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燕儿的镜头背后
分享摄影旅游以及镜头背后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图虫APP  ·  「2024年度瞬间」揭晓 ·  5 天前  
玩转手机摄影  ·  50图!利用线条拍出高级感! ·  1 周前  
旅拍誌  ·  88 张冬日壁纸,美好得不可思议!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燕儿的镜头背后

【镜头背后】专家解析指导 | 照片会诊室 第二季 第2集

燕儿的镜头背后  · 公众号  · 摄影  · 2017-04-18 11:34

正文



 
 
 




执着的摄影人,手捧相机,心怀梦想,一路追梦。追梦路上,迷茫疑惑,遇到瓶颈无法突破自己?


把困扰发给我们,【镜头背后】专家大师为你会诊,建设性地评析存在问题,圆梦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本期【镜头背后】特邀幽默地称自己键盘水平远超摄影水平的光拾作为点评嘉宾,对入选照片进行详细点评。


照片会诊活动细则



  1. 照片长边大于2000像素并大于1M

  2. 需提供与照片相关的如下信息:


  • 照片名称:

  • 照片的主题是什么?

  • 照片中的主体是什么?

  • 拍摄时大概的环境是怎样的?

  • 您觉得您的照片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 相机:

  • 镜头:

  • 光圈:

  • 快门:

  • ISO:

  • 是否使用滤镜:



照片和文字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注:信息不全或不符合以上要求,将不予选评。


【镜头背后】会详细分析选中来片存在问题并建议解决方案。评析将在【镜头背后】公众号分次刊出,同时回复至投稿人邮箱。


幻城

相机:尼康D610

镜头:适马1224

参数:光圈f4.5,快门1/50s,感光度2500

照片主题:

欲望都市,红尘幻化,人们忘了初心,找不到出口,迷失在自己亲手铸造的城堡。

照片主体:

人与建筑。

拍摄环境:

香港一栋大楼,现场光比很大,刚好一个小朋友经过,似在寻找出口,与出口的标志和箭头遥相呼应。

觉得自己照片的不足:

人太小了点,高光处不知会不会太亮,寻求改善的途径。


光拾点评

好看。请原谅用这么简单粗糙的词形容这张照片,但是这就是我拿到照片的第一印象。大面积冷色调配合点睛的暖黄色;高光和引导线的应用让人的目光一下子就有了方向;高光处人物让画面不空洞;全对称构图是很不错的选择,这是一张好照片,作者在这个环境下做得不错。


借这张照片说一点关于照片主题的看法。作者的主题“欲望都市,红尘幻化,人们忘了初心,找不到出口,迷失在自己亲手铸造的城堡”,坦白讲这个主题和孩童不相匹配,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如果我们想通过一张作品表达像作者所说的有深度的主题,需要做更多的事前准备,甚至摆拍比抓拍是更好的选择。我相信作者在按快门之前是没有想【欲望都市,红尘幻化】这些的,大抵是发现了一处不错的景象,经过等待终于有一位孩童经过,填补了画面高光处的空白,在那一瞬间,这个画面完整了,作者心中一动,便果断按下了快门。


在很多时候,或者至少一些摄影类别例如风光等,其实单纯把“美”或者我最开始说的“好看”作为追求的目标并没有什么不妥。我们看到美景,心生喜悦,记录下来,这样的照片并不比被人赋予一个主题的照片要低等。作者提到“初心”,当照片并没有承载那么多的时候,不妨回归到我们摄影的初心,不必强赋主题,至于看到照片有什么体会或者感悟,就交给观众们吧。


回答作者的高光太亮的问题,解决办法有不少,这个场景最高效的解决办法是适当减一些曝光,后期提亮暗部就好。相信这个方法人人都能想到,但是我们需要培养一种意识,看到好的景色等待合适的人物出现时,就应该把曝光、构图等等能做的工作都做好,这样,适合的人物出现在适合的位置时,我们能很有把握地按下快门。


另外,没必要恐惧高光溢出,是否真要控制高光要看高光部分细节有没有意义,如果是我,甚至可能让高光更溢出一些去凸显人物,高光部分的线条丢失了也就丢失了,无需太在意。


守望

相机:尼康D610

镜头:50 1.8D         

参数:光圈f6.3,快门1/500s,感光度640

照片主题:

苗族老人似在守望着远行未归的儿子,又似在守卫着这座淳朴的世外小城。

照片主体:

