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外篇是珠珠根据她多年的日记总结的,写得比我的生动有趣很多。这是这系列札记的最后一篇,感谢陪伴!
文/珠珠
自2017年春的一次运动拉伤而造成肩膀隆起了鼓包后,老公的左肩膀及左腋窝的小肿瘤断断续续愉快的成长着,就没消停过,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2018年暑假第一次对左肩膀动刀,割出了一个鸽子蛋大小的皮下脂肪瘤,当时医生说是良性的,伤口创面比较大,为了更好的缝合,做的是皮瓣手术。
2019年春,再次发现在左锁骨周边长了两个小包,可以摸到,但也不痛不痒。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我们还是决定在它们还没长大的时候就去给处理了,至少伤口能小一点。
这是第二次动刀,病理结果是待除转移癌。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癌这个东西,然后我们就跟其他人一样有了很大的情绪波动,紧张害怕,不知所措。
当时医生可能是看出了我们的无所适从,对我们厉声道:“是待除,不是确诊。”其实这个时候是我们运气不够好,没有遇到一个经验更加丰富的医生。如果当时医生让我们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赶紧去到更大的医院做检查,可能我们会更早一点的接受系统的治疗,也就不会发展到像现在这样严重了。
然后我们就简单的做了些检查来待除,没有把病理再送检一次。时间不知不觉的就把我们带偏了,我们变得不再恐惧它,因为老公身体一直很好,真觉得癌这东西离我们遥远。这次被医生给误诊成淋巴结核,让我们吃了一年的利福平。
2020年,是我们最艰难的一年了,在家躲疫情期间,肩膀的旧伤口还很不配合的膨胀隆起,摸起来感觉里面有汁液类的东西软软糯糯的。涨得紧绷时老公会感到难受,我也是心大,心想不过是普通的脓包,能有什么问题。甚至拿绣花针在鼓包上扎两小洞,轻轻挤压,想靠外力给它挤出来。轻轻挤压,还真有血水外渗,是淡血水,并不是想象中的白色脓水。挤完包块消一点,没那么紧绷的时候,感觉就会舒服一点。
由于疫情不想去医院,就在家里反复挤了一个多月。当然,我也在药店买了些碘伏消毒,然后撒点赛霉安粉,再用纱布包扎起来。当时我们也不懂,持续不能愈合的伤口到底意味着什么,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处理它。
疫情没那么严控时,赶紧去了医院,这次遇到的医生经验就丰富了许多,而且也非常有责任心。他一看伤口情况,直言情况不乐观,建议我们立刻住院治疗。做切除术前,要先去做个PET-CT,然后就有了各项大手术,肩膀的,腋下的切除术;从肚皮切块肉来植皮的手术;第一次的植皮没全活,就挖掉再从大腿上剔一块刃厚皮进行了二次植皮。
记得医生要取老公肚子上的皮前,来看肚皮情况,用手抖了抖他肚子上的小赘肉,满意的点点头说“还是有肉的,很好!”
手术做完,肚子上的疤比我剖宫产的伤口还长,肩膀、腋下更是不忍直视,肉直接割到骨头里了,都是为了剔除那些有病变的或是有被感染的部分,然后再用健康的肚皮植入。这次的病理结果出来是罕见的恶性血管肉瘤,说白了就是一种发病率超低的癌,属罕见病。
当时知道老公病情不容乐观的消息,公婆是不相信也不接受的。于是在关于治疗方面我们还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他们更相信中医,觉得应该吃吃中药保守治疗。可我更相信现在的科技与狠活,所以坚持带老公四处奔波求医。所以一路的治疗旅程基本上只有我们两个自己,所有的压力与风险我们都只能自己全部承担。自此后,我们基本没在家人面前谈论过老公的病情,以及相关的治疗情况。因为我们不说,他们不问,或许他们就能自认为一切都好,其实这样真挺好的。
现在再怎么晴天霹雳,病总是要治的。刚刚经历了几轮大手术后,最该关注的是安心养好伤口,然后找专家会诊。最终定下来的治疗方案是先做7期紫杉醇+阿梅素化疗。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化疗以及右臂置管Picc。
化疗对正常的组织细胞有很大的杀伤作用,用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脱发、造血功能抑制等等一系列不舒服的反应。就是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役。
我们一直相信,听医生的话总不会错的,能做的都做了,手术及化疗住院大半年的苦也受了,好不容易挨到年关将至可以拔掉身上的所有管,然后回家轻松过个年,无比开心。
出院前,无意间,我们又摸到了,锁骨边上又长了一个小东西,虽然只有米粒大小,却也让我们紧张的那根弦一下子就绷紧了。赶紧去告诉医生,医生直言,是复发了,但有发现肯定是要切掉的。然后手起刀落,又是一刀解决。病理结果出来是:化疗后凋亡。医生说,这个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化疗有效;二是,这是个凋亡的,不是周边残留。
有了定心丸,就开心出院,开心回家过年,医嘱让我们记得定期三个月复查就可以了。实属不易的2020总算是过了,牛气冲天的2021年大家都要天天快乐,身体健康!
