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Way
“科way”是专注于科技创新的官方媒体平台。链接最新的双创政策与最深的科创思潮,推送最值得关注的科技科普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黄仁勋首次公开谈DeepSeek##黄仁 ... ·  3 天前  
IT之家  ·  你家里敢装摄像头? ·  3 天前  
微软科技  ·  🚀 Back to the Future: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谁是AI竞赛新王#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Way

我在双创周看了一场科幻展

科Way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9-19 11:05

正文

文字 | 刘禹 美编 | 毛毛大徒弟

9月15日,2017双创活动周在上海杨浦的长阳创谷开幕。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小编在会场主题展示区域看了一场车展!



这辆是万向集团旗下的Karma公司推出的一款全新电动跑车。



这款闪瞎眼的国产电动跑车,则是长城华冠推出的前途K50。



至于这两款,虽比不上前面两款豪华,但一样吸人眼球,分别是OFO推出的凤凰怀旧款单车和“肌肉车”。



至于这一款,就更厉害了!因为它是两!轮!电动汽车!


两个轮子的一定是单车?汽车必须得四个轮子?北京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用事实证明,两个轮子的电动汽车,也能跑得飞起!


两个轮子的电动汽车,绝不是电动自行车加汽车外壳的“辣眼睛”组合,而是极具科技感的“黑科技”。这款两轮汽车不但外观酷炫,而且相比普通汽车更加节能、轻便,占地还小。


两轮汽车通过力矩陀螺和平衡系统保持稳定。直行、转弯、加速,想让两轮汽车跑起来,绝不是件轻松的事儿。它的平衡设计算法、电气、机械等多个学科,是现有高精尖科技的整合。


凌云智能经过近3年研发,使得两轮汽车逐渐从概念成为现实,并接近试量产。据介绍,两轮汽车将融入和整合自动驾驶、车联网应用以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造未来出行“神器”。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展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显然,新能源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但不只是汽车,双创周展览区域一共数百件展品,上至卫星、飞机,下至汽车、轮船,几乎涵盖各个领域,令人眼花缭乱。曾经那些在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场景,如今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指明了人类未来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未来的生活什么样?从双创周可以略窥一二。未来,已来!


未来的伤口处理:

“胶水”一涂,当天就可洗澡


术后缝针,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件可怕的事儿。像蜈蚣一样的伤疤不但有伤美观,而且伤口还容易开裂、感染。


而强生推出的一款猪皮纤维粘合剂,则完全颠覆了缝针这一伤口处理方式。


强生推出的一款伤口粘合剂


患者手术后,就像做手工课上涂胶水一样,只需将这种粘合剂往伤口轻轻一涂,蛋白纤维就能将人体组织“粘合”在一起,而且不需再进行任何处理。更神奇的是,就算是剖腹产这样的伤口,使用后当天晚上就能洗澡。


这种粘合剂的神奇之处在于,不但可以有效避免缝针带来的伤口开裂、感染,而且愈合后疤痕也会淡很多。据介绍,这种粘合剂的纤维蛋白是从猪的身体提取出的,相对于神奇的效果,它的成本并不算“天价”,普通人也可以承担。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科幻小说里才有的“神奇胶水”,已经成为现实。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国内不少医院都已经开始推广这款伤口粘合剂。


未来的摄像监控:

前方遮挡也能无处遁形


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犯罪嫌疑人为了躲避摄像头监控,往往会利用前方遮挡物来隐藏自己。


然而,不久后,这样的小伎俩将不再管用。


来自上海科技大学的虞晶怡教授团队和公安系统合作,将智能光场技术应用到了刑侦领域。光场技术模拟人眼,是介于建模和计算机渲染之间的技术。在光场技术构建的场景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距离观察事物。


现场演示利用智能光场技术捕捉遮挡物后面的人脸


在机场、地铁站等人流量巨大的区域,传统的单个摄像头升级为多个智能摄像头,当可疑分子利用遮挡物从摄像头前走过时,摄像头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监控,再通过算法处理,还原遮挡物背后可疑分子的真实面貌。再通过和数据库比对,匹配概率高达90%以上。


目前,这一技术正在研发阶段,预计下半年将在机场进行试点,可疑分子将无处遁形!


未来手机屏幕:

柔性可弯曲


早饭时间,主人公拿出一块方帕大小的屏幕,边享用早餐边浏览新闻。结束后,再像折方帕一样优雅地将屏幕折起起来,放进衬衫口袋。


这样的电影情节是否曾让你艳羡不已?如今,不必再羡慕,可弯曲的屏幕即将出现!


超薄玻璃像塑料板一样可弯曲


由凯胜集团研发的0.15毫米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和0.1毫米液晶显示玻璃基板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玻璃。摸在手里完全感觉不到玻璃的脆性和坚硬,反而像塑料薄膜一样,可以随意弯曲,使得下一步曲面显示、可穿戴设备的研制成为可能。超薄玻璃的研制,实现了我国浮法玻璃由传统领域向电子信息显示领域的完美跨越,打破了国外对电子信息显示行业上游关键原材料的长期垄断。


0.15毫米及以下玻璃的问世,刷新了中国超薄电子玻璃薄型化的生产记录,实现了“超薄”到“极薄”的跨越,使凯盛集团成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0.1毫米至1.1毫米全系列品种超薄信息显示玻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该成果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未来的地铁车窗:

显示报站信息


许多好莱坞大片里有一种透明的显示玻璃,人们用手指在玻璃上点击滑动、获取信息。


2011年,魔显团队的几名成员在美国留学时的一场聚会上提出了这个想法。6年后,这种有“魔力”的显示玻璃不但成功做了出来,还登上了2017双创周启动仪式的舞台。伴随着倒计时,张高丽副总理和创新创业者代表将手掌按在“魔显”玻璃上,它们随即呈现出绚丽的影像。



“魔显”玻璃使用的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据介绍,他们把多种新型纳米粒子做表面改性后,按一定配方比例进行化合,并做进了玻璃、亚克力材料和光学薄膜中。通过特殊光源的激发,能呈现出各种色彩,表现出亮丽、清晰的影像。


由于显示材料是全透明的,能透射现实世界的影像,所以虚拟影像和现实影像就叠加在一起,产生了类似裸眼AR的效果,似真亦幻,十分神奇。


目前,“魔显”玻璃已经和上海轨交系统供应商合作,尝试把地铁车窗替换成这种玻璃,使得车窗能显示站点、公益和商业等信息。


未来裁缝:

5秒测体+2小时快速定制


看了上海纺织展出的智能化成衣系统,小编不由地感慨:不管是接地气的民间裁缝,还是走高端定制化路线的裁缝,总之,在这套系统面前都得事业。


站在机器上,5秒自动扫描并得出身体参数,30秒将数据传输到制衣厂,2小时完成成衣定制。采用智能打版、智能裁剪、智能吊挂等现代工艺,实现柔性化生产模式,一人一版,一人一款,再也不怕撞衫了!


▲观众正在体验智能化成衣系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