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投行圈子
三十万金融精英在关注的公号。投行人士的专业知识、实操经验、业内动态等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时评  ·  汇聚奋进动能 彰显榜样力量 | 《感恩奋进 ... ·  19 小时前  
i黑马  ·  梁文锋惊醒张一鸣雷军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投行圈子

跑!金融已成“万人嫌”?保代撤否项目信息要被公示,投行人已经组团要开始撤离行业......

投行圈子  · 公众号  ·  · 2024-07-27 00:15

正文


原创/来源: 作者:



编辑:大锤

作者: 潘小闲


最近,中证协就修订《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向市场各保荐机构征求意见,预新规预计或在三季度正式落地。根据征求意见内容,中证协拟完善保荐代表人负面评价公示机制,主要包括:

1、调整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A(综合执业信息), 在原名单中增加保荐代表人撤否项目信息

2、新增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D(暂停业务类),公布最近三年内受过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以及被证监会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或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文件等行政监管措施、被行业自律组织采取认定不适合从事相关业务或暂不接受签字的文件或暂不受理出具的相关业务文件等纪律处分且在执行期的时任保荐代表人名单。

据了解, 《保荐业务规则》 首次发布于2020年,主要为了 建立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自律约束机制,此后 2022年9月, 中证协 对《保荐业务规则》进行首次修订,进一步健全保荐机构专业责任相关要求,细化规定廉洁从业自律管理,明确内部制衡、问责等相关规定。 而此次第二次修订就直接上“大招”,如果最终落地,对于从事 IPO业务的保荐代表人无疑将面临更大的压力,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断保代的后路,简历有了黑历史可能会有影响。
不过,如今注册保代依旧有8802位,但能有较高的撤否率说明业务能力 往往更为出色,老板在选择上也可以更多进行参考,毕竟项目多了经验堆也就堆起来了 ,而有的人即便是注册了保代可能都签不了一个项目,这些人最终能留在这个行业的可能也会越来越少, 不过就现在这环境,换个行业也挺好,保代都开始 向证券投资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了,真是卖白F的风险,赚卖白菜的钱(保代注册之前还是很吃香的,现在不行了)
就比如下面这两件事,可能就能看出来金融是真的不香了,尤其是投行,从小甜甜转到牛夫人也就这段时间,最近有券商的朋友吐槽,本来有个马上要入职的校招生,可能也是判断了一下券商现在 薪资水平、福利待遇以及未来发展,通过一系列的考虑后,通知券商的说不去入职了,要去保险公司奋斗青春。


最近有消息称: Z券商投行部召开高层领导会议,总结了当前市场情况,传递以下信息:

(1)严控费用,包括差旅费用、招待费用、实习生费用,尽可能让甲方承担差旅支出,如有项目基础工作缺人来做,协调部门人员去做,员工不要排斥,关闭实习生招聘通道;检查所有服务合同,达到收款条件的,立即要求客户支付费用;

(2)2024年上半年IPO数量44家,去年同期共有173家,预计2024年全年不超过100家,今后每年发100家预计常态化。 目前投行从业人员数量按照每年发400家IPO的需求设计,当前显然冗余严重,优化掉70%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所有投行从业人员都要重新思考职业规划;

(3)积极储备硬科技项目,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商业航空等新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项目,传统项目未来IPO可能性极小。投行人员要积极调整知识储备,加强对新行业的理解;

(4)IPO已进入新常态化,通过严格审查、大规模现场检查等手段,类似“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到年底预计IPO排队企业几十家,以后的IPO审核会达到“即报即审即发”的状态,IPO堰塞湖不会再现。

上面提到 目前投行从业人员数量按照每年发400家IPO的需求设计,当前显然冗余严重,优化掉70%是比较合理的 ,如今还在“水深火热”的池子里的,已经不等优化着急往出跑的,有位企业的朋友吐槽,公司要招聘一个董秘职务,简历挂了没多久报名的就如雪花飘落似得出现一大堆,而这其中有曾经在2021年大幅扩招保代团队的头部券商及其他多家排名靠前的券商保代不下10位。
在炎炎夏日寒冬已至,大家一定注意“ 保暖 ”!


对此,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理性发布高见, 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获得投行圈子商务背包一个
投行圈子已组建多个私域社群,根据会员职业及爱好,进入(投行业务交流、专业学习、股权投资、资管、业务推广、上市公司高管、银行、海外资产配置、单身脱单、掼蛋等等)相关社群。目前已超过6000位精英会员, 欢迎加入。
点击关注 投行精英 ,对话窗口回复“干货”,获得投行干货大礼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