舒心的日子没过几天,过完年才一个多月,我们发现锁骨周边又长了两小粒,虽然也是米粒大小,但能摸到,就赶紧提前去复查,还没到三个月,明显又复发了。医生说,有发现还是切了,切之前再全方位做一下检查,好家伙,脖子上还有一个,那里长的深,不可能摸到。这种情况更是引起了医生的高度重视,尽快安排手术切了那些发现的,然后转大医院去做更好的治疗…
这兜兜转转也忘了挨过多少刀了,豁达的老公笑称:我的肩膀经历过一场凌迟。
2021.4月份转院后,先去做了PET-CT,这也是我们第二次做PET-CT。还做了基因检测,可惜结果没有靶点。但病还是得治,辗转几次,最终再确定下来的治疗方案是:pd1信迪利单抗+安罗替尼。就是先吃吃靶向药跟辅助治疗控制一下病情。
靶向药从2021.4月份到2023年10月份,吃了两年多,期间反复复发好几次,但都不严重,所以我们也很自然的直接去找原来给我们做手术的医生做了切除术。其实这里我们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靶向药一般吃两年是极限,再没控制还复发可能是耐药了。其次是,我们吃足两年应该再做一次PET-CT复查,可惜也没有。
犯的这两个错误,直接导致老公都受了很多很多罪。因为2023年初,他的右臂就开始会酸疼,我们一直以为是肩周炎啥的,直到10月份他疼到右手拿不动筷子夹菜了,我们才把这个现象告诉医生。医生马上就给我们安排了PET-CT复查,结果发现他右臂是骨转移了,而且面积还挺大,这也难怪他手臂疼了。
有人会问,我们不懂会骨转移,那医生为什么也没发现呢?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医生,人家每天病人那么多,不可能记住所有病人情况,是我们自己有什么异常要及时跟医生沟通。所以这也是我们犯了第三个错误。就是每次复查我们只查左肩膀原病灶跟胸部平扫,心脏跟肺都经常关注到,就是一直没查过右臂的情况。
三次致命的错误,让这次的骨转移对我们打击都非常大,我特别自责,被自己蠢哭想撞墙的心都有了。我想弥补,想给他更好一点的治疗,让他能少受点苦。于是我们又东跑西颠飞了几个城市,看了几个专家。但得到的回答以及治疗方案基本一致,所以能确定的是,我们现在的整体治疗方向还都是正确的,只不过过程曲折了些。整理好了心绪,还是要配合医生尽快亡羊补牢做治疗。
这次医生给定的是先做两期紫杉醇+顺铂的化疗方案,之所以加顺铂是发现肺部有多发结节,担心转移到肺部了,所以用药就猛了点。用完两次复查一下,发现肺部的结节都没什么变化就把顺铂停了,这个药太恐怖了,副作用特别惊人。做这个化疗,医生要给开很多的辅助药用于保肝、保胃、保肾,能关注到的五脏六腑应该都给开了药吧,反正一堆药的用法用量,以及吃药时间,我得写一张出来贴在冰箱上,方便每次取药看一眼。
从2023年十月份开始做化疗到2024年四月份一共做了七期的化疗。医生说化疗药不能再用了,再用的话对神经系统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化疗其实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五六月份又做了放疗。
做完这些治疗,半个月复查,发现左肺下叶有个结节还在偷偷变大,经过医生诊断,建议还是趁它小,先消融掉,比较安心。
我们稍微了解了一下什么是消融手术:
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的医疗手术,它使用物理方法直接损毁肿瘤组织,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开放手术来移除肿瘤。消融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局部治疗来消灭肿瘤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消融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肺部结节、肝脏肿瘤、甲状腺结节等。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射频消融(RFA):使用无线电波产生的热量来破坏肿瘤细胞。
2.微波消融(MWA):利用微波能量产生的热量来消融组织。
3.冷冻消融(Cryotherapy):也称为冷冻手术,使用极低温度冷冻并摧毁病变组织。
4.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使用聚焦的超声波能量产生高温,局部消融组织。
5.酒精消融:将酒精注入肿瘤,利用其脱水和化学作用来破坏细胞。
6.电化学消融:使用电流通过组织产生化学反应,破坏病变细胞。
决定好了要做这个手术,我们又要去找一个做消融手术经验丰富的医院和医生。
关键时刻还得靠朋友的力量,我有个同学刚好在省城十多年。当她知道我的需求后,也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帮我们找到了一位做热消融手术的老专家。我们见到专家后,给他看了病史以及最新的检查报告,主要给他详细看了左肺下叶那个在增长的结节。医生看得很仔细,然后告诉我们说,我们这个结节是1cm左右,3cm以内的结节,可以使用消融技术治疗 ,并且消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医疗成本低等优点。
可以做的话,我们也没多迟疑,就直接预约床位办住院了,选择的是RFA热消融。虽说是个微创手术,但毕竟也是在肺部动刀子,怎么说也得告知公婆,他们也有知情权。免得有万一的话,他们必定全怪我。
果然,得知要在肺部穿个孔,老人家硬是百般不同意,执意让我们回家抓点中药吃吃。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跟他们讲了一晚上,说明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万一结节变大了或者是恶性的,等到时想治都没办法了。并且,消融手术只是个微创手术,根本不会对肺部造成多大的伤害的。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了。其实我理解他们的担忧,我也同样担忧,但我更怕病情恶化,所以愿意试一下。
经过老人的同意,我们就如约入院进行消融术,因为是专家亲自做的手术,所以我们也挺放心的。我们是星期二做的手术,没想到的是,术后却一直发烧,星期五做过一次CT检查,发现手术点并没有异常。医生觉得是手术伤口在恢复,热消融恢复要吸收热,才导致发烧。
我们是相信医生的,也希望真的只是伤口再恢复才导致的发烧。星期六下午有次上卫生间,老公突然伤口疼到要岔气晕倒,当时冷汗直冒,脸色也突然煞白,样子非常吓人。后来又反复烧了几天,我们就觉得很不对劲。于是医生马上再安排我们做一次CT检查,说如果肺部没问题,发低烧也是正常现象,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
可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结果重新检查一下发现肺部有积液,是积液炎症才导致的反复发烧。估计是差点晕倒那时起开始有积液了吧!不管怎么样,问题找到了,就有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