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 多年前“大眼萌娃”的皇家宴会是什么样子的?
考古学家在《易经》中找到了答案:在农耕文化中,按时播种和收割非常重要,古人通过观察候鸟的迁徙来寻找季节变化的规律,掌握耕种时间。
在商朝人的心目中,鸟类的地位无与伦比。“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意思是因为玄鸟的降临,从而诞生了商朝。作者带领我们从红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中寻找到了答案。
小小一只玉凤,串联起历史、语文、地理、政治、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知识,让这看似平平无奇的文物变得生动、有趣,在人脑海中留下深刻、立体的印象。
当我听到流传千古的古琴“爱情神曲”《凤求凰》时,当我走过浙江良渚文化遗址时,跟鸟、凤凰、玉凤相关的信息便浮现在眼前。
上面是我在翻看最近的新书时发现的,这套书的名字叫《走!去博物馆学历史》,一共两册,分为“中国国宝篇”和“世界国宝篇”。这套书很生动地展示了怎么通过博物馆文物关联历史、地理、政治等知识,可以带孩子发现文物的有趣。
世界上的奇趣珍宝
五千年的好玩历史
20件主文物+200多件补充文物
非看不可的世界奇趣文物
《走!去博物馆学历史》站在孩子的视角,选取了中国和世界共13个著名博物馆的20件主文物。它们中有阿契美尼德的神兽格里芬,有我国古代的神兽龙凤;有古埃及的鹰,也有我国镇守金库的神秘豹子……都是小朋友感兴趣的形象,在博物馆里也有一座小小的“动物城”。
除了这些动物类文物,还有大英博物馆的古罗马浮雕和古希腊王冠、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图坦卡蒙月亮船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花鸟铜镜、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从商周到汉朝再到唐朝,纵贯历史;横跨亚洲、非洲、欧洲,放眼全球。
另外书中还有200+件补充文物丰富阅读,拓宽眼界。
是国内一流教育团队精心编撰
从中国到世界
横贯各国,博古通今
这套书由国际珠宝历史与传承研究院院长、考古文博专家史永老师,带领专业博物馆教育课程研发团队精心编撰。耗时两年,从文到图细致打磨,精选国内外65家博物馆的众多文物。
图书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国检教育数十位专家审订,如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珠宝首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晓红、国检教育校长徐军等。原稿经过数十次修改,最终将专业的知识、引人入胜的故事、精美的高清图片呈现给大家。
这套书获得了如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葛承雍、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力加、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段志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张凡等10位来自历史学界、教育界、美育界大咖的认可和推荐。
甚至参与修复国之重器司母戊鼎的马燕如老师评价这套书时说:“……不仅颇具匠心的择物叙事,以其精细的解说让读者对历史有了更感性的认知。”
活泼的语言,趣味的故事
把文物讲得引人入胜
有故事的博物馆珍宝、文物不再严肃乏味,历史也不再是大道理,变得非常有意思。两册各精选中国、世界10个国宝,选取有动物元素、色彩鲜明、造型独特或故事有趣的国宝,通过故事引导孩子对历史产生兴趣。
两册书包含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中国古代等多方面文化内容,让孩子们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放眼世界,对世界历史进行启蒙认知。
【妇好还是一位品味非凡的大收藏家。在她的墓中一共出土了 755 件玉器,在这些玉器中,有许多小巧可爱的玉雕小动物,简直可以组成一个“动物园”。】
【除了在奥运会上,古希腊人还会在很多场合佩戴冠冕,这种用大自然的植物制作的饰品在古希腊非常流行。如果放在现在,它应该可以登上时尚杂志了吧。】
从文物出发
了解世界大历史、大文科知识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代……都是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好玩有趣且专业的历史文化知识,没有枯燥的知识点讲解,用故事的形式串联国宝中的细节,带你从文物整体认知,到具体细节观察。从文物看历史,让专家们带你走进文物所诠释的那个文明,身临其境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在三千多年前,一脸稚嫩的图坦卡蒙登上了法老的宝座,那时他还不到十岁。如果在今天,他应该在学校里学着 ABC,做着数学题,背着古诗文,然而小图坦卡蒙却要肩负起治理一个国家的重担,并且他还要处理前任法老埃赫那顿留下的“烂摊子”。】
跨文化、跨学科融合讲解,多角度理解文化内涵。除了上文讲过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妇好玉凤,咱们再来看看大英博物馆中的黄金臂环。
说到历史上的超级大国,你首先会想到哪个呢?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波斯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就崛起成为超级大国!那时候,罗马帝国还没诞生,中国还处于春秋时期的纷乱之中。
格里芬,它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可是超级明星,艺术家们都特别喜欢以格里芬为原型创造艺术品,而且它在很多国家都拥有大量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