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元宵节:致我最牵挂的人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外公离去,一个“90后”替母亲挑起了“大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当南方热衷造雪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5-02-15 12:31

正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
作者:李杭
编辑:潘展虹


近段时间,与亚冬会、冰雪运动相关的话题热度持续攀升。
但热门的冰雪旅游目的地不止是在北方。今年初,中国青年报社进行的一项有1340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74.9%的受访者感觉冰雪运动热逐渐由北方辐射到南方。
数据能佐证。春节期间,冰雪季旅游热门目的地前十位,有一半在南方城市,成都西岭雪山、阿坝达古冰川风景区、昆明轿子雪山等上榜。
此外,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934个滑雪场客流量达1723.2万人次,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0%。其中,广东、重庆、江苏、上海接待滑雪客流量分别增长79.4%、37.8%、33%和32%,进一步证明了南方冰雪经济的快速崛起。
日益增长的冰雪热情,促使越来越多南方城市建造或筹备滑雪场和冰雪设施,以满足不断攀升的市场需求。
南方地区如何在这场“雪”里掘金,成为了许多城市亟待思考的问题。
南方滑雪装备消费超过北方

北京冬奥会后,冰雪运动逐步从竞技赛场走入大众生活。
数据显示,自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达到22.13%,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13亿人。在这股热潮中,南方地区的表现尤为亮眼,越来越多南方人积极加入到冰雪运动的行列中。
从消费数据便能一窥南方冰雪运动市场的火爆。
京东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南方滑雪装备消费超过北方,2024年滑雪装备销量占比TOP10省市中,有半数省市来自南方,包括广东、上海、江苏、四川和浙江;滑雪装备销量增速TOP10省市中有8个来自南方,其中福建、安徽、广西、湖南、广东等地区销量增长均超过了100%。
南方人对滑雪运动的高涨热情,还推动了南方地区冰雪场馆建设的提速。
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4冰雪季)》(以下简称《报告》),在2023-2024 冰雪季,以上海、浙江和江苏等省份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冰雪场馆数量明显增加,跻身全国第二梯队。

(图/pixabay)

《报告》显示,当前全国范围内室内滑雪场增幅已超过室外。2013—2014 年冰雪季,我国室内滑雪场仅有5家,到2023-2024 冰雪季已经达到59家,主要分布在南方城市。
今年,南方冰雪场馆的建设步伐仍在加快,多个城市正积极布局。
在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预计 2025 年四季度试营业,建成后将拥有中国高差第一、单道最长的雪道;杭州南站新城签约了省内体量最大的旗舰型室内雪场 —— 杭州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此外,福建福清市东瀚镇今年倾力打造冰雪小镇,借助 LNG 冷能转化技术,将打造全国唯一、南方最大规模的滨海冰雪世界。
对此,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丁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南方冰雪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先进造雪与温控等技术的有力支撑,以及消费市场对新奇体验需求的持续增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的推动。
“如今,南方各地政府部门与企业全力加码冰雪产业投入。从基础的场馆设施搭建,到广泛的冰雪运动文化推广,全方位发力,助力冰雪运动在南方蓬勃发展。此外,造雪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南方冰雪乐园的建设,也为推动冬季运动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在丁盟看来,以 95 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群体,因热衷尝试新奇运动、消费能力强且对滑雪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其中,也极大地推动了南方冰雪旅游市场的繁荣。
南方有独特优势

随着冰雪运动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狂欢,我国冰雪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黄金期”。
在国家大力推动冰雪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 2027 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 1.2 万亿元;到 2030 年,规模达到 1.5 万亿元 。在这样的政策利好下,南方冰雪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丁盟看来,虽说不像北方拥有天然优势,但南方地区发展冰雪产业有诸多独特优势。“从市场层面来看,南方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消费力强劲。”


图/pixabay)


《全国冰雪运动参与和消费报告》显示,我国南部省份民众喜爱冰雪运动的占比高达51%。而有需求就有市场,南方省份经济相对发达,居民更愿意在运动方面投入,这为冰雪运动消费带来广阔增长空间。


此外,在地理区位上,南方地区的冰雪场馆更接近客源地,建设冰雪运动场地,能帮游客节省时间、节约路费,从而拉动消费频次。
一位长居上海的资深滑雪爱好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过去他通常只能在年假时抽出半个月时间,奔赴东北或新疆等地滑雪。然而,现在随着南方室内滑雪场数量的增加,他的滑雪频率大幅提升。平日里,他便会前往上海本地或是邻近的无锡的室内滑雪场进行训练,相较于过去,滑雪的次数明显增多。
来自广东的滑雪爱好者李先生也有着同样的感受。自从广州有室内滑雪场后,这里便成了他时常光顾的滑雪胜地。他兴奋地表示,现在一年里他会去广州的室内滑雪场三到五次,这种便捷的滑雪体验是过去难以想象的。
南方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全新的休闲体验,更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产业角度来看,冰雪经济犹如一根强有力的纽带,串联起众多上下游产业。
以滑雪装备制造业为例,随着南方滑雪爱好者数量的急剧增加,对滑雪板、滑雪服、头盔等装备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滑雪运动所带动的经济效益,远不止于滑雪场的门票收入。当年轻人热衷于滑雪并追求高品质的装备时,便推动了滑雪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丁盟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滑雪用具产业方面,南方地区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并处于领先地位。凭借着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南方地区汇聚了众多优质的冰雪装备相关企业。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处于在业、存续状态的冰雪装备相关企业约9.3万家,其中广东省以约2.3万家相关企业的数量独占鳌头。

滑雪装备。(图/pixabay)

除此之外,冰雪消费的增长,不仅体现在直接的物质消费上,还带动了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冰雪旅游为例,南方的冰雪场地与周边的旅游景点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冰雪主题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们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为扩大内需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丁盟也指出,南方冰雪运动起步较晚,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如冰雪运动专业教练等较为稀缺,同时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链尚未形成完善体系。
对此他建议,南方地区发展冰雪经济要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各地政府要加强把控,进行产业链合理规划与调控,明确分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产业规模,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