苗族老人

拍摄环境:

苗寨的一个角落。

觉得自己照片的不足:

气氛好像不够强,寻求改善的途径。


光拾点评

整体还算舒服的一张照片。缺点是前景略杂乱,人物姿势不够好,画面整体暗淡偏灰,人身上的红腰带过于鲜艳。


针对这张照片说说照片元素的取舍:需要的元素纳入画面,不需要的元素要剔除。


这张图背景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有最上面的云有些突兀。前景的问题相对较多,例如,左侧枝杈凌乱的植物应该剔除的,而右侧树木又没有收全,导致画面显得拥挤而不完整。在取景方面作者还需要更多的考虑。


当然,评论起来简单,实际抓拍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有限,难以面面俱到,而这正是要有意识练习的。经过大量不断地练习与反思,培养一种感觉,让我们在抓起相机的瞬间,甚至之前,就已经把画面规划好。


作者说画面气氛不够,我认为更多的是前期取景上景别有些紧了,太多的元素挤进了画面里,前景满满当当,一下子就没有了“守望、守卫”原应带出的“孤独”感。如果画面更广一些,又少一些杂乱,即使保持现在的曝光与色调也是一张有氛围的照片。


只从后期角度来说,作者把照片调子定得略微平了些,或者说太标准了,导致这张照片给人的感觉很客观,缺乏情感。整体画面定成稍暗的影调没有问题,但是整体对比度不够,高光部分严重缺少像素,导致整体画面不仅暗而且发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氛围。当然作者在增加对比度的同时也要注意阴影部分的提亮,以及一些颜色(例如红色)的处理。


从拍摄参数(光圈 6.3,快门1/500s,ISO640)来看,白天拍摄用这个曝光组合显得奇怪。可以使用更大光圈、更慢快门、更低感光度。虽然拍摄参数不能完全决定一张照片的好坏,但是更合适的曝光组合总是没坏处的,更容易带来更好的成像质量。


乌彩

相机:尼康D750

镜头:Sigma 50 1.4    

参数:光圈f8,快门1/50s,感光度800

照片主题:

乌镇黑色古老,这样一个以黑为名的地方,竟然能够孕育色彩、光线、线条。

照片主体:

悬挂在古镇染坊木架上的绚丽布缎,和夕阳相得益彰,美丽的线条和色彩打动了我。

拍摄环境:

夕阳时,在古镇染坊,以上仰角度拍摄木架和夕阳,一是为了避开路上的游人,二是利用曝光合并表现染布的色彩和夕阳云彩的美丽。

觉得自己照片的不足:

景深堆栈合并边角细节修补还有欠缺,色彩和构图还应商榷,地景有些杂乱。


光拾点评

直接从问题说,问题不少。


成像质量方面,作者使用了景深合成,在小光圈大广角的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HDR的使用不当,照片显得脏兮兮的。HDR可以带来良好的宽容度,但同时也是一门很难精通的技术,合成曝光的时候要求作者对光影和颜色有出色的把握能力。图中这样的使用就不恰当地突出了本不应该突出的细节,导致画面看起来脏。还有,看来作者对照片进行了锐化,但是锐化的半径掌握不恰当,锐化的尺度把握不好,进一步导致画面的脏,还有景物边缘的白边。


建议作者在现阶段直接从原片中找出一张曝光合适的照片进行后期,即使宽容度不如多张合成,也可以得到比现在更好的成像效果。


取景和构图方面,作者提到“美丽的线条和色彩打动了我”,作者的观察很好,但需要在前期取景方面再多斟酌,多尝试不同的角度,例如要表现线条,上方的架子正好是网格状,是不是一个对称的构图会更好,或者采用完全的仰拍也会得到不同的画面;作者使用14-24镜头,这个环境下使用镜头广角端画面会更有冲击力;色彩上,颜色过分杂乱,几种布的颜色、天的颜色、树的颜色等等都堆砌在画面中,应该更有取舍……当然最好是先观察再拍摄,但如果没办法做到考虑周全再取景,就尽量多拍,多尝试尽可能多的角度,后期选片与对比的过程会利于进步。


当我们掌握了一项新的技术,都会想办法应用,这是摄影必经的一个阶段。初始阶段多多练习不是坏事,只是掌握技术的同时,不能只停留在操作层面,还要搞清楚为什么用和什么时候适合用,多看同样技术的优秀作品,提升技术的同时提升审美。当然,这些还不成熟的照片要保存好,待将来整体水平提升再看这些照片,一定能体会到进步的愉悦。


深夜食堂

相机:佳能EOS 6D

镜头:腾龙85 1.8

参数:光圈f4,快门1/160s,感光度100

构思宗旨:

单灯制造光影,快门捕捉撒糖粉的瞬间。

存在的困扰和问题:

只有单灯,是否用两只灯会更好呢?


