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员工表现,雇主总会尝试各种方法,从奖金、激励到培训,不一而足。这些传统方法的确能帮助员工提升技能、丰富经验。但我们发现,还有一种提升效率的方法,极其简便易行,而且成本低、见效快:
调整办公室的工位
。
我们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的工作表现会受到邻座影响;妥善安排不同类型员工的座位,将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我们收集了一家大型科技公司超过
2000
名员工的数据,时间跨度达
2
年,并将所有数据分成以下
5
类:
1. 主档案,
包括员工录用和离职日期、职位、薪资、直接领导等信息
2. 两份全公司员工忠诚度调查问卷
3. 关于每名员工所在地点和工位的月度报告
4. 办公楼平面图,
据此可算出同一楼层任意两个工位间距离
5. 员工表现数据
,具体又分为以下3类:
✔️
效率:
员工完成一项任务的平均时长
✔️
成果:
每名员工平均每天独立完成的任务量
✔️
质量:
客户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
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重点关注“溢出效应”,即邻座同事对员工表现的影响。
假设员工
A
有
3
位同事:一位坐在他旁边,一位离他
5
米远,还有一位离他
10
米远。我们综合分析这
3
位员工的表现,然后利用多种数据建模技术,计算这
3
位员工的表现对于员工
A
的溢出效应。
我们发现,邻座对员工表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具体来说,一位员工的表现大约会有
10%
“溢出”到邻座同事身上。
假设员工
A
的邻座员工
B
的效率是平均水平,那么当员工
B
被一位效率是平均水平
2
倍的员工
C
取代时,员工
A
的效率一般会提升
10%
。
我们所收集数据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员工的座位和所属团队都是随机安排的,并且随着工作需求和人员的变化,他们的位置也会定期、近似随机地变动。因此,邻座的确可能是某一员工绩效波动的原因。
我们将员工分为三类:
效率型员工,
完成任务速度快,但质量欠佳;
质量型员工,
完成任务质量高,但速度较慢;
平均型员工,
完成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都比较平均。在我们的样本中,
25%
的员工属于效率型,
25%
属于质量型,其余
50%
则属于平均型。
在我们的研究中,各种类型的员工都混合在一起。
我们发现,最佳方法是让效率型员工和质量型员工坐在一起,这样他们能够帮助对方提升。
在这两类员工的弱势方面,都会体现正向溢出效应:质量型员工会努力赶上效率型员工的速度,而效率型员工又会努力达到质量型员工的质量。
当效率型员工和质量型员工坐邻座时(平均型员工则互相配对),我们观察到了
13%
的效率(工作速度)提升和
17%
的成果(完成任务数量)增加。
另一方面,将两位效率型员工安排在一起,并不能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样,让两位质量型员工坐在一起,也不能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而由于平均型员工在效率和质量上的表现比较平均,所以在这两方面都较少受到溢出效应影响。
关于这家科技公司,我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如果一位员工在某方面(工作速度或质量)非常优秀,那么他在这方面就不容易受到影响。
这能够说明,为什么把一位高效员工安排在低效员工旁边,后者会提升效率,而前者的效率并不会降低。
在我们的研究中,劣迹员工指因恶劣行为被开除的员工,这些行为包括:渎职、职场暴力、滥用酒精和毒品、性骚扰、伪造文件、欺诈,以及其他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
劣迹员工会对周围员工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劣迹员工互相靠得很近,则其中之一被开除的几率会增加
27%
。但与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溢出效应不同,任何类型的员工都会受到恶劣行为的影响。如果一位劣迹员工和一位正常员工坐在一起,前者的影响会占上风,后者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会增加。
这表明,公司应密切关注员工敬业度,了解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感受。
通过进行员工调查,领导者和人力部门能够得到提醒,尽早干预,从而杜绝不良行为。
我们发现,所有溢出效应都会立即产生影响,而要过两个月之久才能消失。
这意味着,员工受到正面影响,并不是因为有意识地向优秀员工学习(因为这需要时间),而主要是由于感到鼓舞或同侪压力;
不过我们并不能分辨出真正的驱动因素是哪一个。
根据本项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优化办公室的空间管理,可以提升员工个体及团队的工作表现。但是,管理者需要首先观察员工的表现,然后再考虑溢出效应可在哪些方面起作用。我们估计,
对于一家拥有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