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iny4Voice
一天一条来自 Tinyfool 的语音鸡汤,暖胃暖心,让我们一起在漫漫长夜里面默默前行,在死之前,没有终点,不会停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酷玩实验室  ·  缺爱的年轻人,涌入ChatGPT ·  16 小时前  
题材挖掘君  ·  DeepSeek,最新核心标的+延伸方向(精 ... ·  2 天前  
题材挖掘君  ·  DeepSeek,最新核心标的+延伸方向(精 ... ·  2 天前  
闽南日报  ·  突发!松下电器将解散 ·  2 天前  
云南警方  ·  紧急提醒!快自查你的手机! ·  3 天前  
云南警方  ·  紧急提醒!快自查你的手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iny4Voice

基建狂魔,世界工厂,为什么食品安全和卫生巾、日用品的质量都做不好?

Tiny4Voice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2-09 12:01

正文

一、卫生巾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都存在安全隐患

我相信大家对最近的新闻都有所耳闻。前些日子刚出现的报道中显示,国内许多卫生巾品牌在质量上存在各种问题,包括原料、尺寸以及安全标准等。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因为卫生巾并不是一个完全廉价或低端的产品。虽然市场上既有便宜的款式,也有价格较高的高端产品,但如果很多产品都出现质量问题,这就非常夸张了。

我跟人聊天时,有人提到这个新闻。有个男的就说:“我又不是女人,卫生巾的事我也不懂,也不太关心。”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听到就狠狠批评了他,作为男性,可能难以真正理解女性对卫生巾这种必需品的需求和感受。但是人应该有同理心。

男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也需要吃饭,卫生巾问题躲过去了,食品安全可以躲过去么?

前段时间,油罐车混装食用油和工业油的新闻,刚刚平息。不断的,各类食品安全隐患的新闻都会进入我们的视野。自助餐里可能被下药,防止你多吃。某饭馆里则提前下药,防止客人闹肚子。还有各种来路不明、味道古怪却便宜的肉类,这些都不是什么新鲜事。还有多年前就引发热议的地沟油。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在另一类新闻里听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已经造出了几艘航母、我们的航母又有技术突破,我们的某种战斗机在珠海航展上大放异彩。我们还被称为世界工厂,全球随处可见“中国制造”,虽然贸易战不断,但我们的出口和贸易顺差却又创新高。

这些新闻拼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图景。

二、如何理解矛盾的信息

我一直试图理解这个世界。老实说,这几年我收到的信息五花八门,有时也很迷茫,需要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会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国家?

一方面,我们有很多棘手的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我们又能在贵州、云南的大山间建造世界级的大桥,在港珠澳间架起宏伟的跨海大桥。一边我们可能吃到有问题的肉,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地铁网络不断扩张,让出行更加便捷。这些信息中充满矛盾:疫情后中国经济到底是向好还是向坏?有的人发现有的商场门可罗雀、半废弃状态;可在另一些地方,周末餐厅依然座无虚席。

这让人困惑:经济究竟是蒸蒸日上还是衰落?我做这个视频部分原因是因为最近卫生巾、食品安全问题集中爆发,促使我开始反思这些现象。我也开始反思我们的基建、世界工厂地位和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以及大量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尽管中美在打贸易战,但外国人仍大批量地使用中国产品。这背后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这些矛盾背后的核心何在?

经过反复思考,我得出了两个比较大的结论。

三、分配结构是内需不足的根源

第一个结论是:我们的分配结构存在严重问题。这是有数据支撑的,绝非空穴来风。国家的GDP是由人民创造的,但GDP在劳动者与消费者、建设与管理之间究竟如何分配?这个比例直接影响到每个人。

当分配失衡,人们拿到手中的钱少,消费就不足。内需不足的根源往往不是老百姓“不想消费”,而是“没能力消费”。人的消费欲望是无止境的,但若收入低、生活压力大,就只能选择更廉价更低质的产品。当社会分配更多地倾向基建、军事、政府管理,而不是人民的收入与福利,老百姓自然无法支撑起更高层次的消费。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工资只有3000元,那么日常消费必然捉襟见肘。不管政府投资了多少基建项目,如果普通人手里没有足够的钱,他们就只能去购买便宜的食品、便宜的生活用品,自然也无法对这些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从经济刺激政策来看看分配问题就更直观。一些国家在危机时发放消费券,直接给老百姓钱,促进内需。而在中国,过去的做法往往是投入基建,如“四万亿”计划把钱投进房地产,结果形成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分配的导向决定了民众的处境,也决定了他们无法轻松升级消费水平。这就是导致许多劣质产品仍有市场的深层原因。

四、监管缺失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第二个结论是监管缺失。谈到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我们总会提及监管不力。可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监管问题本质上也是“钱”的问题。如果政府把大量税收投入到昂贵的航母、基建、补贴特定产业,而没有为食品安全部门提供足够的检测设备、人员编制和技术培训,那么监管自然难以落实。

同理,如果没有充足的预算来提高市场抽检频率、引入更先进的检测仪器或雇佣更多合格监管人员,食品和日用品质量很难上去。假设政府清廉无比,但资源有限,无法在所有领域都做到面面俱到。当资源向特定产业倾斜时,其他环节就可能乏人问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酷玩实验室  ·  缺爱的年轻人,涌入ChatGPT
16 小时前
闽南日报  ·  突发!松下电器将解散
2 天前
云南警方  ·  紧急提醒!快自查你的手机!
3 天前
云南警方  ·  紧急提醒!快自查你的手机!
3 天前
韶大lens视觉杂志  ·  和你的目光相遇,我只好束手就擒
7 年前
结构化金融  ·  房地产融资形势分析与融资方法大全
7 年前
MOOC  ·  诗人颜值简史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