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整理书橱,我很自豪地看到拙著占据了三格(见上图),所谓“自豪”不说是这些书有多么好,而是说这些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写满了我真诚的教育思考、浓烈的教育情感和精彩的教育故事。
经常有年轻老师问我:“李老师,您的哪些著作是我们最应该读的书?”
这话让我不好回答。我从没有老师们“最应该读的书”。因为我的书都没有什么理论含量,也没有什么原创思想,不过是一些教育故事和案例,以及我的教育感悟。真不是谦虚,我的书属于低层次的读物。
但是,对于年轻的教育同行,尤其是成长中的年轻教师,这些书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至少我的经验和教训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所以我还是列出我90多本著作中自己相对比较满意的15本书,推荐给大家,供参考。(
以下书籍在京东均有正版销售
)
第1本:《爱心与教育》
这不是我的处女作,却是我的成名作,也是我的代表作。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我和我学生一起创作的教育童话。1998年出版以后,一直畅销不衰,让无数读者流下热泪。2018出版社推出了精装本的《爱心与教育》(20周年纪念版),这是目前最经典的版本。
第2本:《做最好的老师》
这是一本汇集我教育智慧的著作,涉及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等方方面面。经验可供借鉴,教训可供汲取。尤其适合年轻老师阅读。
第3本:《做最好的班主任》
也许不是每一个技巧都可照搬,但可能不少方法可以借鉴。
“
镇西茶馆
”
推出的
“
新班主任的第一次
”
系列文章都选自这本书。有许多案例,可供老师们参考。
第4本:《做最好的家长》
这是我教育孩子的一本心得录,以我女儿的成长为线索,写了一个并非天才的普通孩子的长大过程,也写出了一位父亲的成长经历。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心与教育》中的主人公后来怎样了?《教育的
100
种可能》写了他们的人生故事。我将这本书视为《爱心与教育》的续篇。
第6本:《教育的
100
种可能》(下)
从孩子到成人,从学生到父母……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故事充分证明:无论当初他的成绩是优是差、表现是好是坏,他的未来都不止100种可能。
第7本:《答新教师
101
问》
我也是从新教师过来的,知道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刚踏上讲台时除了激情,一无所有——方法、技巧、智慧等等都得在实践中摸索。毕竟我从教近四十年,我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成为我传递给年轻一代的财富。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底气。
有思考,有故事,有案例,有分析……所有的文字都贯穿我的一个理念:
“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浮云。
第9本:《自己培养自己》
没有谁是别人培养的,只有自己能够培养自己。
如何培养?
有哪些途径?
本书有我的切身体会。
第10本:《重读陶行知》
读陶行知的书,总会情不自禁想到中国教育,想到今天的教育,想到自己的教育……就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写,我试图将陶行知请回当代中国的教育现场,请他为你的教育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第11本:《重读苏霍姆林斯基》
关于人的价值的尊重,关于个性发展,关于创造能力培养,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合力的形成,关于公民教育,关于劳动教育等等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为指导中国教育而说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不但深刻,而且亲切。
第12本:《浴血中国》
这是我的第一本抗战体裁的书,写了十位抗日将领的故事。我没有
面面俱到地写“传记”,而是聚焦赵一曼、杨靖宇、周保中、左权、马本斋、张自忠、戴安澜、佟麟阁、王铭章、高志航这十位抗日将领最感人的人生横切面或瞬间,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英烈的革命事迹,以扎实的史料刻画了英烈的丰满形象。
第13本:《带班现场》
这是我带一个高中班时书写的日记体带班现场实录,书中详细记录了我在学校工作期间原生态的教育事件和真实的教育感受,真实还原了我和学生每一天的成长。内容生动,可读性强,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有班级建设的宏观策划,也有对个别学生的具体引导,多角度真实呈现一线班主任的100多个“带班横切面”,是一部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带班史诗”。
第14本:《学校的100种可能》(上)
这是我多年来走访各地学校的考察记录。我写了中国、美国、丹麦、乌克兰的22所各具特色的学校,这些学校有的是历史悠久的名校,也有偏远乡村的学校。我试图通过这些描述,向读者展示了好的学校和好的教育应该是用生命润泽生命,让教育在生活中自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