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是一个经济周期,也是基金的退出周期。
每逢退出季,都会有一批新基金随之涌现,新基金一定会带来与之前模式有所区别的基金产品。
投资行业本身也在不断“迭代”。
从时间维度来看:2001年称之为 VC1.0,2008年为VC2.0,2015是 VC3.0 时代。
从投资方向来看:VC1.0 投传统行业和 PC 互联网;VC2.0 投移动互联网; VC3.0 投互联网+垂直领域。
从基金风格来看: VC1.0 谁有钱谁是“爸爸”,市场上基本都是美元基金;VC2.0 人民币基金逐渐拥有一席之地;而在 VC3.0,基金的竞争力体现在是否能提供钱之外的价值。
诞生于2015年,专注教育垂直领域投资,且以资本和资源赋能创业者的蓝象资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VC3.0 基金。
到了 VC3.0 时代,我认为一家基金必须要创造钱之外的价值。
VC1.0 时代,美元基金有稀缺性,钱是核心竞争力。VC2.0 时代,投资机构不仅要有人民币、要有美元、还要懂移动互联网。到了今天,满足前面这些条件的前提下,投资机构还要懂产业、要能提供相当比重的投后服务。蓝象资本是产品型投资机构,用蓝象营把顾问资源有效整合,打包做成产品,用产品为早期教育创业者创造钱之外的价值。
第一点,我们深度做投后。
蓝象把投后环节做的很重,从找合伙人、定战略、补人才、找投资,做的是“一条龙”服务。在蓝象营,顾问可以为早期教育创业者提供建议,避免他们掉坑。在3个月的加速期内,蓝象通过迭代会、私董会等产品帮助创业者进行战略梳理、产品设计、运营升级、渠道对接等深度辅导;蓝象 Demo Day 将为教育创业者集体、高效对接150家关注教育领域的投资人,快速完成再融资。
第二点,我们也是内容输出方。
蓝象率先在行业里公开行研报告,我们的报告涉及了相当多的教育细分领域:教育科技、国际教育、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营地教育、教育+小程序、投融资趋势等等。这些行研吸引了资本、科技、政府、国际等领域对于教育行业的关注。我们认为,开放认知,帮助行业进步,才会带来更好的人才、更优质的资源。
第三点,我们与媒体深度合作。
蓝象十分重视品牌,我们几乎和所有的科技媒体在教育板块都已建立合作。蓝象希望把我们对教育行业的观察和对创业的认知辐射到更多的人群,让更多的教育创业者找到我们。同时,蓝象也投资了很多教育媒体,希望通过这些平台,帮助教育创业者们获得更多的发声机会。
作为 VC3.0 时代的一家基金,我们会坚持为教育创业者赋能,创造钱之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