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文化心理角度梳理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因素、结构及其时代变迁,是民众国家认同研究的新视野,对于铸牢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基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1994年、2014年和2022年的三期横断面调查数据为样本,通过随机森林模型遴选影响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进而探索国家认同建构的心理变迁。结果表明,中国民众国家认同建构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个人特质、人际关系和社会观念等多层次文化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于国家认同建构,但不同时期的因素组合均与其所处发展阶段的时代主题相呼应:公共事务参与、自强不息精神和亲社会性始终在国家认同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国家认同关注重点逐渐由个人物质与安全需求转向精神领域的伦理规范与政治理念,传统文化因素在国家认同建构中发生了创造性转化;进入新时代后,现代政治理念和传统美德、家庭伦理共同成为国家认同建构关键要素。这些发现说明民众国家认同确立是动态建构的过程:既顺应现代化一般规律,同时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而发展,是现代化与民族传统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
国家认同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文化 横断面调查
作者简介:
傅承哲,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行为公共政策、政策评估;景怀斌,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家文化与国家治理、行为公共政策,通讯作者,E-mail:[email protected];莫庭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为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