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年,巴西发现上千个隧道,误以为是矿道,起初没在意,5 年后却在科学界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2010 年,巴西地质学家带领团队进入隧道进行细致探测,他们惊讶的发现,隧道被开凿的时间居然是 13000 年前!
随着更多信息被曝光,很快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是吃瓜群众,就连部分科学家都在猜测,这难道是史前文明的痕迹?因为令人震惊的不止是建造时间,还有如下几点:
1. 隧道宽约 1~1.5 米,高约 2 米,空间非常适合人类活动。
2. 隧道内有大量开凿痕迹,证明此地并非自然形成。
3. 从开凿痕迹来看,建造者疑似使用了类似于三爪钢钎的
工具,但是 13000 年前的古人类并没有掌握铁器铸造法。
4. 隧道数量高达上千个,加起来的长度约几十公里,证明工程规模的浩大,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
结合以上种种奇怪现象,合理的解释是,这些隧道或许是由某个先进的大型部落建造。
远古人类为了躲避猛兽侵袭,确实会躲避在洞穴中,例如生活在距今 20 万~4 万年前的穴居人。
穴居人生活在 20 万年前到 4 万年前,从地理位置来看,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就算向东迁徙也最多到现今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位于南美洲的巴西和欧洲之间隔着一片汪洋,所以穴居人被排除在外。
随着更多专家的深入研究,以及结合全球各地古人类历史资料,他们发现有个共通点,那就是远古没有系统性文字,古人为了记录某些事件,通常会在墙壁上绘画。
但这些 13000 年前的巴西隧道,
除了肉眼可见的凿痕外,并没有找到哪怕一幅壁画,大胆猜测下,建造者不是人类?
如果不是人类,那么到底是哪种生物需要挖这么大的洞穴?它们又是如何开凿的?
科学家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将答案锁定在大地懒身上。
大地懒为大地懒亚科,生活在更新世晚期,
大概距今 10 万~1 万年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大陆,体长约 6 米,站立高度约 2.5 米,体重近 4.5 吨,把一头熊想象成大象一样差不多。
大地懒在远古属于名副其实的巨兽,但却以树叶为食,它们在站立吃树叶时,会通过尾部辅助支撑,下盘就像个稳定的三脚架。
大地懒生活的时间点和区域,都跟巴西隧道相吻合,那么它是如何挖隧道的呢?
大地懒的爪子长度约 40 公分,前肢约 2 米,挥动前肢的时候,就跟一把镰刀似的,可怕的力量加上锋利的爪子,就连岩石也能轻松破开。
洞穴内疑似三爪钢钎留下的痕迹,跟大地懒的三趾利爪相吻合,再结合大地懒和洞穴的高度,基本可以确定 13000 年前的这些洞穴是大地懒挖的。
为什么大地懒要挖洞穴?
13000 年前地球正处于冰川时期,气候较为寒冷,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意味着它们每天都需要吃更多的树叶。
然而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缓慢,鲜嫩多汁的树叶较少,一边食物在减少,一边能耗在增加,此消彼长之下,大地懒不得不做出调整,于是它们选择了在洞穴中躲避严寒,上千个洞穴也不是一头两头大地懒挖的,而是一群大地懒的「成果」。
|
答主:
剁椒鹿
一个动物造出来的「人工湖」。
初看这张照片好像平平无奇,其实那个湖是长约 800 米一个挺大的湖,而且周围都是林地或者干旱地带,没有湿地和河流,整个湖是海狸(美洲河狸俗称。河狸现在一共就一属两种,欧亚河狸和美洲河狸)筑坝造了一个倾斜角度引流的水,再筑坝一点点把湖围起来的,工程量不可谓不大。
对比一下 1975 年和 2004 年的图,1975 年的时候这个「湖」(绿色箭头处)的位置还是一片树林,没有深色的湖。
这是一个能在卫星图像上看到的大工程,最开始是由谷歌地图发现并拍下的。
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狸堤坝。
刚开始发现的时候还以为是自然形成或者谁偷偷围起来的湖。
没想到是海狸的杰作。
2007 年 10 月 5 日,谷歌地球社
区论坛首次公布了「最长」海狸大坝的位置。
世界上其他地方还没有找到这么长的海狸大坝。
这个大坝长度约为 850 米。有一个主要的海狸小屋,可能还有一个更老的。
湖的附近看不到地表水的排放。
它以较低的屏障聚集了从一个被称为白桦山的高原上流出来小水流。
沿着相对较高的地面边缘,海狸制造了 2% 的斜率,让水沿着非常轻微的倾斜湿地向下移动(整个大坝平均斜率 0.5%)。
湿地地表相对较薄,就像海绵一样。水流虽然是缓慢的,但是这个面积实地看起来真的蔚为壮观。
尤其想到海狸在周围没有水的情况下凭空造出这么一个湖:
海狸大坝的年代: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建造的?
