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魁北客传媒
加拿大移民、留学、新闻资讯、实用信息平台,了解加拿大从魁北客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中国汽车制造商加速转型 ·  昨天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7篇 ·  昨天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7篇 ·  昨天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开国少将逝世后,为何他的爱人却对子女说:你们 ... ·  2 天前  
朝文社  ·  这个春节,当小红书长出讨论场与公共性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历史与AI的距离|看·见——图像、AI与人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魁北客传媒

最新护士日记:来势汹汹的流感话题以及大S的情况分析

魁北客传媒  · 公众号  ·  · 2025-02-09 05:31

正文

图片

图片

这几天,台湾著名女星大S在日本因流感去世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除了怀念那个记忆中青春美好的“杉菜”,惋惜她48岁就香消玉殒,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更多的人则是在震惊之余,开始“谈流色变”。
我在小红书上就看到不少因为害怕感染流感,而取消去日本旅行的,还有各方打听大S一家入住的旅店以及行程,想要避开每个落脚点的……简直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快赶上当年新冠大流行的初期,远远看一眼就担心会阳了。
我也收到了不少的私信,总结下来,问的最多的是: “流感究竟有多严重? ”“我怎么知道我得的是流感还是感冒? ”“严重到什么时候该去看医生? ”“得了流感到底该吃什么药? ”以及“流感疫苗到底该不该打?
——广  告——
图片
多品牌、新车、二手,华人首创最优!
下面就让我用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专业知识,多年下来应对流感处理的一些经验,以及自己两次得流感的亲身体验,抛砖引玉,回答下这些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及讲讲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的——流感。
流感到底会不会死人?
可能很多人听说大S死于流感,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啥?这年头流感都还能死人?
的确,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流感并不是什么大病,不打针不吃药,硬挺个十天八天都能好,更何况她去的还是属于发达国家的日本,又不是非洲或者印度,怎么可能在这个小病上说没就没了呢?
但是我想说的是,流感其实是最容易被人,尤其是华人低估的一种病,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个病的翻译名字上充满了迷惑性:流感,流感,流行性感冒而已,要是感冒都没有了流行性,那么还叫做感冒么?
但是如果把它叫做:高传播力,高致病性,重度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很多人就都不会觉得这是个小事了。
还记得 在新冠流行期间,有个很著名的说法是:新冠不算啥,不就是个大号的流感么?
我当时心想:说这话的人,肯定没有得过流感!

先说我自己得过的两次流感:一次是在近二十年前,当时刚刚转入了普通门诊,按照医院要求,接种了一剂流感疫苗,结果谁知第二天就被放倒了。
一开始还以为是疫苗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是仅仅几个小时之后,就开始发起了高烧,然后一夜之间,肌肉痛,头痛,呕吐……几乎所有流感的典型症状都上齐了,第二天打电话请假的时候,简直可以用“气弱游丝”来形容,在随后的三天里,不管是躺着还是坐着都感觉天旋地转,下床走几步都是一身冷汗,上厕所恨不能手脚并用。
最要命的是,全身肌肉甚至每个骨头缝都痛,躺床上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可能被个满吨位的大卡车撞了,也就莫过如此了。
生不如死的硬挺了三天以后,突然一夜之间出了一身大汗,被子床单都浸湿了,以至于我恍惚之间还以为是我高烧过了头,尿失禁了,第二天早上,体温骤降到三十六度,全身上下虚弱的就好像只剩了一格电。
不过好在那时候年轻火力壮,哪怕是这么如过山车一番的折腾,也在之后的两三天里满血复活,之后一个多月里,除了爬楼梯或者健身时会略微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外,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其实后来想想,我应该在打那一针疫苗前,或者同时就感染了流感,疫苗还没来得及起效果,病毒就先入为主占了上风。
不过由于那场大病实在是留下了深深的阴影,以至于我之后每次打流感疫苗,都在心里偷偷捏了把汗,直到接种两三天后感觉无恙,才会松一口气。
有关流感疫苗的事儿,我之后还会细说。
第二次是在2009年春天,著名的H1N1全球猪流感大爆发,当时我肚子里怀着老二,老大刚刚一岁半。
按理说,那时候我正在家休产假,并不算是医务一线高危人群,孩子在疫情爆发后也停了幼儿园,平日里在家窝着,自我感觉非常安全。
结果却忘了老公在药房工作这个定时炸弹。
其实到现在我都没弄明白当时到底是怎么感染上的,或者是谁最先感染上的,只是有一天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闻到他嘴里有一种奇怪的味道,可能有不少父母都有过类似的经验,那就是孩子在生病发烧前,嘴里都会发出一种很特殊的,腐败中带点甜丝丝的味道,当时心里便是一沉。
果然,一两个小时后,孩子便高烧到了四十度,由于他生下来发现有疝气,当时还没有做手术,在高烧高热之下,腹腔积液迅速增多,一侧睾丸如同吹涨了的气球一般,连裤子都穿不上。
当时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是感染了流感,而是以为他发生了睾丸扭转,炎症引发了高烧,于是也等不到老公下班,我自己大着肚子就带着孩子开车往急诊跑。
一番检查下来,B超显示,并没有扭转,但是由于睾丸内液体非常浑浊,医生怀疑有其他炎症,于是留院观察直到第二天,结果我刚进家门,就感觉天旋地转,那种久违了的感觉再度来袭,这次基本上我可以肯定:流感来了。

