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因子
有思考,有温度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桂林晚报  ·  WTT宣布:参赛规定修改! ·  2 天前  
桂林晚报  ·  WTT宣布:参赛规定修改! ·  2 天前  
央广网  ·  取消强制参赛要求!WTT最新公布→ ·  2 天前  
央广网  ·  取消强制参赛要求!WTT最新公布→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WTT官宣:强制性参赛规定修改 ·  2 天前  
现代快报  ·  WTT官宣:强制性参赛规定修改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即日起,WTT取消所有强制参赛要求!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即日起,WTT取消所有强制参赛要求! ·  2 天前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2 天前  
姑苏晚报  ·  苏州马拉松,有新变化!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因子

聚餐完发现同桌有乙肝,会中招吗?

菠萝因子  · 公众号  ·  · 2024-03-01 07:58

正文

文 | 菠萝


(一)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大三阳、小三阳)是中国肝癌高发的最重要原因,多数肝癌患者都是病毒携带者。大家都知道乙肝是传染病,但对它的 传播方式 却存在困惑。比如我在后台经常看到这类留言:



确实,很多人不敢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不敢和他们近距离谈话,担心会通过唾液传染。


其实不用那么紧张。我个人非常提倡使用公筷和分餐制,因为对健康有帮助, 但其实 唾液并不是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尤其是对于成人。 生活中的正常接触,包括交谈、握手、拥抱就更不会传播乙肝了。


乙肝病毒到底是怎么传播的呢?


乙肝的3大传播途径,是 母婴传播,血液制品以及性接触


图片来自于网络


大家应该看出来了, 乙肝病毒,其实和 艾滋病毒的传染途径非常类似。


母婴传播,是我国婴幼儿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原因 。在现代医学带来乙肝疫苗之前,这个传播途径导致了数千万人感染,所以我国乙肝患者数量异常庞大。


和乙肝病毒完全不同的 甲肝病毒,才是真正可以通过食物和水来传播的 。这俩病毒生物学上差异巨大,导致的肝炎也截然不同,只不过都是喜欢感染肝细胞,所以名字接近罢了。


下面这张图,直观总结了甲肝、乙肝和丙肝病毒不同的传播方式。


(二)


了解乙肝病毒的特点, 你就知道真正需要做 的是什么了。


首先,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 ,要注意定期检测肝炎的各项指标,如果需要治疗,不要讳疾忌医,积极治疗,降低传染和爆发风险。


对于高危人群 ,要保证每个人都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如果小时候没有接种,或者抗体量不够,应该补种成人乙肝疫苗,这依然是预防乙肝最好的方法。


乙肝高危人群包括: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医务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者、免疫功能受损者、男男同性、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等。


即使不是高危人群,大家日常生活也要特别注意一些可能会被忽略的风险:


  • 不要接受任何来历不明的血液制品。 最近出现很多所谓回输免疫细胞和干细胞来保健的营销公司,让人担忧。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收智商税,还会带来风险。

  • 要共用任何可能残留别人血液和体液的日用品 ,比如剃须刀、牙刷、毛巾等。


  • 对任何能导致自己出血的工具,都要保证严格消毒。 除了打针输液这种明显的,其实平时还有很多容易让人忽略的,包括针灸、纹身、穿耳环,甚至修脚、刮脸的工具等。


  • 和未知病毒感染状态的人发生性行为时,请 加强自我保护,使用安全套。


总之,防范的 关键,就是不去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


(三)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一个重要原则是,越小的孩子,越要保护!


因为小于1岁的新生儿一旦感染,有90%的可能性变成慢性乙肝。 相反,成人感染乙肝病毒,绝大多数都会被彻底清除,只有5%左右会变成慢性乙肝。


前面也说了,乙肝病毒最大的风险是母婴传播。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在怀孕过程中,胎儿的血液和母亲的血液是分开的,并不会感染。 感染通常发生在新生儿的分娩过程中,由于接触到携带病毒的母亲血液或体液而中招。


那如果一个女性携带乙肝病毒,还可以生孩子么?


当然可以 做母亲是每个女性的神圣权利,但是一定要注意科学保护,不然风险确实很高。 据估计,如果妈妈携带病毒,而不做任何免疫防护的话,40%的新生儿会成为慢性乙肝。


如果孕妇确定是乙肝病毒感染者,要怎么保护呢?中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里有明确建议:


  • 孕妇如果检测发现病毒含量高,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


  • 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 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最好在12小时内),尽快注射足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


  • 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 内(最好在12小时内),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然后在1 个月和6 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 针和第3 针疫苗。


做好这几点,新生儿的风险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图片来自网络


美国的数据显示,新生儿在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分别降低71%和75%的风险。两个加在一起的话, 94%的孩子都会得到保护


那携带病毒的妈妈还能不能哺乳呢?


可以的,但前提是做好了保护工作。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如果新生儿在出生12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后,可以接受母亲的哺乳。但如果没有及时保护的话,就不推荐了。


(四)


总而言之, 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携带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切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这三个主要途径,都是防止乙肝病毒传播的必要手段。


唾液 不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成人和感染者一起吃饭,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不用恐慌。


当然,凡事都没有绝对。 上次就 有人说:你说吃饭没事儿,但如果有乙肝病毒那个人,正好得了口腔溃疡导致流血,然后一起吃饭的人也有溃疡,口腔粘膜破裂,那不还是会接触血液,导致感染吗?


确实, 据我所知,中国人吃饭前不会互相检查口腔溃 疡。 我不知道聚餐的人都口腔溃疡,还流血到筷子上的概率是多少,但如果真的担心,分餐就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