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浪潮工作室
给你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和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一文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  昨天  
武汉本地宝  ·  考生注意!武汉3月普通话测试即将开始报名! ·  2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指标数据体系建设分享 ·  2 天前  
大数据文摘  ·  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 DeepSeek?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浪潮工作室

说真的,考研依然非常有用,而且会更有用

浪潮工作室  · 公众号  ·  · 2024-02-26 12:03

正文

又到了一年一度、紧张刺激的考研初试放榜时间。


今年这场考研非常特殊。在今年,经历了连续八年快速增长的考研人数,出现了首度下降[1]。官方公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上一年减少36万人[1]。


但报名人数的下降并没有改变考研“卷”的事实。首先,研究生总体录取比例大约在35%左右[1],也就是说有大概三分之二的考研人都会名落孙山,拿不到心仪学校的Offer。更何况,部分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报录比”,依旧高得惊人。


而说到考研,这几年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逆向考研”的人变多了。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数据[1],近年来考研报名火热的院校,往往不是名牌大学,而是一些“双非”大学。而考这些大学的学生中,有“双一流”院校背景的本科生越来越多了。


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考研?甚至是逆向考研?


因为不要看人们说什么,而是看人们做什么,因为大学生们在用脚投票,因为大家心里明白,在今天考研依旧有用,而且可能会更有用。



读了研,我才有资格找好工作



说考研有用,最直接的当然是因为它帮人找到“好工作”。


尽管对“好工作”的定义不一,但高校毕业生的共识是这份工作可以带来长期经济回报,包括更高的薪酬、更好的福利和更长远的发展前景[2]。 而在今天,一个研究生学位仍然是取得“好工作”必不可少的敲门砖。


必须要说的是,总体而言研究生的薪水普遍来说会比本科生更高。以湘潭大学公布的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为例[3],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7207元,而硕士的平均月收入则达到了8266元,这就整整有了每个月1000元的差距。


更何况,就现在而言,本科毕业生的增加让本科学历失去了原有的就业红利,“引进高层次人才”、“硕博研究生优先录用”等要求在就业市场已成常态。 想找到高薪工作,硕士是起点[4]。



企业在招聘上提高学历门槛让本科学历失去了原有的就业红利 / 图虫创意


很多年轻人梦想中的工作就是进大厂拿一个50K的高薪Offer,而且江湖上总是流传着互联网公司“不看学历看能力”的说法。但近几年各大厂的校招门槛已经水涨船高,现在是“又看学历又看能力”。想在现在的互联网行业顺利拿到Offer,研究生学历只是起步标准;有些大厂甚至招实习生也要求有大公司的工作经历加持[5]。


除此以外,对于某些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如今拿一个本科学历,很难找到与他们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要就业的话就不得不考虑转行。


比如说,你上大学学的是医学,毕业后想到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当医生,那么硕士学位将会是一个必要的硬性条件[6]。因为在某些医院,本科毕业生只能应聘护理人员[7],其福利待遇更低不说,工作内容也是充满了重复性,很可能也没什么晋升空间可言。


更令你抓狂的是,进入医院后学历越高,评职称越快。这时可能有一个博士学历才能说“够用”。以临床类别主治医师为例,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在“规培”合格后,就能参加中级职称的考试,而他的硕士和本科学历的同事还得上两年的班才能报名[25]。



大厂等就业机会让更多人去提升学历以得到更满意的福利待遇 / 图虫创意


再比如这几年网上热议的材料类专业,虽然它就业范围较广,毕业生不必担心被“全拒德”或者“毕业即失业”,但这就意味着理想的“好工作”可以手到擒来了吗?


事实却残酷得多[8]。


现在的材料专业本科毕业生如果想在建筑材料、陶瓷、化工等传统的材料产业工作,就意味着大概率要远离大城市,也远离了高薪酬、好福利和长远的发展前景。而近些年爆火的新材料领域,虽然符合“好工作”的标准,但是毕业生仅凭一个本科学历,能不能拿到Offer都很难讲。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不论是政府、公共事业单位,还是大小企业的招聘用人,总体上都信赖文凭的通货价值[20]。 这么看下来,硕士学历求职是真的香。


而在所有可以获得硕士学历的选择中,考研读研的性价比高的没边儿。



考研读研,性价比之王



让我们算一笔账,看看选择考研读研要花多少钱。


一般来说,考研有四门功课——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的政治、外语、数学三门,外加一门由各招生单位命题的专业课。复习这些考试的纸质资料每门课大概为150元[9]。如果从学长学姐那买二手的话,价格还会更低。


考研的报名费用各省份有不同的规定,但初试加复试的平均费用都在150元左右[10]。


因此,如果你全程DIY的话,除去交通、住宿和其他生活费用的支出,备考的最低成本可能只有三位数。



在市场上考研资料的价格相对便宜 / 图虫创意


当历经千辛万苦的你终于“上岸”后,等待你的学费和住宿费也并不昂贵。


以复旦大学为例[11],去年全日制硕士的学费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住宿费每年也在2000元以下。学校食堂的饭菜,可能谈不上好吃,但绝对不贵。考研,能让你用极低的成本,获得在上海这座一线城市学习和生活的机会。


而如果选择出国读研,所花费的钱和考研读研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了。


想要出国读研,合格的语言成绩是第一道关。经常考托福雅思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这些考试花费不菲:一次雅思考试就要花2170元[12],而托福考试也只比雅思便宜70元[13]。


