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词天地
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诗词天地,中国最大的古典诗词、诗歌分享平台,覆盖2000000用户!读诗、写诗、交友尽在诗词天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诗词天地

最全的元宵习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诗词天地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2-11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元宵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 上元节、元夜、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 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


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 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 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又有一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3、迎紫姑


在古时,正月十五迎紫姑是民间重要的习俗。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等,是民间传说中的厕神。


传说紫姑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婢妾,因不堪主妇虐待,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天帝悯之,命为厕神。


百姓同情紫姑的遭遇,故在她的忌日(即正月十五)扎其像身迎之祭之。



4、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


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5、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6、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7、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8、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9、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10、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元宵风水禁忌


1、民俗认为此日是天宫大帝的诞辰日, 应以喜庆为主。 元宵节当日,夫妻之间绝不能闹矛盾,也尽量避免孩子哭闹,以免给家庭带来霉气。


2、元宵节是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 再繁忙的人这一天也一定要休息, 避免劳作工具损坏,带来霉运和财运损失和不利的事情发生。



3、元宵节当日避免看医生, 避免到荒郊野外、坟地、古陵等阴气和晦气较重的场所。 身体弱、运气差的人士更应加以防范,以免沾染晦气上身。


4、元宵节当日若丢失财物,那么则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钱袋,一整年很难抓住机遇。 因而,应特别注意防范财物遗失。



5、 元宵节当日,最好不要借钱给人, 否则,今年他人容易将你的运气借走。


6、 元宵节当日,米缸、面缸不要见底, 因为古有断炊堪虞之说。



7、 元宵节当日,应注意衣服不要弄破。 否则,容易一年破败倒霉。


8、 元宵节当日,切忌不要杀生、见血。 否则,今年易引发破财及病灾、伤灾。



9、 元宵节当日,应避免说脏话、爆粗口。 否则,今年易祸从口出、不经意说错话而带来祸事侵身。


10、 元宵节当日,应避免洗头、剪发。 因为“发”如同发财的发,而在此日洗发、剪发,易将财富洗之一空,一年存不下积蓄。


看精彩文章,回复题目前面的数字:

  1. 唯美朗诵 | 仓央嘉措《问佛》

  2. 毛泽东最著名的30句话,句句经典

  3. 这一年,感谢有你

  4. 同学赞,送给老同学,看哭众人

  5. 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命运

  6. 最有味道的《红楼梦》诗曲,谁解其中味?

  7. 雪的24种别称,简直美醉了

  8. 圈套(深度好文)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诗词君精选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