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纪法指引
时政、法治、反腐,打造最前沿、最真实、最贴心的大众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电时评  ·  速看!广电网络积极接入DeepSeek,“智 ... ·  2 天前  
政事堂2019  ·  本轮复苏,会持续多久? ·  3 天前  
主编温静  ·  B站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纪法指引

【重要】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前与离职后收受财物行为的纪法罪认定

纪法指引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2-25 07:30

正文

来源: 转自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原载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作者:贵州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 文章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转载用作学习,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前与离职后 收受财物

行为如何认定


【案  例】


案例一: 某企业负责人马某经人介绍认识 A 市司法局科员张某,交往过程中认为其学历高、能力强,以后可能会担任领导干部,遂多次送给张某财物以拉近关系。十年后,张某调任该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某因企业养殖补贴兑现问题找到张某,在其帮助下顺利获得补贴款。


案例二 私营企业主吴某请时任 B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某帮忙,赵某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吴某所在公司顺利承接一工程项目。事后,吴某表示为赵某准备了 感谢费 ,待赵某退休后兑现,赵某认可。在赵某退休后的第二年,吴某将该款项交给赵某,赵某收下。


【审理意见】


案例一中 马某送财物给张某的行为实质上是“感情投资”,尽管张某尚未担任领导职务,还不具备为马某谋利的职权和能力,但张某已经具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其收受财物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本质上属于权钱交易。


案例二中 ,赵某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为吴某谋利,对吴某提出的退休后再给予财物的许诺予以认可,二人达成了行受贿的合意,赵某在退休后基于该合意收受了吴某送予的财物,其行为构成受贿。


当前,受贿行为呈现出手段隐形变异、形式翻新升级的特点,权钱交易的时间和空间被人为 拉长 ,谋利和收取财物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这给查处认定带来一定难度。实践中,要抓住谋利与收受财物行为的因果联系,揭露背后隐藏的权钱交易本质。


一种类型是 任职前收受财物,任职后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即行为人在尚未具备谋利的职权时事先收受财物,凭借未来可能掌握的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为他人谋取利益。 认定和处理此类问题需要 注意以下几点:


尽管行为人利用的是 将来的职务便利 ,但收受财物的行为仍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无论 受财 谋利 间隔多久,权钱交易的本质没有变


二是 依据 “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前后多次收受请托人财物,受请托之前收受的财物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一并计入受贿数额。即国家工作人员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前收受的财物,也要作为该谋利行为的对价一并计入受贿数额,受请托之前的身份不影响受贿的认定


另一种类型是 行为人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任、退休后收受财物 ,实现了不正当利益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