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的那点事
@互联网的那点事(alibuybuy.com)官方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蚂蚁集团任命刘政担任新CFO#,全面负责 ... ·  19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面壁智能联创谈DeepSeek出圈#:与 ... ·  23 小时前  
硅星人Pro  ·  DeepSeek爆火后,它的研究员们怎么样了 ·  昨天  
微软科技  ·  新年开工Copilot小贴士,总有一个能用上!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的那点事

除了打折促销,电商平台的周年庆还能玩些什么?

互联网的那点事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09-02 20:30

正文

先给大家出道题:假如你在一家电商平台工作,这家电商平台将迎来周年庆,需要做一次营销活动,将自己的品牌推广给更多消费者,你会给出什么样的策划呢?

对于大多数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来说,这个策划案并不难。平心而论,正是互联网圈孕育着中国绝大多数的创意,为网友们如今多姿多彩的生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要不然,各行各业怎么会这么推崇“互联网思维”这一套呢?

但落脚到电商平台上,人们引以为傲的互联网思维好像忽然失灵,变得局限起来:设计、文案、营销策略的水准越来越高,有些活动甚至变成了我们一年之中固定的节日,但抛开狂欢的表现,这些活动的实质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成四个字:打折促销

打折促销没错,但是很无聊

打折促销没有错,这个思路巧妙地运用了人们“打折不买就是亏”的心态,让促销成为了一场“争分夺秒”的占便宜的游戏。

但打折促销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打折促销的时间控制是个大问题时间太短,大部分消费者没有享受到让利的优惠,收不到打折促销的预期效果;时间太长,人们会习惯了长期的低价消费环境,对促销刺激产生疲劳。

问题会集中爆发打折促销势必会带来用户量短期内的激增,这也就意味着整个购买流程,将无限次地被用户们进行反复体验,当基数累积到一定程度,问题就会集中大规模出现。无论是订购流程、物流、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用户更多的是走马观花由于电商平台的活动方式上趋向同质化,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哪一家的意义已经不大,用户流量的变化开始成为一种“趋利”的简单流动。人们选择来到你的平台,看重的只有“打折促销”这几个字眼。至于品牌的特性、至于传播的创意,那都是同行们才关心的事,用户们很少会在意这些。

除了打折促销,电商平台还能玩些什么?

说白了,打折促销就是强行续命。“不买就是亏”这个梗也早就被用烂,人们缺少的并不是打折的机会,而是足够他们心动的理由。

所以对电商平台们来说啊,比打折更重要的是读懂用户的内心:向用户输出自己的独特价值,同时帮助用户们用一本正经的理由消除剁手的负罪感。

到了周年庆时,老板们肯定会给你一大笔预算用在宣传上,这些预算足够你在短期内完成人们社交平台的刷屏。所以你打算做点什么呢?是调高音量满世界告诉大家“你要打折”,还是用这些资源干点儿别的?

其实在很多人的心中,周年庆=打折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过多强调“打折促销”对消费者来说,就是一遍又一遍的磨叽,没有太多意义。重要的是你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去传达打折之外“不一样的独特价值”,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在周年庆之后,你收获的不仅仅有忠诚度更高的用户,还有在众多电商平台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双 11 ”消费习惯的形成。在人称光棍节的这一天,电商平台们在打折促销之外,利用自己的发声渠道不断地在向大家传递一个概念:寂寞的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

人们一本正经地对待了这个“段子”产生的根源,在笑点之下发现了光棍群体的痛点:帮助消化空虚的时间,这是电商对于光棍们的独特价值;用消费来犒劳自己的寂寞,这就帮光棍们消除了消费的负罪感

这样的玩法还有很多在等待着人们去发掘,比如“公主病”就是下一个等待被解救的群体。

有人已经开始这么做“公主病”了

同样作为一个段子,公主病也与光棍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在百度搜索“公主病”的 1690 万条结果中,满满都是人们对公主病的吐槽。甚至还有网友在医疗网站上进行咨询,将“公主病”视作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看待,希望得到有效地控制与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