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港股领涨,恒生指数一度重回2万点。
中概互联ETF、港股科技50ETF、香港消费ETF涨超4%。
消息面上,中美关系释放积极信号,上周五中概股指数大涨3%。
924行情再度重演?
华尔街突发买入中国资产
周五,海外又有一波资金大幅买入中国股票ETF看涨期权。
据媒体报道,上周五(1月17日),华尔街交易员大幅买入与中国股指挂钩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看涨期权。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衍生品策略联席主管Chris Murphy透露,投资者买进了使其有权在下周结束之前以31—32美元的价格购买约400万股安硕中国大盘股ETF (FXI)的看涨期权,还买入了一些2月份到期的看涨期权。
FXI为纽交所上市的基金——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FXI),是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旗下安硕iShares发行跟涨中国资产的ETF。
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FXI)规模去年8月底开始逐步攀升,在924行情开启后的一段时间,海外投资者大举抢筹,使得该ETF规模大举突破100亿美元重要关口。
这在当时也是美国上市的中国股票ETF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追溯历史,此前的2015年、2019年、2020年中国股票牛市中,并无美国上市中国ETF单只规模突破100亿美元。
FXI跟踪富时中国50指数,涵盖了港股上市的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50只股票。截至1月15日,FXI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港交所上市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建设银行、小米集团、工商银行、京东集团、中国银行、携程、网易,十大重仓股占该指数的权重高达58.22%。
据报道,除了FXI再度出现海外资金大幅买入的情况,近期其他与中国相关的基金也有类似的需求,包括金瑞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ETF(KWEB)。
消息面上,多家外资巨头机构上调对中国市场的展望。
高盛在日前发布的研报中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到2025年底将上涨20%左右。基于可观的风险回报,该机构建议,继续超配A股和离岸中资股。
全球最大资管机构贝莱德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师陆文杰在最新研报中称,贝莱德对中国股票持战术性“超配”的观点。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联席投资主管聂毅翔表示,预计2025年海外资金将回流中国市场,增加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过去几个月来,一旦标的股指未能如预期反弹,投资者又会迅速卖出对应看涨期权,且这一现象频繁出现。
比如在2024年12月初,海外突现神秘资金提前埋伏与中国股市相关的ETF期权,当时该新闻也是轰动一时。后期在924行情开启暴涨后,神秘资金并未卖出,之后一路持有。
但就在近期,令市场颇为意外的是,神秘资金买入的看涨期权,以约1亿美元的亏损割肉出局。
京东集团股价涨超7%,京东最新版本APP中上线了“送礼”功能,实现了与微信的无缝对接。
京东还推出“群送礼”的趣味玩法,基本覆盖了适合送礼的全部自营商品。业内认为,近期微信小店、淘宝、京东近期相继推出的“送礼物”功能或能开创全新消费场景,引爆春节消费。
南下资金继续抄底。截至1月17日,2025年内净流入1074.21亿港元。2024全年南下资金净流入达到7440.19亿元,创下自2014年11月港股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资金也在借道ETF流入港股,截至1月17日,港股红利指数ETF吸金超10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央企红利50ETF、港股通科技30ETF、港股红利ETF吸金均超5亿元。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港股公司继续回购,截至1月19日,年内港股回购金额超218亿元港元。其中,腾讯控股回购金额141.17亿港元。2024年港股回购金额达2657.51亿港元。
本周为春节前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同时也是“超级事件周”:中国1月LPR将出炉、A股市场首批年报将公布、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等,预计将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中信证券表示,本周市场即将进入外部扰动落地的关键窗口期,A股市场短期回调基本结束,交易的抢跑行为正在发生、并将持续,春季攻势或将提前。
华泰证券认为,历史上港股春季行情常始于春节前一周,至春节假期内恒生科技相对占优,震荡市基调下港股短期或迎反弹窗口。
就在入主白宫的前两天,特朗普高调宣布推出个人虚拟币TR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