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哪吒2》登上中国影史票房榜首 ·  23 小时前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中金点睛  ·  中金 | ... ·  昨天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不好做 ·  昨天  
扑克投资家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其人、其事、其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2020年海外潜在的三大切换——图说一周海外经济(20191223-20191229)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12-29 19:45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  李超 / 刘天天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8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关注点一:中美贸易摩擦是今年市场关心的重要主线

2018年初,国内市场没有充分意识到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预期的冲击,以及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滞后影响。最终在经济确立下行态势后,市场对于贸易摩擦的认识开始变得深刻。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仍是一条重要主线,中美经济放缓以及特朗普被弹劾促使双方在达成协议的方向上前进。目前第一阶段中美贸易协议正处于技术和法律审核阶段,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表示协议将于2020年1月初签署。我们认为,中美2020年稳经济的诉求,决定了双方能够达成初步一致,叠加上市场对于贸易摩擦“打打停停”的预期较为充分,明年贸易摩擦对于资产市场的作用力或有所减弱。

>> 明年美国大选是另一条主线,重点关注3月3日的“超级选举日”

当前美国大选正处于党内初选前的辩论阶段,民主党内竞争激烈,根据Real Politics数据,拜登的支持率领先,但也仅为28.1%。近期值得关注的时间点是明年2月3日爱荷华州的第一场初选,其结果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此外,3月3日还将选出16州共计1358位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这也是判断各候选人优势的重要节点。不同候选人的政治主张可能会对于美股存在一定的扰动,目前民主党主要候选人的主张会与特朗普有所不同,以拜登为例,最大的不同可能体现在税改层面。不同于特朗普的减税,拜登主张提高个税最高档税率和企业所得税率,并设立最低工资。

>> 关注点二:从18年末看好黄金到19年末留意铜价,意味焦点转向经济企稳

截至12月27日,伦敦现货黄金2019年全年累计涨幅接近18%,主要原因在于实际利率下行看多黄金以及高波动偏好黄金。黄金在9月涨至接近1550美元/盎司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这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导致市场偏好出现修复,避险情绪明显降温。但与之相对的,铜的价格从12月初以来出现明显走强。截至12月27日LME铜价12月单月涨幅已达到6%,而全年涨幅也只有6%。从此前的看好黄金到现在铜价的上涨,我们的关注焦点从下行风险切换到经济可能企稳。

>> 随着美、中两国逆周期政策逐步发力,明年全球经济企稳概率较大

回顾12月以来铜价的走势,12月6日中央政治局定调逆周期发力,12月13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宣称达成一致。贸易摩擦的缓和以及政策刺激的加码带动了需求改善的预期,铜价明显上行。我们认为,2020年美国进入大选周期,特朗普稳经济诉求强,财政货币双宽松将对经济形成支撑。在此外部压力下,预计我国逆周期政策也将持续,我们判断稳增长仍是明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政策工具可能前置。另外,关注焦点的切换并不意味着我们中长期不看好黄金。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黄金走势偏震荡,但中长期当刺激政策开始退坡,经济重回回落趋势,黄金可能重回上涨。

>> 关注点三:中美货币政策注重在“量”的变化,而非“价”

2019年以来,全球负利率时代在渐行渐近,美联储启动“预防式降息”,欧央行也在负基准利率基础上进一步降息,欧元区、日本等出现大规模负利率债券。我们认为,2020年将是负利率时代的抵抗元年,通过中美抵抗变量的叠加共振,带来阶段性的经济企稳。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将会以扩表替代降息。我们注意到特朗普近期有继续要求美联储降息的表述,但没有进一步行动,我们认为美联储暂没有改变其货币政策的立场,明年上半年大概率维持利率不变。由此,2019年直接受益于利率下行的黄金、债券等可能在2020年会受到一定制约,而流动性改善会较为利好股市。

风险提示

美联储加息节奏超预期,贸易摩擦事态升级冲击市场风险偏好。中国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风险提示

1、虽然不确定性有所化解,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仍存,若美联储加息节奏超预期,将会加大市场波动。

2、贸易摩擦事态升级或反复冲击市场风险偏好。

3、中国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2 ]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系列报告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一)—— 长期负利率源自生产要素困局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二) —— 负利率政策是如何从央行开始传导的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 (三) —— 负利率金融产品呈现扩散化

渐行渐近的负利率时代(四) —— 负利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3 ] 热点事件深度观察

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需要什么?

印度砸基建,全球经济看到曙光?

需求仍在筑底,等待企业盈利改善逻辑——工业生产和投资端的积极因素何时体现?

从美债收益率倒挂看“钱荒”风险——兼论资金面异动时,彭博降息概率比CME更准


[ 4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六)——中美第一阶段握手言和


[ 5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