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小助手
科研总是太无聊,文献天书亦乏味,实验也不要不要,paper之路总遥遥。科研小助手旨在解救广大同胞于此困扰。我们会每天分享实验心得,传递最新科研资讯,解读各类专业文献,总结各类科研方法与思路,希望我们能成为各位给力的科研小助手,科研助动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社会学理论大缸  ·  芝加哥大学教授:3种方法快速读懂学术文献! ·  昨天  
研之成理  ·  刘艳艳、李保军教授/Journal of ... ·  2 天前  
社会学研究杂志  ·  作者手记|迈向可理解的创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小助手

全网围观!中科院博士求购网友“长菌苹果”,网友:这不妥妥的SCI吗!

科研小助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07-13 23:29

正文

文募格学术整理自九派新闻、光明网、微博等。


我说你们民间“养菌圣手”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养一个成啊。


近日,浙江德清县的邓女士,家里一只苹果长出了“白色蘑菇”,她拍了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获得近3万点赞量,还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许容聚的私信, 求购这只苹果做研究。



更是登上热搜,全网围观苹果长出菌丝的后续....


不少网友留言区评论,与即将诞生的SCI合影留念 。要是真发表了论文,这都是见证者~


这株菌株非常强壮


其实邓女士的这颗苹果纯粹属于野蛮生长类型,这颗苹果并未放置在特殊环境内,刚开始是放在工作室的茶水间,后来自己将苹果带回了家,因为德清县下了近一个月的雨,没想到遗忘多日后,苹果居然神奇地长出蘑菇。



在大家关心究竟是苹果会有蘑菇味,还是蘑菇会有苹果味的时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立即联系表示: “求购买,想用于研究”。


7月10日,九派新闻联系到该实验室收到苹果的许容聚博士。许容聚介绍,这颗苹果上长的蘑菇实际上是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白参)。它是一种全球广泛分布的担子菌,一般是腐生真菌(喜欢长在腐烂的木头上),也有研究称可以侵染植物,感染人体或动物。


这颗苹果上为什么会长出白参?许容聚解释,初步推测是苹果在自然环境或储存过程中,有白参的孢子落在上面。由于苹果有伤口,裂褶菌孢子首先侵染苹果的果柄,随后向下逐渐扩散到果核,当温度湿度都达到适合裂褶菌生长的条件时,子实体便从苹果顶部长出来。


被切开的苹果内部。图源:受访者提供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白参首先侵染了苹果树,然后扩散到苹果果实中。2016年突尼斯就报道过裂褶菌能够引起苹果木腐病,1970年也有外国学者做过实验,把裂褶菌菌丝接种到苹果上面,且成功长出了子实体。此前也有桃子上长裂褶菌的报道。”许容聚说。


对于网友所好奇的这株长在苹果上的白参究竟是什么味道,他回应称, 自己已尝过,没有特殊味道。 一般来说菌子的口味确实会受到它生长基质的影响,但更多还是源自于蘑菇本身的氨基酸或其他化学物质。“其实市场上人工种植的白参也挺好吃的,就是质地有点偏硬。”


至于网友们关心的是否能真的种出带有苹果味的白参,许容聚告诉九派新闻,除非能确定白参菌丝可以完全靠苹果的果肉生长,否则他认为可能性不大,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全网围观“菌菌”后续


许博士目前已经开始接种菌丝,现在白参菌丝长势喜人,随后将进一步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预计很快就能进入栽培实验阶段。


苹果中接种的菌丝。图/受访者提供


因为关注“苹果蘑菇”的网友很多,许博士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也开始分享菌菌成长日志。




不少网友前排与即将诞生的SCI合影留念。



不过,许容聚表示,具体能否发表论文,现在还无法答复,目前一切仍在试验阶段,还需要时间。不过如果真的发表了,研发出苹果味白参,肯定会在致谢中加上那位博主的名字,也会让大家尝尝它的味道。


养菌圣手在民间


我就说上网能学到新知识,许博士发现这颗“蘑菇苹果”,纯粹是因为自己经常在网上搜索蘑菇相关,如果有人提问就顺手做个科普回答。


这有的菌菌,它除了实验室不长,在哪它都茁壮生长。




这是多少研究生梦寐以求的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