然后又是肌肉痛,高烧,关节痛,熟悉的配方,只是这次因为怀孕的缘故,还不能用布洛芬进行止痛退烧,就连泰诺都不能用加强版的,而普通泰诺吃下去,感觉就跟往烧沸了的水壶里浇了一汤匙凉水一样。
之后几天里,老公在家抗起了照顾这一屋子病人的重任,我有一次,听见他在厨房里面自言自语的说:流感你慢点来两天,至少等我老婆能起床了你再把我放到好不?
结果他一直挺到那年疫情结束都安然无恙,也不知道是打的疫苗起了效果,还是他的免疫系统小宇宙爆发。
最无语的是,整整隔了十天后,我接到儿童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我儿子的血检结果出来了,他感染的是H1N1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希望我们能够居家隔离……而这时,我俩烧早就退了,都处于恢复期的末期了,这个效率,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儿多说一句啊,如果是在孕期得了流感的姐妹,不要惊慌,流感病毒是不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的,但是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长时间的高烧会也有一定几率会引起早产和流产。
所以尽管我说对我来说,泰诺吃了好像没啥大用,但是还是要冲着能退烧的那一点点效果而坚持吃,如果吃药后一小时还没能退烧,那么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切记。
总之,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就是:流感跟感冒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东西!如果感冒是鞭炮二踢脚的话,那么流感的威力堪比导弹,年轻体壮的人得了流感,都感觉像是被扒了一层皮一样,老年人,孩子,本身有基础病的人,得了流感熬不过来的,每年都大有人在。
根据美国CDC提供的数据,2023-2024年的流感季,全美一共有四千万人感染了甲型流感,其中47万人需要住院治疗,死亡人数大约是在三万六千人。
而加拿大的数据是住院一万二千人,死亡三千六百人,结合两国的人口数量和密度,以及美国的肥胖率和心血管疾病相对较高来看,美国和加拿大其实每年流感的严重程度都差不多。
中国疾病监控中心通报的是从去年10份到现在,流感重症350例,死亡75人,其实这个死亡比例是相当高了,但是由于数字小,所以给人带来的冲击力也相对小了不少,因此也给人一种“流感不死人”的错觉。
不过在中国公众卫生网上刊登的2022年的一篇论文中却显示,中国每年流感感染人数在八千四百万到一亿四千万之间,通过流感季的超额死亡人数来推断,每年有九万到24万人直接或者间接因为流感而死亡,这和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全球每年感染十亿到四十亿,死亡12万到70万的数字,大致相当。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数据差别,我认为主要是统计标准的锅,比如流感引起的高烧诱发了心肌梗塞,在中国,死因有可能被划到心脏病里,让人非常容易忽视流感其实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而事实上,不管是中国,北美,还是世界上任何地方,流感都非常平等的让近十分之一人口,生不如死的大病一场。
这次是因为大S的去世非常突然,而且再加上名人效应,所以让人多人突然意识到,原来得流感也是会死人的,但是其实,流感在她之前,已经夺去了无数人的性命,而在今后也继续会是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我看到另外有报道说,大S的死亡原因最后被确定为败血症,这其实很符合她病情短时间内迅速恶化以及突然离世的情况,不过通常情况下,流感到肺炎再到败血症的情况其实并不常见,48岁这样相对年轻的年纪,突然因此死亡的情况更是罕见,那么下面就让我结合她的情况,来讲讲: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大S的悲剧如何避免?
以及 , 怎么知道得的到底是流感还是感冒?
什么时候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首先我想说的是,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及早配合治疗,那么像大S这样的悲剧,就算不能百分之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可能是能够避免的。
网上关于她在日本从发病到就医到死亡的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着各种各样的爆料贴,我这里只能通过流传最广的,而且个人觉得跟流感感染发病时间最符合的一些信息,来略微揣测分析一下。
首先是她感染流感的时间,我看到有台媒说,很有可能是她在1月26日参加王忠伟女儿回门宴时接触到了病毒。

