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
【世界说】
联合
【后浪出版公司】
,为过去一周的留言被选为“优秀评论”的读者送出
《波兰史》
这本书。
在一般人眼中,波兰这个国家似乎总是笼罩着一层悲剧色彩。无论是肖邦的《波兰永不亡》还是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家》,都给人们心中留下了凄怆悲惨的印象。就波兰历史而言,三次惨遭瓜分的经历与纳粹德国侵略者的残酷暴政也为这个国家蒙上了“失败者”的色彩。但事实上,波兰这个国家也有着伟大的过往与充满希望的现在。本书就从梅什科一世开创波兰王国起,讲述了波兰这个国家一千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
波兰裔英国历史作家亚当·扎莫伊斯基以生动和充满激情的方式铺展开这部历史画卷,分析讲解波兰历史中的诸多史实,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国际背景之中来讨论。之后,作者走入当代,为读者展示了在波兰人民历尽艰辛重获独立与统一之后,又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过程中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作者:
亚当·扎莫伊斯基
波兰裔英国历史学家与作家。曾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女王学院,于1974年获得荣誉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欧洲历史与文化,著有《肖邦传》《莫斯科1812》《华沙1920》等书。
译者:
郭大成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师,现从事科研项目管理工作。
可读性极强。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颇有价值,令人大开眼界。
——《独立报》
新颖、独特且精彩易读……对于那些对波兰一无所知的读者来说是完美的入门读物,而对于那些自以为深知波兰的读者来说,本书也能够引起一些有益的思索。
——安妮·爱普尔博姆(著有《旁观者》)
一部跌宕起伏、震撼人心的波兰历史……想要驾驭波兰独特非凡的发展轨迹,作者需要既保证可读性,又不乏学术笔触。扎莫伊斯基完美地达成了这两点要求。
——《每日电讯报》
多少国家因为限制外资,从繁荣走向衰败,世界是开放的,是合作的。外资进入可以带来新的技术,对国内产业升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刺激。担心信息安全可以立法来规范,而不是简单的限制。
——Neji H Law
卢旺达虽然是欠发达的国家,但是在环保领域一点也不马虎。禁止塑料袋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政府真抓实干,如果每一项政策都能这样制定好后,认真落实,对于这个国家,就像推文末尾说的“让人们看到向善向上的希望”。
——Robert Gar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