虽然不用再给学校交考试费,但是在申请各个项目和学习签证的时候,会有几十到几百不等的以当地货币结算的申请费,而这些钱一般而言是不可返还的。


但在学费和生活费面前,上述这些钱都是小意思。


以留学的热门国家英国为例,按British Council的说法,英硕一年的费用平均需要17109英镑,而在英国一个月的生活费则要大概1300英镑[14]。如果按最保守的英镑比人民币100:900的汇率来算,去英国读一年Master(硕士)折合下来最少也要30万。


相比之下,在国内考研读研,确实性价比极高。


考研读研,能让你花较少的钱,就得到社会的认可。 无论是向上考亦或者向下考,相比于2/3的落榜率,“上岸”的结局标志着竞争的成功。 因此,在他人看来,你依然是个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15]。



出国读研不仅手续繁多并且需要各种申请费和学费等问题 / 图虫创意


而在心理学意义上,考研也是对自己的肯定。对于部分考生而言,考研“上岸”不仅是一个目标,更具有重塑自尊的重要意义,能够让他们弥补内心的遗憾、认可自我的能力,并重新锚定自身的价值[16]。


除此以外,考研还有额外的附赠好处——顺便让家人也满意了。


在现代社会,对于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书依然是为数不多的相对公平的改善家庭状况的一条路;而对于出身较好的人而言,读书又是保住自身优势地位的必要途径[15]。因此,对很多人来说,考研也是对父母教育期望的回应,能让家人满意。


总而言之,最起码,考研读研是处于迷茫期的本科生不会出错的选择。而且这个选择,性价比真的没话说。



感谢这三年,让我缓了口气



在今天,选择考研的原因,还在于它能推迟即将到来的社会竞争,待你“羽翼丰满”后再进入就业市场。


一项针对某大学有考研意向的828名本科生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点——因对未来迷茫而选择考研的比例高达19.38%[17]。 另一项研究也指出,有45.2%的考研人是为了逃避暂时的就业压力[24]。


确实,哪怕经历了四年的学习和寒暑假期的实习,许多本科生对于职业规划仍然处于相当迷茫的状态。时间也是金钱,读研的两三年时间,可以让人再好好思考未来。


如果应届生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就业偏好较为模糊,相比于本科毕业就去找工作,模仿他人去考个研,把就业问题往后推两三年,确实是更容易、成本也更低的办法[16]。



读研期间的学习和沉淀对自己未来就业都有很大帮助 / 图虫创意


首先,相比于强调通识教育的本科阶段,研究生的学分没那么多。


以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为例,一个本科生四年要修的学分有150个左右,而三年的研究生项目的总学分也只有25个[18]。相对少的课时意味着研究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精进学术、发展兴趣和丰富简历。


部分专业的研究生们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来积攒更多实习经历。利用好这些课堂外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提前了解具体的工作、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除此以外,读一个研所带来的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以及学历的提高,可以给予人更多的“文化资本”[19]。换言之,学历的提升能让人面对就业市场更加自信、有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 考研读研能够保留应届生的身份, 让你毕业后在人才市场上能够有比往届生更广泛的求职选择。



努力刷卷子考研之后的同一批人毕业后仍以进体制内为“最终诉求” / 图虫创意


一个应届生身份让你能参加春秋两季的校园招聘。“校招”的岗位通常对工作经验没要求,其他要求也大多宽泛且模糊。但是在社会招聘这条赛道上,不仅竞争对手多,同样的岗位对求职者也会有更严苛的要求。相比而言,应届生身份仍有很大红利。


再比如说,许多拼尽全力刷卷子,每天在图书馆门口排队的考研人,在“上岸”后仍然以“进体制”为最终诉求[21]。而部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招考,也恰恰对应届生身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22],读研保留的应届生身份,在这时就派上了用场,能帮助他们再次“上岸”。


而且,如果你稍不注意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还有可能被当作“人才”,在其他同学还在忙着准备省考国考的时候,被用人单位直接引进[23]。


所以在今天,即使报考人数出现下降,但考研、读研仍然是无人撼动的“性价比”之王。


图片编辑 / 刘林婷

内容编辑 / 林

文献审核 / 早早起



年刚过完,考研成绩出分在即,有的大学生开始操心春招,有的大学生开始看实习了。


然而,现在想找个称心如意,甚至有留用机会的实习,并不容易。简历石沉大海,offer颗粒无收是常态。好不容易找到实习,去了才发现能学点东西的,基本都是做牛做马,工资少的可怜还得爸妈贴钱生活。而轻松一点的实习,可能学不到啥东西,打杂才是自己的主业。


你现在有在实习吗?是否也吃过实习的苦?你觉得实习究竟对自己就业到底有多大帮助?欢迎扫描二维码,和我们分享你的实习经历和对实习的看法!



为感谢读者朋友们抽出精力填写问卷,在问卷停止回收后,我们将抽取 5 位读者,每人奖励 100 元。


请在问卷开头填写您的联系邮箱,中奖名单将在问卷停止回收后,和问卷结果推文在「网易数读」的公众号进行发布。


名单公布后,我们会通过邮件联系获奖的朋友,请注意查阅。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招聘

多岗位实习生和线上作者

点击下方链接,投递你感兴趣的岗位

浪潮工作室招聘 实习生和线上作者


[1] 中国在线教育.(2023). 202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2] 岳昌君.(2023).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特点、变化与差异研究.中国青年研究(05),5-13.

[3] 湘潭大学.(2022).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4] 侯勇,赵宇洁.(2023). 考研"内卷"与"上岸"迷惘: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及调适. 青年学报,(2):82-8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