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最新最快最具价值的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Insight数据库  ·  数据免费下载丨2025 年 01 月全球新药月报 ·  2 天前  
药明康德  ·  穿越血脑屏障!潜在“first-in-cla ... ·  3 天前  
丁香园临床用药指南  ·  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患者出现低血糖!还有哪些非 ... ·  2 天前  
荆门市场监管  ·  立案调查!这些药品不合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渡

好书推荐 |《实用药物化学》

药渡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2-11 07:30

正文





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是关于药物的发现、发展和确证,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作用方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基于生命科学研究揭示的药物作用靶标,参考内源性配体或已知活性物质的结构,设计新的活性化合物分子;

(2)研究药物的制备、合成路线及其稳定性;

(3)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涉及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等;

(4)研究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构代关系、构毒关系等。




图书简介

书名: 实用药物化学

作者: (美)李杰(Jie Jack Li) 著

邓卫平,唐赟 译

ISBN: 9787122415394


在本科阶段,药物化学作为药学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重点在于介绍各类药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体内变化规律以及合成路线等。然而,对于即将从事药物研究工作或者进入药物研发企业的从业者而言,仍然缺少一本具有很强指导作用的宝典式工具书。《实用药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 for Practitioners》,李 杰(Jie Jack Li) 著)的翻译出版,弥补了当前药物化学研究理论知识方面的相对匮乏,对创新药物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思路和策略进行了很好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尤其是突出药物研究的案例分析,实用性很强,有助于研究者在研究工作中不断学习药物化学。


本书特色

1. 基于全球重磅炸弹药物的研究案例,分析总结创新药物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思路和策略



2. 双色印刷,重在演示结构优化、重要官能团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药物靶标

介绍主要的药物靶标类型,包括酶、受体、离子通道等,并列举有许多靶向这些靶标的药物实例。

第二章  苗头/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通过实例介绍苗头化合物的发现方法,包括非合理药物设计、天然产物、高通量筛选、基于片段的先导发现和DNA编码化合物库等;

第三章  药代动力学

介绍药物发现中要高度重视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涉及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相关过程,并列举大量实例展示如何改善这些性质;

第四章  生物电子等排体

介绍如何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先导物优化和改造,并最终使其成为新药

第五章  毒性警示结构

通过大量的案例来阐述警示结构的类型,并说明如何从警示结构的产生原因出发进行结构的优化和改造,以避免毒副作用。



读者对象



1

对于药物化学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它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例式创新药物研究理论教材

2



对即将从事药物研究的从业者,它是一本具有很强指导作用的宝典式工具书

3



对于具有一定经验的高级研究人员,它是一本实用性和可读性俱佳的创新药物研究纵览



本书译者简介

邓卫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师范大学药物创新研究所所长 (原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戴立信院士。2000年至2003年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Rochester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底加入新加坡新药研发公司S*BIO。2005年8月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2021年9月作为校聘杰出教授加盟浙江师范大学。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委会委员,Green Synthesis & Catalysis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编委等职。


主要致力于结构多样性导向的手性杂环骨架的构建及相应抗肿瘤、抗衰老等生理活性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上海市生物医药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等20余项研究项目。已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120余篇SCI论文。


译著《药物考》和《创新药物发现——实践、过程和展望》,参编《药物化学》国家规划教材及相关双语教材等。

唐赟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师从陈凯先院士和嵇汝运院士。1996-2004年先后在瑞典、美国、加拿大留学、工作,2004年回国任复旦大学教授,同年应邀到华东理工大学参与药学院创建及学科建设,2006年全职来华理工作,2006-2015年曾任华理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化学信息学、计算毒理学等研究,2005年入选上海市首批“浦江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0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2013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迄今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2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4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兼任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筹)生物信息学与药物发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计算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计算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毒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Modeling顾问编委。


独自编著教材《药物设计学》《药学专业实验》,主译学术专著有《药物分子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