一般来说,从感染流感病毒到出现症状,会有1-4天的潜伏期,不过大多数人都会在两天内出现症状,一位自称是大S一家在日本雇佣的地陪司机称,他在29号接到人的时候,就听到她有咳嗽哮喘,这非常符合这个发病时间线,也就是说,那场回门宴,的确有可能是她感染的源头。
于是网上就有人还把矛头指向了,当时在场的另外一对知名艺人夫妇,原因是他们之前在网上发帖说一家人感染了流感,按照时间推算,他们在一起参加宴会的时候,正处于流感的恢复期,依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不过我觉得,单纯的把矛头指向某一个人,让他们去背负大S的感染责任,甚至暗示他们是“故意传毒”,其实是不严谨,也有失偏颇的。
因为从后来放出来的一些现场照片能看出,当时到在场的人非常多,没有一个人带着口罩,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围着大圆桌开席吃饭,安全社交距离为零,里面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传染源。
而且就我自己之前得流感的经验来说,哪怕是每天接触的人只有几个,其实都很难真的找出传染源到底在哪,因为就像新冠病毒一样,流感也存在无症状携带者,而且理论上来说,流感病毒能够在光滑,坚硬的物体表面存活24到48小时,衣物,纸巾等柔软物品上存活8到12小时。

放眼望去,回门宴上的桌布,餐巾纸,刀叉碗碟,装饰用的花卉……到处都有可能是传染源,而在那么多人来人往的情况下,要做到完全消毒是几乎不可能的。
还有一点我想要指出的是,有狗仔拍到大S在回门宴上感动落泪的情形,而人的眼角膜,恰恰是最薄弱,最容易被病毒侵袭的部位之一,如果她在擦眼泪的时候,手指或者纸巾刚好被病毒污染,那么相当于是身体的防御之门大开。
还记得新冠疫情期间,有防疫专家感慨说:如果这场席卷全球的大疫情,能够教会大家勤洗手,勤消毒,那也好歹算得上是有点功劳。
的确新冠肆虐的那两年,数据显示流感的发病率很低,有观点认为,是因为新冠实在太过强势,在流行病领域里驱逐了流感这个老牌选手,但是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自我保护做到了位,让相对传染性没那么强的流感,无机可乘。
可惜的是,疫情才过去了两年多,勤洗手 ,戴口罩,出现症状之后自我隔离七天……这些都很少有人再主动去做了,人们在流感季放肆裸奔,这让流感病毒卷土重来。
只能说,人能从历史上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从来不会吸取任何教训。
再回到大S的案例,如果地陪司机所说属实,那么她是一落地日本就已经出现了流感症状,流感跟感冒的一大区别就是,流感通常来势很猛,可能你几小时前还活蹦乱跳,一点毛病没有,但是突然之间就发起高烧,咳嗽,全身疼痛,算得上是具象化的“病来如山倒”。

也就是说,大S也许在台湾机场的时候,只是感觉有些轻微不适,觉得应该没什么大碍,于是还是决定启程去日本。
这个做法其实也不难理解,想象一下,如果是一家老小早就计划好了一场旅行,机票酒店行程都已经定好,除非是出了天大的变故,否则大多数人都不大可能在最后一刻决定不去,扫了所有人的兴。
更何况大S是一个平日里表现得非常坚强且好强的人,更不会因为得了感冒这点小事,而耽搁一家人期盼已久的旅行。
飞机中的气压变化,以及机舱中干燥的空气,其实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大忌,而这时如果刚好撞上了发病初期,病毒正在体内疯狂复制,相当于是强强联手,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很难招架,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就连接他们的司机,都能一眼看出大S的身体状况不好。
这儿在多说一句,目前确认对流感有效的药物奥司他韦,北美市场上也叫做Tamiflu,它其实并没有杀灭流感病毒的功效,只能够在感染的早期,大幅度降低流感病毒的复制速度。

说白了就是让敌人集结的不要那么快,给你身体的免疫系统争取一些作战前的准备时间。
而且说多也不多,就算是你在最早期,只是轻微感觉有些不适的时候吃,其实也只能给你争取来差不多48小时,不过由于流感通常情况下也只会持续十天左右,这五分之一的宝贵先机,对于有重症风险的人群来说,绝对是救命的。
如果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再吃药,相当于对方都已经大军压境了,那么效果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也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吃药这个事儿,讲究个争分夺秒,但是如果不幸像我之前那样,整整十天后才出检验结果,那可真就是:黄花菜都凉了。
那么对于的确有这方面需求的人群,比如说有基础病的老人和孩子(仅限于2岁以上的孩子,婴幼儿是不能用这个药的),哪该怎么办呢?
首先,在感觉到出现症状的时候,第一时间应该进行测试,看是否得了流感,有两个途径,一是去见你的医生,或者是去家附近的Walk-in候着,不过我自己不太建议你这么做,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流感吃药这个事情讲究的是争分夺秒,不能把几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浪费在看医生前的排队上。
另一个快一点的方式就是去买流感测试的自测盒,各大药房或者像沃尔玛这样的超市有售,品牌和价格都有区别,只要认准包装上有InfluenzaA/B的字样就好。

