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节目以艺术化形式展现感恩精神与奋进力量
。
当先进典型人物的深情讲述与“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评论同屏共振,当航天员的太空寄语与小麦育种专家的乡音问候相交织,当塞罕坝上务林人的坚守与铁路人的锐意进取形成精神互文,河北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时代精神,澎湃在燕赵大地。
日前,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明办主办,河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节目播出。
节目在河北卫视频道、河北新闻广播直播,并在冀时、河北日报、纵览新闻、冀云、微信、微博、头条、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刊发相关报道2638条,全网播放量近2000万,覆盖河北、北京、广东、上海、山东、重庆、云南、四川、江苏等地。
全媒体传播实现了对“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的“一次创作、多元呈现、全媒传播、全域覆盖”的良好传播效果。
节目播出后,“感恩奋进”成高频热词,引发群众共鸣,激发奋进力量。冀时评发表文章《做一滴水,投身到这洪流!》提到,“做一滴水,汇入这双争的洪流,是有我的奥义。而这滴水,也只有汇入这洪流中,才会永不干涸,才能澎湃出最强的动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康辉节目结束后接受采访说:“河北这么近,那么美,这种美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自然风光,它更体现在每一个河北人,通过这台节目,我们看到了很多凡人微光,但非常璀璨,当我们看到身边有那么多的榜样,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向他们看齐,我们也会更自觉地向他们学习,然后大家一起努力。每一个人都贡献一点的话,一点一点的微光汇聚起来,那就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火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刘妙然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就是时代的灯塔、是前行的坐标。你看河北的各行各业,有这么多的人都在为河北更好的发展和建设去添砖加瓦,就像那句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我们就应该去追这样的光。”
“感恩奋进”主题立意深远,引发共鸣激发力量。
这档由河北广电精锐团队打造的“主题小春晚”,以全媒体时代的创新表达,是主流价值传播的新样态——它不仅是河北精神的年度巡礼,更是新时代主旋律节目破窠臼的生动案例。
弘扬“感恩奋进”的旋律和基调,《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节目以艺术化形式展现感恩精神与奋进力量,将“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主题内核贯穿始终,充分展现了河北人民为家乡争光争气的良好精神风貌。节目分为“星耀河北”“荣耀河北”“德耀河北”“光耀河北”四个篇章,实现了对精神谱系的立体编织。
聚焦燕赵大地各行业、各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人物,节目摒弃“高大全”的形象塑造,注重挖掘先进典型人物身上的“凡人微光”,以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真切的表达,展现他们立足岗位、默默奉献的奋斗历程和心路历程。河北省的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最美人物、中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通过动人心弦的视频短片、饱含深情的现场讲述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97岁的人民艺术家田华向家乡人民问好;河北科研领军代表性人物李春岩、郭进考、张雪松讲述他们奉献科研的荣耀故事;中国好人、“献血警长”杲光兴,河北好人、燕赵榜样母亲曹湘莉,以及河北省 “爱心爸妈”志愿服务群体代表细道真情奉献的点滴。还有“塞罕坝的守望者”刘军用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美雄安建设者”夏雨道出理想信念,“新时代好少年”的优秀代表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决心……节目中,每一位先进人物都可亲、可感、可学,每一个平凡故事都传递出不平凡的精神力量,被标签化的榜样有了温度,崇高精神具象为可触的生命印记。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主题节目不仅是一堂以“燕赵精神”为底色的全民思政课,也是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张力的视听实践。晚会在形式设计上颇具新意,比如,用荧幕集锦回顾人民艺术家田华的革命岁月,将英雄赞歌在燕赵大地再次唱响;创新“情景演绎+感人宣讲”的形式,提炼出“爱心爸妈”志愿服务群体与受助儿童的真切情义。不仅如此,精心设计的背景视效、每个篇章贴合节目主题与基调的MV、对标总台央视春晚的舞台设计,均提升了节目的视觉效果。
AI图像生成算法的深度运用,为节目打开一扇通往无限创意与高效制作的大门。将科技强国理念具象化呈现,节目充分挖掘AI图像生成算法的潜力,结合AI大模型强大的学习与拓展能力,为远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河北籍航天员蔡旭哲、王浩泽“云连线”平添宏大、震撼之气。
舞美设计的升级构建出全民参与的意义生产空间,将单向传播升级为集体仪式,感染力的营造,使每个观众都成为精神火炬的传递者,完成从“观看典型”到“成为典型”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