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末:
哈喽,我是小河招来的助理末末
小河又犯懒了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好东西
如果问什么和书最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一杯清茶。
对于喝茶而言,杯子无疑是对茶最好的衬托。
如今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功能的多样性和外部的美观,
却往往忘记了器物本质所在。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美到不行的杯子
噔噔噔,可以先看视频感受一下
👇
具体,就是长下面这样
👇
“杯”这个字,里面有一个“木”。在这个玻璃、陶瓷杯子占主流的时代,一个带有木制的杯子,是否能还原“杯”字的本质?
有一个名叫“质造”的团队做了这样一件事,将瓷和木这两种最具中国特色的材料结合起来,制造出一只杯子,取名为“上下杯”。看起来好像很简单的外形,质造却为此付出了3年。
3年的时间,小树苗能长成一棵大树,小念头能结出满意的果实。而你可能无法想象,一个设计团队,花3年时间只做好了一只杯子。
而你所看到的“上下杯”,看似简单,名气却沉寂在它的质朴之下。这个杯子进驻到了马云的太极禅院,并且还为许多明星和企业家做过定制,姚晨、舒淇、乐嘉都是它的客户,黄磊看到它的时候,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赞叹道“真的好”。
到底是一个怎样有“魅力”的杯子,让众多明星大腕为之“倾倒”?
很难想象打造一款杯子用了3年的时间。
这款上下杯的“主人”叫沈克敏。85后的沈克敏非设计出身,但与许多人一样怀有一个小文艺青年的工匠梦,之前任职的工作使他有机会走入了景德镇。
在中国,没有一个地方像景德镇那样,他看到那儿有太多有意思的老手艺人、年轻陶艺家和陶瓷创作,先辈留下数不尽的宝贵工艺,但这门不性感的手艺越来越被时代埋没。这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2013年7月,质造成立。
2013年9月26号的凌晨2:30,沈克敏兴奋地发了人生第一条朋友圈。
2013年12月,上下杯初稿面世。
但是,这样一款杯子却经历着难以想象的波折。第一代上下杯上市后,由于是用胶水和陶瓷进行粘合,木质受寒冷天气影响开始收缩,木材内部的应力拉断了胶水,有开裂的,有脱落的...
于是在2014年12月31日那天,质造发表公开信,称自己将回归产品本身,所以停售了上下杯。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有时候,停下来比往前走更需要勇气。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沈克敏经过8个月的潜心专研,无数张设计图,无数次讨论、打样、优化,景德镇、云南、杭州三地无数次来回,终于,上下杯重新出发了。上为温润剔透的瓷,下为深沉拙朴的木。上瓷下木,幻化自然。
人们总说匠心精神这个词,而这个上下杯,却是一个匠人匠心精神的体现。
当瓷的圆润遇上木的温暖,便是一场匠心独运的设计。
上下杯的杯身选用景德镇原矿珍稀高白泥,比一般的瓷泥质地更加细腻,成色更加纯净,每一只都由匠人手工修胚,杯壁最薄处仅2.5毫米,再经过1300度高温24小时不间断烧制,瓷器硬度大大增强。
陶瓷和木材是很难被驯服的材料,精密度不容易控制,每次制作都会有偏差,早期木材还有大量开裂变形的特性。现在质造家摆着20几个看起来差不多的上下杯,每次细微的改进,就是一两个月时间,就这样磕磕碰碰走过三年。
现在的上下杯,陶瓷和实木这两种材质以磁石来连接,实现了自由拆分组合的灵活设计。
拆分后的杯托可用来盛放小零食,茶杯用来装水。吃的喝的都有啦,轻松搞定悠闲下午茶。
使用袋泡茶的时候,它能将标签稳稳卡住。
冬天瓷杯暖手,夏天木托防烫。这样的贴心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充分思考。
精选原矿珍稀高白泥,成色纯净。还有各种精心调配的釉料,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颜色。原木部分使用的是与国家级博物馆同一处的木材原料。质造用的是榉木和紫金花梨木。一杯的容量正正好250ml,一天8杯水,正好是成年人一天需要的水量。
质造的奇思不止在磁石相连上,还延续到上下杯的包装上。对杯外盒翻转过来即成一个纸巾盒。一个有情怀的包装盒,是背后创作团队的情怀。
当我们在设计一款杯子的时候,我们在设计什么?
在下单时,备注你想定制的内容(记住,购买的时候备注即可,如果没有备注,杯底就是空白的),就可以定制属于你私人的杯子啦。送人、自用都非常美好。具体详情,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小店详情查看。
长按识别二维码就能进入购买啦
👇
👇点击阅读原文,可选更多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