10的(我说的是校内不是高联竞赛)。其中某班的那位同学,数学考试长期本班第一。一个学期数学测验20次的话,他能有2、3次不是班级第一吧。但是也基本是前三,其他17、8次是班级第一,比第二高N分。

3)2022年开始中考改革,自招比例大幅度下降,大家不得已都要拼裸考为主。而拼裸考就是拼语文。说实话那些所谓二语习得的原版娃数学有好的有不好的,这个和智商、家长辅导能力和上的班级(师资)有关系,和英语没关系。但是英语是原版娃的我看到大部分语文都不好。因为两个语言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2021年之前中考的孩子你们可以凭数学、英语自招走掉,但是2022之后的语文差很可能就要直接区重点了(最顶尖的四校级别不算)。

3)高中之后唯一能对大学综合评价(复旦交大综评占总名额的85%+)起作用的竞赛是五项奥赛:数理化生物信息。没有英语。

防止有人没看懂(不是万一,而一定是一万),我再次重申一下我的核心观点:

1.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体制内升学数学的优先级一定高于英语。但是这里的数学绝不是教材里的那点东西,这个话题我也不想展开了,大家各自看着办。

2.原版道路是个好东西,但是你得驾驭得了,而且是用正确的方式打开。用错误的方法驾驭这个东西的结局一定比新概念1-4册各背诵五百遍要惨得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