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2
月
31
日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王晓慧
李志轩提示:
国内做的较好的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应当积极参与到与相关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比如,在
“
一带一路
”
领域,充分发挥出境、入境旅游的优势,积极为中华文化输出,搭建境内外文化交流,发挥其优势作用。当然,旅行社的高营业收入,高现金流等金融属性,更是许多国有企业的最爱。
以下为正文
摘要:
“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深度变革大背景下,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无论是从企业的治理体系、技术的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的拓展能力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均应属于领先的水平。
”
近日,
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在
“
提升国有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专题座谈会
”
上表示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
十九大
”
上提出,
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对新时代中国大型企业的发展确定的目标
,指明的方向,提供的根本遵循。
那么,
什么样企业才算得上是世界一流?
就我国现状而言,
又该如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深度变革大背景下,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无论是从企业的治理体系、技术的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的拓展能力以及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均应属于领先的水平。
”
近日,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樊友山在
“
提升国有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专题座谈会
”
上表示,
大力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
国企、民企具备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力
其实,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已经越来越与世界经济接轨;通过引进学习、消化吸收、继承创新,以及市场换技术等,技术实力明显提升,也集聚了一大批人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截止
2017
年,《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中中国上榜公司已达到
115
家,位居全球第
2
位,其中国有企业超过了
80
家。
同时,民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得以迅猛发展,集聚了一定的实力。
据统计,截止
2017
年
6
月
30
日,非公有制企业已达
2513
万余户,注册资金规模达到
150
万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对国家的税收贡献超过
50%
,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
60%
,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
70%
,
城镇就业占比超过
80%
,
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
90%
,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很显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虽然都具备了相当强的实力,也各有优点,但从整体上来看,
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各自还存在一些
“
短板
”
。
“
以国有企业为例,普遍拥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凝聚力强、人才资源和技术储备雄厚,与政府沟通渠道更为顺畅,获取资源和整合资源能力强。
但是有的国有企业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灵活性不够的情况:有的在最大限度调动各方资源、最大效率推动技术创新上,有投入产出比不高的现象;有的在吸引、留住、激活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很多优秀民营企业有相对灵活的、适应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对市场敏捷、决策速度快、执行力强。
但是很多民营企业管理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家族式管理和经验主义,在经营决策、生产组织、内部管理等方面还有待健全;很多民营企业都是从单一业务、项目或产品发展起来的,难以实现产业领域的纵深层次发展,综合实力还相对较弱;有的民营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意识,有的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实力还是不足。
这些原因使得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相对较弱。
”
樊友山称。
也就是说,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又都有向更广空间、更深层次发展的迫切愿望,这就给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带来了极佳的机会。
瞄准新兴领域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取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长,集各种所有制企业之优,强强联合回避劣势,把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基因优化组合,激活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打造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
中央领导同志在有关场合反复强调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反映了中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正确方向和坚定决心,
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年各方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困难。
”
樊友山表示,回顾总结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应该是国有企业可以控股,民营企业也可以控股,但股权必须多元,必须是没有任何一方处于绝对控股的状态。
没有任何一方处于绝对控股的状态,
董事会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从实际情况看,只要有任何一方股权占到
51%
以上,各方的体制机制往往就难以融合,甚至各占
50%
,双方也难以融合。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没有一方绝对控股,就可以使股权适当的分散,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就能够占有相当的比重,各方就能够按照股权在董事会里拥有相应的发言权,
董事会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
,
从而推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适度分权,形成企业治理各主体之间权责明确、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同时,
没有任何一方处于绝对控股的状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各方的优势与长处才能融汇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