光拾点评

这张照片体现了作者不错的功力,好看的摆盘,匹配的背景,适当的虚化,恰当的曝光,准确的白平衡,图中具有动感的糖粉参与,舒服的色调……让这幅图成为了一幅准专业的美食摄影作品。


灯光方面我自己本身不在行,就不多说了,就成片来看我认为灯光已经够用。唯一的提示,单灯从来不是问题,加第二盏灯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加,哪些部分需要补光或者强化光影效果等等……单纯追求灯的数量没什么必要。


稍微说下缺点吧,主要集中在构图方面,盘子和手被切掉的位置很难受,这张照片左、右、上三个方向各大一圈会是更好的取景,现在有很不完整的感觉,而且图片整体重心偏上,不够稳定。专业的美食摄影在构图的时候还要多考虑实际图片使用时的后期与排版,现图片构图影响了后期的空间,宁可后期剪裁,也不要前期没有拍全。


还有一些问题,例如手的曝光不足而且有些偏色;盘子及其阴影部分有些死黑;食物上已有的糖粉有些多且不均匀,如果在上一次抖落糖粉时拍摄可能效果会更好;饼的大小排列和摆放不太精致等等……


解决了这些问题,这张本就不错的照片就非常精致了。


暖梅

相机:佳能EOS 5DⅢ

镜头:24-105  

参数:光圈f4,快门1/2500s,感光度400,焦距99mm


这张照片在下午4点左右拍的,特意挑这个时间段,拍背光的梅花,主旨是把人们一贯认为高冷的梅花拍得温暖。


总觉得细看还有些味道,但缺乏第一眼抓取眼球的效果,整体画面曝光和感觉与拍之前的构想基本相符合,但觉得还差些什么,构图上,左上右下两部分不是很和谐,还请指点。


光拾点评

作者的想法很好,对存在的问题认识也很明确,剩下的就是如何提升画面。


关于“整体画面曝光和感觉与拍之前的构想基本相符合,但觉得还差些什么”,我认为差点的是不通透,整体画面平淡。


两点改进建议:


第一, 在adobe camera raw工具中直接增加对比度(这张图还可适当增加曝光并少量增加清晰度),效果立竿见影。


第二,作为额外的期待,如果作者还没有掌握相关后期技术可以先大概了解。把“高冷的梅花拍得温暖”的想法很好,使用了色温作为增加暖调氛围的工具。小幅度的色温调整可以接受,但像作者这样大幅度调整会带来整体的偏色,导致颜色信息的不正确分布与损失。一般我推荐的做法是,在前期拍摄时使用准确的色温,或者RAW格式拍摄后期校准,然后在准确色温的基础上进行氛围的渲染。这样做好处很多,因为准确的色温可以使不同颜色充分分离,画面层次感更为突出(这张图画面整体偏黄,花瓣与背景相融合,缺乏立体感),而且可以有选择地渲染暖色调,例如针对光源或高光部分。


构图上,左上边显得略有些空,但是经过上面的调整会发现由于高光部分的存在,构图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就不用太纠结了。


点评老师简介

 

光拾

一个键盘水平远超摄影水平而无心写段子的风光摄影师。

周末最爱伪装成天文爱好者而睡眠不足。

重度强迫癌,懒入膏肓。

年久失更的图博和公众号:http://mclight.lofter.com

mclightstudio




点击下方链接回顾【镜头背后】往期精彩内容



专家解析指导 | 照片会诊室 第一季 第1集

专家解析指导 | 照片会诊室 第一季 第2集

专家解析指导 | 照片会诊室 第一季 第3集

专家解析指导 | 照片会诊室 第二季 第1集

讲座:光影随行——风光摄影实战技巧

讲座:户外与风光,徒步与摄影

讲座: 欧美风格人像后期处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镜头背后】公众号中

发送“目录”查看


本文由【镜头背后】编辑整理

其它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排版、编辑  |   @落魄的秋风

                               校对  |   @大迷糊 @michelle芳

                               编审  |   @J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