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半导体复苏周期开启叠加国内产线建设投资,推动新一轮半导体设备采购周期。2017-2018是半导体设备大年。像前端设备供应商ASML,AMAT,KLA,后端设备供应商ASM Pacific,Teradyne等,在2H2017-2018周期开启的大年里,受益逻辑非常充分。
我们认为,对于半导体前端设备而言,下游增长的驱动来自于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驱动:2017年是10nm/7nm节点的代工厂投资大年。看2017年先进制程节点投资,20nm/28nm/40nm投资占40%,10nm/7nm会占55%,剩下的5%是14nm/16nm。因此2017年是主流代工厂进入10nm/7nm节点周期的元年。在制程方面以满足领先的半导体技术发展,下游的应用集中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4K视频,以及需要大量规模计算的应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汽车)。
第二个驱动:3D NAND。2016年NAND的需求增长达到45%,2017年将保持相同的动能。主要的内存厂商一致认同,在未来的数年内,45%的增长是可持续而且非常稳健的。从3D NAND释放出的产业需求机会让设备厂商深度受益。
第三个驱动: Patterning。摩尔定律的演进,芯片每一层layer的尺寸都在缩小,有些layer将进入EUV,有些将使用多重 Patterning。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最激进的EUV应用案例, Patterning技术仍然有很大的拓展机会。AMAT认为 Patterning是有重要增长的市场机会,2016年 Patterning的营收增长超过了60%,而且仍将有空间继续成长。
第四个驱动:中国产线投资。对于AMAT来说,中国是在半导体和显示这两个领域长期重要的增长机会。基于中国的新增项目统计,2017年的支出会同2016年类似。我们预期2018年还会有投资的重要爬升。
2018年会是半导体WFE非常积极重要的一年。基于几个理由:代工厂的投资还在扩大,受益于新领域对数据容量扩张需求的存储仍然保持强劲,2018年的中国的投资将会加速。观察WFE过去历史增长的数据,几个重要的年份:2000年是因为晶圆尺寸的转变,2007年是DRAM的投资增加,2011年是MOCVD的大年。2017-2018年会是晶圆精准制造对patterns需求带来的设备增长。
半导体市场的成长性在增强,周期性在减弱。受益于新技术趋势:VR&AR,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汽车。这些新应用对于领先的半导体技术和显示技术都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这些会引领行业增长进入新的局面。
同样,对于后端设备而言,同前端的联动效应以及自身的驱动而言,也存在增长的强逻辑:
从行业角度看,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大周期复苏下的周期性向上阶段,半导体封装设备2017年面临基本面向上的拐点。半导体行业的资本开支正在步入上行周期,确定性趋势下对于龙头企业设备的采购趋势确定,全球OSAT企业的资本开支增长正在逐步提升中,显而易见,对于上游设备行业的促进会在很短时间内发酵。日月光在2017Q1最新财报中披露,公司2017年Q2财年将看到全年度最大的资本开支。因此我们推断,后端设备会充分享受本轮周期性复苏带来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上一轮封装设备采购高峰出现在2010-2011年,考虑到设备平均7-8年的使用寿命,2017-2018年也将进入存量设备自然更替周期。
前后道的融合,先进封装技术的快速渗透带来旺盛的设备需求。以Fanout为例,日月光和安靠今年将会在Fanout方面重点投入,除了传统OSAT以外,台积电作为晶圆制造商,今年将有3.3亿美元的Capex投入在Fanout方面。以此来看,对于先进封装技术的追求已不再只是OSAT的目标,IDM和Foundry也有切入的意愿,带来的增量会让后端设备供应商看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