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森豆的朋友圈被一则离职的消息刷屏了,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航天601所)的一封公文从微博火到了微信,再火遍了全网。
这个公文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一位骨干研究人员跳槽了,离开之后才发现项目没有了他没办法继续进行下去,希望国家能够把他召回来。
这件事之所以火遍全网,当然有很多原因,对这件事情的分析,也有很多角度。今天森豆想从离职这个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公司对于离职人员的管理。
01
核心员工的离职会对企业产生很大影响
一个员工离职后留下的坑,并不是再找一个人填上就万事大吉了。
一般来说,核心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个月的招聘期、3个月的适应期、6个月的融入期;此外,还有相当于4个月工资的招聘费用、超过40%的失败率。
《财富》发现,员工离职后,从找新人到新人顺利上手,光是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年薪的150%,如果离开的是管理人员则代价更高。
更纠结的是:权威机构估算,一个员工离职会引起大约3个员工产生离职的想法。照此计算的话,如果员工离职率为10%,则有 3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员工离职率为20%,则有60%的员工正在找工作。
02
员工为什么离职
引用马云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员工离职的原因是钱没给够,或心委屈了。
森豆采访了一位刚从待了4年的事业单位离职的90后姑娘,她之所以离开体制内,是因为体制内的安稳既是铁饭碗,也是毒药,当学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她选择了离开,找寻更大的舞台,
最关键的两点其实是自我成长和报酬。
一般来说,离职并不是员工对公司不满的开始阶段,而是激化阶段。一般员工离职之前,都会先有厌倦情绪,然后不快乐,然后不满意,然后抱怨,最后抱怨加重忍无可忍。
这是经过长期的心理斗争才做出的理性判断,而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他们要权衡利弊,考虑得失,考虑生活所需等各个方面,真正要走的时候,就算是做离职面谈也不太可能成功挽留。
当然,上述心路历程对于近两年来进入职场的90后、95后并不适用,他们决定离职的原因和离职的速度都令人觉得“魔幻”。他们更加自我,更加有个性,更加崇尚自由,离职对他们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因此作出离职这个决定也不那么纠结。
关于离职的原因,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北森2017年发布的敬业度相关的数据,敬业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员工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企业的管理者、以及自己对企业的价值。
敬业度的三个重要指标分别是:留任、努力、挑战,其中留任这个指标和员工离职是直接相关的,那么影响敬业度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北森在2017年发布的敬业度报告显示:
▲
哪些因素会影响敬业度?
以上因素不仅影响员工的留任意愿,还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由此可见,企业想要留下员工,不仅仅要关注员工的薪酬、发展,还需要关注以上几点,不仅要让员工留下,还要让员工留下来之后能有更好的工作表现。
对于离职员工,部分企业的做法是好聚好散,相忘于江湖,但其实离职员工本身蕴含了巨大的价值,如果能进行很好的管理,将会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03
离职员工的5大价值
►
管理价值
员工离职对公司来说是组织改进的一个机会。对HR来说,更重要的是从组织层面寻找造成员工离职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预防核心员工流失。
在一个良好的离职管理中,离职员工会详细说明其真实原因,对企业管理诸多方面提出客观而中肯的建议。
►
品牌价值
离职员工在树立企业形象、宣扬企业理念及对外界评论采取行动上,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离职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他们不仅是企业精神的传承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者。离职员工在新岗位的出色表现会折射出原公司的企业文化之光。
►
信息价值
大部分离职员工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和从业经验,往往还会在行业内继续发展,能给公司传递宝贵的市场和技术信息,提供合作机会。
►
商机价值
良好的离职员工关系也能给企业创造无限商机。一位曾经从Antal国际离职的员工,跳槽到某知名制药企业担任中国区的招聘主管,而Antal国际也提供该行业的人才招聘服务,双方皆知根知底,减少了大量介绍和建立信任的程序,又有好的离职者管理流程,公司与该员工的关系融洽,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合作合同。
►
人才价值
离职员工是公司未来再招聘时合适的人选。同雇用新员工相比,企业再次雇用离职员工的成本仅为前者的一半左右;同时,在投入工作后的第一个季度,这些“吃回头草的老马”的生产率比那些“新人”高出40%左右。
04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离职员工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