使用方法和之前的新冠自测试纸大同小异,我这儿就不赘述了。
在确认了的确感染的是流感之后,下一步你可以上网找医生开药,加拿大现在针对医护严重短缺的情况,每个省份都设立了线上看诊,个人亲测,虽说绝对是达不到宣传中说的“十分钟之内能看上医生开上药”,但是效率也肯定强于你去任何一家Walk – in 诊所排队,对于广大没有家庭医生护体的人来说,这是唯一且有效的选择了。
最后再再强调一下,尽管有研究说,奥司他韦对感染流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有的临床试验者也的确能够大大减轻甚至跳过流感的发病阶段,于是有些养老院会给风险大的老人定期服用,但是,这是需要在严格监管且控制剂量的前提下使用的,服用奥司他韦超过六周,有可能对身体产生严重副作用,所以千万不能自己未经医嘱使用,更不能代替疫苗来作为预防流感的手段。
对于年轻且没有基础病的人群,其实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奥司他韦,来给身体争取免疫时间的,说白了就是:火力壮,硬挺着也就过来了。
至于大S,媒体报道说她有心脏二尖瓣脱垂,并且因为癫痫多次入院,甚至在生孩子的时候因为癫痫发作而一度失去呼吸和心跳,所以她其实是在流感高危人群这个范围内的,但是目前没有任何报道显示她曾经服用过奥司他韦,也没有说她在初期是否做过流感测试,所以我猜测,她很可能就是把这事当成了一次小感冒,觉得去到旅店吃点药,好好休息一下就行了。
但是根据地陪司机的说法,她在之后的两天内都没有离开酒店,这个时间应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病毒复制高峰期,身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跟流感病毒激烈作战,而这个阶段通常会伴随着高烧,疼痛,呕吐,咳嗽等各种典型流感症状。
对了,记得有同学留言问过,在没有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如何知道自己到底是得了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其实除了症状的严重性不同外,另外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流感会伴随高烧,体温会飙升到39度到40度,而感冒则基本上不会出现如此高的体温。
还有不少人认为,感冒通常会流鼻涕和鼻塞,而流感通常伴随着的是严重的干咳,不过这一点我并不完全同意,因为流感严重时同样有可能会伴随咳痰,而一旦到了这个地步,就更要打起十二分的警惕性,因为很可能病症已经从上呼吸道发展到了下呼吸道,也就是俗称的:流感入肺。
对于普通的健康人群而言,只要熬过了这段病毒的快速复制期,基本上身体就开始进入了恢复期,这时体温和症状可能会有反复,但是总体是免疫系统取得了胜利,但是对于大S来说,却明显没有进入这个好转的阶段。
司机说她在31号晚上,被救护车拉走到了附近的医院,然后又送了回来。 尽管没有说具体为什么会叫救护车,但是通常情况无外乎那几样: 癫痫发作,呼吸困难,晕厥,摔倒……
有网友猜测是不是泡温泉所致,因为毕竟箱根一直以温泉酒店著称,而日本文化中也有温泉能治病的说法。
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其实有关感冒流感能不能泡汤这个事情,并没有定论,有研究说,热水能够缓解肌肉疼痛,空气中的湿度也能让呼吸顺畅,但是同样,泡汤会加速全身血液循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天然温泉中硫磺的味道也会进一步刺激呼吸道,如果身体本来就因为高烧而处于一个血氧不足的状态,那么这时候泡温泉明显是弊大于利。
而且在泡温泉的时候,由于体温升高,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哪怕是普通健康人,都有可能在站起来的那一瞬间,因为温度的剧烈变化以及身体的脱水,感觉头晕目眩,手脚发软,所以只能说:温泉虽好,也不能久泡,尤其不能水温过热。

不管是不是和温泉相关,但是大S的确是出现某种急性的突发状况,所以才在31号晚上被用救护车紧急送医。
根据另一篇据传是町立医院急诊科纪录,则说得更具体一些:病人在就诊时血氧饱和度只有89%,肺部出现明显的湿啰音,在注射退烧针之后,病人执意返回酒店休息。
这段话里面其实就能看出,大S的病情此时已经出现了明显恶化,就像我之前讲到的,流感一般只会干咳,一旦开始咳痰,甚至带血的话,那就是已经演变成了肺炎,严重程度直接升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