1975 年大坝地区的空中照片:可以观察到一些小的海狸活动(绿色箭头),但大部分地区都被树木和灌木覆盖。估计这片区域在照片拍摄日期(1975 年)20-30 年前就被烧毁了。
在 1975 年的照片上,还可以看到一个更古老的白杨林,在 2005 年林地被海狸造出来的湿地所取代。
白杨是海狸最喜爱的食物来源,但是这个区域的林地并没有活很长时间。
可以看看下面这张 1975 和 2004 照片对比:
虚红线显示海狸大坝的位置。
这里插播一句,海狸为什么要造大坝?
简单来说:
1 保护自己的巢穴
2 围湖建立自己的水生植物牧场,
保护自己的巢穴:
河狸是种啮齿类动物,虽然体型很大(第二大的啮齿类),但是天敌也很多,所以他们的河狸小屋开头都在水下,利用水的天然屏障抵御熊等天敌,嗯,这很合理。
另外一方面河狸的主要食物就是树皮、嫩叶、水生植物等等,围湖可以生长出更多的水生植物,也相当于是河狸的牧场了。
这里又有好奇的朋友问了,既然都能围湖了,为什么不吃鱼呢?
河狸吃鱼,这合理吗?
有人说分不清河狸、水獭、海獭。
其实很好分的,河狸是啮齿目,
海獭水獭是食肉目,一个吃肉一个吃素的,你看上面张图萌萌的海獭,它是有犬齿的,也就是典型的食肉目特征。
而河狸作为啮齿目,是有老鼠兔子一样的大板牙的(啮齿目的牙齿就是为了啃树木、坚果等坚硬 的植物而存在的,因为消耗很大,所以牙齿不断地长,如果没有坚硬的东西给它们磨牙,它们反倒会因为过长的牙齿受到伤害):
另外,河狸的尾巴更扁平,更宽:
而海獭是这样的:
插播完毕。
1 号和 2 号大坝在 1970 年就存在了,但变化很小。在 1 号大坝附近的海狸小屋,还在那里。
马克在世界最长的海狸大坝,海狸小屋在他身后。罗布马克是公园管理人员
3 号和 4 号水坝自 1975 年以来一直在修建。第 4 号大坝的海狸后代正在建造两个小水坝。
下图显示了自 1955 年以来海狸建造的湿地系统的重大变化:
在 1955 年可以看到两个活跃的水坝,这些大坝仍然活跃在数字地球图像上:它们可能超过 55 年。自那时以来,又建造了 20 座大小不一的水坝。
火灾可能也起了作用。大多数火灾痕迹似乎发生在 1955 年之前。
海狸们还在同一地区建造了其他的水坝。下面这个 400 米长。它也是该地区最古老的水坝之一。
下面的水坝是 差不多 600 米长。
在这张图片中最长的水坝是 430 米长 ,更远的「下游」(右上方),一个新的水坝正在建设中。在这张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上,海狸小屋清晰可见。
海狸真是大自然的神奇建造师。
题图来源:答主@剁椒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