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解孩子》
25
春季班将于
2025
年
2
月
20
日开始招生,到时我会发详细的招生说明。请关注“诚淀”公众号,可以留言咨询客服。
开开的夏天
分享一下前天和弟弟沟通的一件小事 #兴趣班那点事儿
“两个柠檬能发电”
弟弟小天喜欢画画,常常自己在家涂涂鸦,做做手工。
老母亲看在眼里,总想着给他助点力,助力的形式自然想到报个班。但是弟弟对“报班上课”是拒绝的,他给我的理由是:上课的话,我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画,但是在家我可以自己画。
我听了,感觉有道理,所以也就一直没给他报班。
上个月,我看到这边少年宫有个课程是:艺启趣赏画。
我被课程名称吸引住了,于是点进去看课程内容,大致是通过研学的形式,带孩子去欣赏一些当代艺术作品,并引导孩子自己去创作。上课地点是在一个家居广场,里面有画展。
又能看画展,又能学画画,并且总共只有5次,我想弟弟应该是会喜欢的吧。
于是,我报了课,并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弟弟。
听到报课,弟弟一如既往的拒绝了。但是我试着给他看了课程的内容,他又答应了。
到了上课的前一天上午,我提醒他,明天下午我们要去上课(我没用上课这个词,而是说我们要去**家居,上次和你说过的那个),他说好的。
到了晚上,我又听到他跟爸爸说不要去上课。(情绪比较低落)
我问他为什么不要去,他说就是不要去。我又告诉他,妈妈想知道原因,希望他能告诉我,他还是说就是不要去。
于是我就没有再和他继续聊这个话题。
到了上课那天上午,他还是坚持不要去上课。
想到学校有项作业是“找春天”,他想让我陪他去户外。
于是我提议,先去“找春”,待会再说上课的事情。
路上,我又轻声的问他:可以告诉妈妈为什么不要去吗?
小天:因为我怕画不好。
我:不会呀!妈妈觉得你画的很好呀!就算画不好,你担心什么事情会发生呢?
小天:同学会笑我。
我:什么时候你画不好,有同学笑你了吗?
他说了某次课画的不好,被人笑了。
哎呀,这还举证了……
我:那你觉得如果你现在画得不好,以后画的也会不好吗?
小天沉默。
我突然想到了请爱迪生老人家来帮个忙。
我:你知道发明家爱迪生吗?他发明电灯之前,做实验失败了1万次呢。但是,他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失败1万次,我只是发现了1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小天:爱迪生是谁啊?
我:就是一个人,他发明了电——电灯
小天:那他为什么要做那么多次实验啊?两个柠檬就可以发电啊。
我:啊?——这——
我灵机一动:对!两个柠檬可以发电。不过呢,在知道柠檬可以发电之前,你是不是需要做实验呢?万一你拿到的是两个苹果呢?现在我们打个比方,有一个班的同学,50个人他们拿到两个苹果,去做实验,发现失败了,那可能一半人就放弃了,另一半人可能就会换个水果坚持做实验。
小天:比如他们用2个香蕉?
我:对!现在可能有30个人改用香蕉做实验,结果又失败了。那可能又会有一半人放弃,但是还有10个人可能又换一种水果继续了。
我俩开始“水果名大战”。
小天分别想到了山竹、火龙果、橘子。。。
多轮“淘汰”下来,现在全班只剩一个人在坚持了。
小天:那要是这个人也失败了呢?
我:那也没关系,他们可能就会写一本书,叫做:《哪些水果不能发电》,这样一来,后面的人,比如另一个班的人看到了,那他们就不用去实验那些试过的水果了。所以他们的“失败”也是有用的。
小天听完,开开心心地开始了“找春”。
剧情发展到了这,那我们的小主人公小天,下午应该会开开心心的去上课了吧?
可现实往往比剧集更曲折。
临出发了,我让小天带上工具准备出门,他又说:我不想去。(我观察到情绪还算正常)
我一把抱了下他:我们先上一节看看,不行,我们下次就不去了。
小天:那妈妈你要陪着我上课?!
我:好的,当然没问题!
我开车带着他到了目的地,临下车,他又说:我不想去。。。
我没有接他的话,只是自然地牵着他的手,往教室走去。
过程中,我发现老师发了条路线指示图,我让小天帮忙看地图,最后一起找到了教室。
上课的总共只有5个小朋友,我向老师说明了一下情况以及小天的意愿。
然后我跟小天说:妈妈就在这个楼层,一会儿我可能会出去看看画展,如果你有事,可以给我打电话。说完我在一旁搬了个凳子坐着。
一会儿,老师自我介绍完之后让小朋友们自我介绍。
没想到几个小朋友都比较腼腆,都不愿第一个做介绍,后来,老师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决定。小天成为了第一个,他大方的介绍了自己,虽然声音并不洪亮。
后来他们正式进入上课状态之后,有一位老师就带着我去看画展。约莫一个多小时之后回到他们的教室,我看到小天正在完成一幅作品。看到我回去,他表现得很自然。还提出要跟我一起去看一些其他的画。
下课之后,他在另一个楼层看到有一个裸眼3d体验空间,想去玩。
我说今天有点晚了,他就提出:妈妈下次我们早点来上课,我先去那边玩一下。
事后我盘了盘整个过程,我想我做对了几件事,也忽略了一些点: