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消息、作文、专家纪要、调研分享;提高认知及信息差
)
分享市场、行业及公司动态,包括投资策略、行业数据库、专家调研、公司纪要;信息超越
99%
的投资者)微信扫码加入体验)
大家越烈越关注“现在能不能赚到钱”而不是关注远期收益
主持人:
其实去年您给出个人投资或者看大环境的建议,就是去杠杆,今年是不是更印证了这样的趋势?
付鹏:
是的,而且越来越多人开始付诸实践了。用我的话说,谁早知道谁早受益,谁晚认知谁晚受益。
过去几十年高增长年代,大家对于当期现金流真的不是特别 care,总觉得未来能挣到,或者未来能挣回来,甚至包括投资也是这个逻辑。不管你现在挣的好不好,主要想赌你未来十年能从一个小公司变成一个超级大公司,我们其实更愿意看它未来远期收益。
但
我觉得这种偏好,在未来很长时间会慢慢的扭转到第一风险偏好上,就是不用讲未来怎么样,(而是)现在能不能挣到钱。
对于个人来讲,很多人就会变成别去谈未来还有没有发展了,先看看今年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多捞点钱,然后把债务还一还。
这种社会现象或者叫风险偏好的转变会越来越明显,这几年我一直强调这点,但很多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全社会风险偏好下降股市有结构性机会
主持人:最近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提振股市的政策。那您对于提振股市信心,增加 A 股流动性方面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付鹏 :
首先,整个市场现在的大问题到底是不是缺信心?这个话题在过去一年讨论的非常多。因为无论是股市也好,经济也好,我们似乎都把当前的问题归咎为信心。
如果真的是缺乏信心,它就是个短期行为,短期行为过去后,随着信心重新回来,似乎一切会回到正向反馈的路径上去。
我个人从现在的角度观察,这种归因可能会有问题。它会导致政策的决策出现重大的偏颇。
我们现在必须考虑整个社会风险偏好
,无论是在房子上,股票上,还是在经济层面上,包括企业投资、消费等这些层面。刚才聊的所有话题归因到底,
实际上叫风险偏好的下降。
风险偏好的下降归是因为信心吗?我认为并不是。需要把中国的人口结构、年龄结构、财富分配、收入分配等综合因素全考虑进去。我们到了大的自然周期里,风险偏好逐渐下降的时间点了,这跟人口和财富分配是高度吻合的。
年轻人他本来风险偏好就高,但如果手上没有钱,风险偏好自然就低了。年龄大的本来风险偏好就低,如果手上还有大量钱,且没有投资机会,那风险偏好就更低了。
所以这里还有些变量,不是单纯很多老百姓理解的,说钱不去这就去那,理论上叫风险偏好一致性,(风险偏好)没变。但事实并不是,全社会的风险偏好已经变了。所以股票也好,房地产也好,没发现现在的情况都一样吗?
主持人:您个人的风险偏好,也是在降低预期?付鹏:这是毫无疑问的。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通常不会选择从事高风险的活动。那
么,哪些人热衷于搞钱呢?大多数是年轻人。
年轻人为了赚钱会不惜一切,即使知道某些投资带有赌博或博彩性质, 他们也愿意尝试。这正如中国古话所说, “ 初生牛犊不怕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风险偏好自然会降低。
目前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当大量资金和财富集中在逐渐老龄化的人群中时,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水平就会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我过去一年一直强调的观点,但很多人却选择忽视。
人们不愿意面对这一现实,因为一旦接受,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毕竟,人们总是倾向于乐观地看待问题,这种态度本身并没有错。
主持人:我们客观来看,其实 A 股其实还是有那么一个一点点上升空间的。
付鹏:对,它(是)结构性的。比如偏现金类股票、红利类就一直很好,没有下跌甚至还持续地上涨。
主持人:大家现在更多的人可能会去选择投资黄金、国债。
付鹏:其实都是现金。人民币计价黄金就属于特殊类的现金,因为它还要防止人民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