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鲁柏祥博士
企业让企业家去经营,让我来帮助企业家好梦成真——鲁柏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去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 下降约20.5% ·  23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过年去巴厘岛一趟,踩了一堆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鲁柏祥博士

鲁班学苑︱姚文俊:安能辨我是雌雄?

鲁柏祥博士  · 公众号  ·  · 2018-06-24 06:28

正文

佛法无边,也融合了我们中国文化。大雄,不是我们字面理解的意思,不是物理的大小,也不是属性的雄雌,是彻底地突破自我,彻底地战胜自我,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过程!

大雄,是佛的境界,我们自己有成佛的愿望,因为越学习越感觉我们离佛越远,因为以前对佛的了解太浅薄,越深了解越觉得需要学习更多,越需要修心修身修行:访佛——在学习中自我突破,仿佛——学习领会佛法,学佛——学习佛的修行修为,成佛——愿我们能真正突破自我,行佛——做到自觉觉他,自度度人,能真正觉悟。

大雄,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做人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努力修行,也是自我批判,自我颠覆,逐步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能超越自我,为人处世就能利他而淡然开心。

鲁老师以前的课也讲到思考的价值,那也就是自我的碰撞,自我的反思与突破——我们不要做知识的容器,要在自我思辩中修炼自己,拷问自己,乃至折磨自己,折腾自己,让自己产生新思维新思想,这是一个改变自我的过程,也是走向大雄的一个过程。往往经历人生的苦难才能创造这样的机会,如果人生的每件事,不管快乐的还是痛苦的,不管是顺利还是困难,我们都能思考碰撞,自我反思,那我们进步速度就快了,离“大雄”也就越来越近!

人生有雄和雌两个面。雄的人生,把成功和失败、困难皆看做内因,找自己的优劣 -- 这是自我突破的过程。雌的人生,把成功归于自己,把失败和困难归于外在,似乎所有不好的事儿都是别人造成的 -- 这是自我束缚的过程。想想自己,我发现,这两者我都有,很多时候都不愿意承认错误。遇到困难就说服自己:“不是我的错,我已经做到很好了。”其实这是在找理由原谅自己。

人是用来修的,众生是来求的,求之不得而生苦——我想我自己的很多苦和郁闷,难过和焦虑,是来自于贪,来自于求,也来自恐惧——怕输不起,怕错不起,错了就怪罪于外因。很多时候,我本身就是一个“雌”的样子,就是一个雌雄同体的“我”,如此以往,事业何谈突破,生活何谈幸福?

回想过去,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困难,不自觉归咎于外因。不喜欢别人质疑自己,不喜欢别人违背自己的意愿,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做出判断。就像生活中偶尔发生的一些事儿,不开车走路的时候,总觉得别人开车不让行特别没素质,偶尔心里还会暗暗骂几句;自己开车的时候,总觉得走路的走得慢吞吞,不考虑开车人的感受,偶尔心里也会暗暗骂几句。这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

我想自己的这些问题自己清楚,只是自己不肯承认,或者久了就自觉屏蔽了,这在内心蒙上了一层雾霾,很多苦也正是这本来清楚却不想清楚的纠结造成的。

还有,无论生活还是事业,我都不可免俗要去对比,羡慕别人更大的成功,羡慕别人更多的快乐,羡慕别人更高的逼格,会用别人的卓越对比自己的羸弱。这有时让自己过得很累,很焦灼。细细想来,我往往只看到了别人风光的一面,忽视了成功、快乐背后的付出和与众不同,有时还忘记了单纯的欣赏。这就让自己失落、彷徨,或许还会嫉妒。想想自己多么渺小和无知!

所有成功的人,一定是付出了别人没有付出的努力,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的困难,可能还有别人没有遭遇的苦痛,还有别人不能承受的心灵折磨。回报总是因为有付出,比别人优秀总是因为你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你承受了别人没承受的——容他人难容,为他人难为!

人生的每一件事,我都需要从心里去欣赏别人的优秀,去学习别人的独特,去探索别人的成功逻辑,去批判自我的不足,会让自己更有机会超越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超越。

这段时间以来,我也在行事中强制自己反思和思考,也把很多不开心和困难用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感觉生活似乎轻松了很多。有时,从内心去“折腾”自己,当时是痛苦的,一旦想开,轻松也自然而至。我想时间久了,这会打开我新的视角,给我更多意外惊喜——坚持自我批评,自我思考,凡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从内心去找答案,再从外在去分析,去处理,这应该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前些天,我和我一个朋友深入聊了几个小时,因为他借了我的钱做项目,我以前都没有了解过他事业的真实状况。他遇到困难,来找我想办法,我才知道他已经亏了 1500 多万,借我的钱,短时间也不可能归还,当时他一次次说的是,放心放心很快可以还,我发现那都是应付我的。那次沟通中,我发现,他的确有很多问题,战略思维、财务控制、市场了解、团队搭建等,都有很多问题,真正的问题却是他自我认知的问题。他把大部分错误都归于没有好团队,资金不够和市场环境不好,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不足——我想我找到他失败的真正原因,那是他太“雌”了,毫无“雄”心。

前两天,我又找他聊了两次,毫不客气指出他真正的问题,让他思考失败的真正原因,如果不能认知到自我的问题,那接下来会彻底地失败。两次沟通下来,我发现他听进去了,第二次的时候,他拉上合伙人,和我一起,分析自己的问题,也找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也给大家道歉,也在想怎么真正去扬长避短。这是良好的第一步吧,希望我在修行,也带着更多人一起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